寒假就快完了,用干瘪过时的文字记录着那些随意的日子,只因为不舍那些逝去的时光。寒假里没有了高中时代堆积如山的作业,就玩得疯狂,也无聊得疯狂。而现在,却在脑海里歇斯底里地回想着,那些若隐若现的大学第一学期的屌丝生活。
完整地算起,从拿到重医的通知书那天,大学生活就应该开始了吧。面对这样一个结果,几分欢喜几分愁,那是一种怎样的波澜不惊,现在我也说不清楚。怀揣着好奇而忐忑的心情,加了12儿科的班群,只是不好发言。面对那些群里的活跃分子,有嘲笑,有无奈,有接受,有融入。在这个班群里认识了一位同仁——同样是文科复读生,沉江兄,渝东南的,好像是黔江土家族的。记得他经常发一些很温暖的短信给我,上次发了一个“两只眼睛的关系”的短信,很贴切温馨。本来想转发的,考虑到月末了,送的短信用完了,就........-_-
不费周折,却历经艰辛,插曲儿成篇,成为第一个入住寝室的人儿。到重医的第一天钥匙就断在孔里,进不了寝室,睡不了觉,各种心酸T_T.后来在高一学长那儿借宿一晚。现在想起来有几分滑稽,也有几分感动。
至于在寝室遇见的第一枚人儿,好像是于翔的老妈,操一口东北普通话(但他们是南岸区人,具体事由此处省略N个字),当时她在给她的阳光大宅男儿子整理床铺、柜子。后来是大汉的老爹,他爷俩虽说是苏北人,但却是典型的东北大汉型-_-!!爽朗、耿直、热血,这些典型特征无不体现得淋漓尽致。再后来是二师兄(别问大师兄是哪个!),当时他和一女的在一起,我一直以为那是他的内人,后来惊讶的发现那是他大姐!这个二师兄简直就是从日本来的,说的方言完全是日语系的-_-!严重鄙视他......然后是杨驰和他幺舅(一直以为那是他老汉儿,难怪弄个年轻),他俩来得非常的晚,神马东西都来学校准备,忙前忙后的帮了点小忙。杨驰倒是奇葩,一个五子棋都可以迷恋至凌晨一两点,玩上一两个周......最后是小个儿,看起来屌西屌西的(简单的形容下,实际不是),虽说贵为小个儿,懂的XXOO之事那可是相当了得,也是个学霸,我简直弱爆了。
和他们印象最为深刻的事莫过于,深夜里在寝室里各种奇葩的卧谈会,涉及的事也不方便透露-_-!还有就是寝室总动员,一起打篮球,3V3哦。于翔完全就是精准投手;大汉内线不容怀疑;小个儿跑得飞哒哒的快,外线;二师兄跟杨驰两个,你俩站哪儿去呀?自己找个位置哈~~至于我嘛,时而投手,百发零中(偶尔闯到狗屎运进一个);时而内线,抗住大汉是我的责任(impossible);时而外线,但是又跑不赢别个-_-!总之一句话,我就是去坑人的,我就是对方的卧底。
班委竞选时,鼓起勇气站了上去,毫无悬念的当了炮灰。当时觉得脸上挂不住。后来不知怎么地,就忘记了。现在回想起来,甚是滑稽无聊。不是我想去,是因为假如我就这样坐在观众席上,充当他们成功的见证人,毫无选择的过完自己的大学生活,那么,以后,我拿什么回忆我的大学生活?所以很多事我要果敢的做出自己的选择,畏缩在墙角,大学就没什么意思了。
关于军训的事儿,纯爷们儿教官,优秀连队,起早贪黑,苦累,扛水,这就是所有记忆。在连队认识了爆炸头,一天到黑嘻打玩意儿的,太调皮了,太嗨皮了。现在是好朋友了。放得开,收得拢,还有肉麻两句-_-......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你可别放弃了哈,我很看好你俩,郎才女貌的。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上的爱情,并非都是一见钟情。所以,hold on.
学习借鉴屎黄的LDer,我也来一个CYer.在鸟拉屎的CY,认识了一堆CYer,各式各样奇葩的,老实憨厚的,幽默滑稽的,阳光有型的,潮流前卫的,矫情的,欧巴桑的,内敛的,大叔大妈型的,小弟小妹型的......人多了,不作详细介绍。但凡了解的,就清楚你是哪一类的。
我最无力吐槽的是我们要学的课程。神马都不想说,神马都不想解释。“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到了期末,看教材比看文综还桑心。
嗯哼,还有部门的事。自从进了办公室,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连做各种文档、表格、PPT、策划书都会了。哦也!下学期开学有个家乡特产交流会,这个假期的工作之一就是写策划,传给监狱哥了。在这儿也认识了一堆可爱的人儿,见识了许许多多的场面。
有些桑心的是,主动和以前的好朋友联系变得越来越少了。不是因为自己很忙,也不是因为他们的分量在自己心目中有所降低。我也还在寻找这其中的原因。
现在依旧是单身。相信未来某天我会“脱光”的。@2013,我不愿让你一个人,一个人在人海浮沉。过往的错杂情节,都翻篇去吧。只是隐隐不能忘怀。
倘若12年的高考,我多错了或者多对了几道选择题,那么,现在,我是否会遇见不一样的人,发生着不一样的故事?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