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势_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见《孙子兵法"势篇》:“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努力寻求有利的态势,而不是对下属求全责备,并且能够选择人才去凭借、创造有利的态势.善于利用态势指挥军队作战,就如同滚动木头、石头一般.木头和石头的特点是,置放在平坦安稳之处就静止,置放在险峻陡峭之处就滚动.方的容易静止,圆的滚动灵活.在这里,孙子借用“木”、“石”之性,对“势”做了形象生动的概括,阐明了中国战略的“任势”思想.要想以小的代价获得胜利,要想比较容易地战胜自己的对手,就必须“任势”,就必须借助各种有利的外部条件,就必须首先形成有利的战场态势之后用兵决战.同样的力量,放在不同的地方,产生的效果不一样,如把木石放在平稳的地方或陡险的地方,所产生的“势能”或“动能”就不一样.同样的力量,构成的形状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会不一样,如“方形”和“圆形”的运动效果就不一样.所以,高明的将帅轻而易举地战胜对手,并不是一味地把自己的力量拼到极限,而是通过改变自己力量的位置和形状,即通过力量的战场部署和作战编成,造成有利的战场态势,就像将圆石从万丈高山推滚下来那样,形成排山倒海般的力量,最后战而胜之.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心非木石岂无感?”的下一句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鲍照《拟行路难》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问题2:善战者求之于势,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所以,善战者追求形成有利的“势”,而不是苛求士兵,因而能选择人才去适应和利用已形成的“势”.
问题3:他说心非木石岂无感,我该怎么回答
吞声踯躅不敢言
问题4: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
所以善于作战的指挥者,他所造成的态势是险峻的,进攻的节奏是短促有力的.“势险”就如同满弓待发的弩那样蓄势,“节短”正如搏动弩机那样突然.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所以,善战者追求形成有利的“势”,而不是苛求士兵,因而能选择人才去适应和利用已形成的“势”.
问题5:这个字念什么啊 (木石)[语文科目]
柘 拼音:zhè
部首:木,部外笔画:5,总笔画:9
五笔86&98:SDG 仓颉:DMR
笔顺编号:123413251 四角号码:4196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7D8
基本字义
--------------------------------------------------------------------------------
● 柘
zhèㄓㄜˋ
◎ 落叶灌木或乔木,树皮有长刺,叶卵形,可以喂蚕,皮可以染黄色,木材质坚而致密,是贵重的木料:黄.蚕.丝.
◎ 古同“蔗”,甘蔗.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