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草原ppt_请问你有没有苏教版语文16课草原的课件?[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草原》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也可以说是一篇访问记,是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通过对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出发考虑,让学生感受草原景美丽、人热情.作者笔下的草原风情图如诗如画令人陶醉,是感情朗读的极好素材.通过感情朗读的训练可以深化对文章表达情感的体会.2、品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风光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反复地、有感情的朗读,也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3、感受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受到民族团结友爱情感的熏陶.通过突出重点借以突破教学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
二、说教学思路
《草原》是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景美、人美、文美,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抓住一个“美”字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配乐范读课文后,先让学生说说草原的“美”体现在哪(景美丽、人热情);然后让学生找出描写景美丽与人热情的段落,并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感悟,走入文本,感受草原的美.
如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抓住关键词“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等词以及句子:“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等等让学生品读感悟,从而体会草原风光的美.在教学人热情这部分时,在《草原迎宾曲》的相伴下,我先给学生展示一组草原民族风情图片,然后让学生抓住课文语言进行品读感悟,体会草原的人热情.同时在教学设计时我还在“读”字上下功夫,让学生读有兴趣,读有层次,读有指导,从而在读中感受草原的美.
三、说教法与学法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我让学生先边听歌边看有关草原的风景图片,通过直观的画面再现场景,唤起了学生对美的向往和求知的渴望,这样既缩短了学生的生活距离,又为认识草原的辽阔、秀美,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视听感受,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拓展思维,更深层次地体会美的意境,美的人情,最终“水到渠成”,轻松地突破了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将“蒙汉情”升华为“民族情”,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思想教育,实现整个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中,我大胆放手,尝试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适当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以质疑研讨为主线,以自主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全体学生在积极的参与和协作中主动读书、自觉感悟、主动发展.这样,学生所理解掌握的内容能得到及时反馈,使学生在谈话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分析、解决课文中的问题,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这样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如学习第二部分这部分,我先给学生展示了一组草原民族风情的资料图片,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研读,去畅想.这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学习,并不影响他们对整篇课文的把握.相反,在老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深入地研读合作学习,在讨论交流中升华认识;同时在倾听他人的见解时,对非自己所研读的内容也有所了解,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给学生思维自由驰骋的空间,所有这些,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而非静止的、僵化的观点来组织教学,这正所谓的“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
四、总结迁移、形成积淀
在夕阳的余晖洒在一碧千里的草原的课件展示中,在《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音乐声中,在学生深情的吟颂中,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顺势引导学生将“蒙汉情”升华为“民族情”,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实现整个教学目标.在“爱我中华”的动人旋律下,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五、自己选择作业,加强课内外联系
在布置作业时,我力求体现课内外结合.必做作业是根据教材要求制定的,主要涉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选做作业是根据教材的题材、体裁等方面向课外延伸,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做,使他们 “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
六、教后反思
《草原》这节课孩子们声情并茂的朗读和精美的课件给听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也留下了一些遗憾.因为我的设计不周,学生对草原景色的认识还有些浮于表面,对人物情感的理解谈的还不够深刻.但是,我坚信,在五泉小学的这方沃土上,我一定能够更精彩.
以上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本说课稿是五泉中心小学联片教研活动中的现场示范课后交流材料.从内容上看突出了一个“实”字,是一篇真实的就课说课的稿件,真实凝练地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思路、突出的亮点、主要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不贪大求全,而是在真实平实中更显丰实.从结构上看简约务实,不拘泥于常规的说课稿程序(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省略了“教学程序”这部分,添加了教后反思环节.这样的说课稿形式适用于现场示范课教后的说课.当然,如果能将“教后反思”这一环节的内容再具体些效果会更好.
其他回答
对不起,没有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语文补充习题答案6上苏教版(16.草原)全部[语文科目]
16草原
二.造句
1.看着妈妈连夜给我做的书包,我心里那么的感动,那么的难以平静.
2.不管我在外面是怎样的失败,爸爸妈妈,你们总会很体贴我,关爱我.
三.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绿毯指大草原,白色的大花指羊群,读了这句话,你觉得草原好象一幅中国画,太美了.
2“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表明马群移动得很快,彩虹说明蒙古族人衣服颜色很多,你感觉到人群在马上的美丽画面.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2.绿意盎然 花红柳绿,千山一碧
3.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从中你感觉到内蒙古草原宽广一望无际,风景绿的是如此的迷人!
4.关于草原的古诗
草原诗三首
(一)
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
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二)
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三)
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
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
五.想象,具体写出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境
在夕阳的阴着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显得格外楚楚动人.草原上的绵羊,似乎都像披上了一曾华丽的衣装,凝视着我们.在这儿度过了愉快的一天,大家都对大草原产生了感情,与热情、好客的草原主人,与翠色欲流的大草原依依惜别……
“谢谢你们今天的热情款待,让我们品尝了许多美味,领略了大草原的风光,观赏了民族舞蹈.有机会的话,你们可以到我们这边来看一看城市风光,那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哦!”我微笑着说.我们一定会去的,祝你们一帆风顺、一路走好,美丽的大草原永远欢迎你们!”草原的人们挥手向我们告别,直到远去……
我们走了,但大草原上的所有东西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真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啊!
六.还有一题:如果你当导游,会怎样向游客们介绍草原风光?列出三个简要提纲:
1.介绍草原风景
2.介绍草原特产
3.介绍草原文化
如果你要其他课的请在回答时跟我说,我这里全有,哈哈,因为我是初一的
问题2:语文苏教版16课《 16课《草原》想象,具体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境![语文科目]
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
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涯,边际.天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
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
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
这一余味不尽的特写镜头与“蒙汉情深”的全篇之旨紧相扣合,收到了揭示题旨、深化文意的效果.
在夕阳的映照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显得楚楚动人.草原上的绵羊,似乎都像批上了一曾华丽的衣装,凝视着我们,似乎也有一些舍不得.在这儿度过了愉快的一天,大家都对大草原产生了感情,与热情、好客的草原主人,与翠色欲流的大草原依依话别……
“草原真得好美,真是让我依依不舍.可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唉,等等啊.再留一会吧.”
“不了,天色不早了.”我不免有些鼻子酸,“下次我们还会来的.”
“那,让我送你一程吧!”我们的手还是紧紧地握着,握住不放.
主人们送里几十里,还是不肯告别.
“你一定要再来啊!
“恩,我会记住草原的广阔;记住你们的豪迈奔放;记住这里的每一个事物.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下次还会再来的.”
“恩,我们永远欢迎你.”
天地连成一片,连成了蒙汉两族的情谊.天地见证了这一幕,浓浓的情意永远藏在心里.我们走了,但大草原上的所有东西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意思: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很深,共同谈夕阳下草原...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此句中多处运用了“借代”手法.“蒙汉”借代“蒙汉两族人民”,“天涯”借代“边疆”,这里即指“内蒙古”,“碧草”借代“大草原”,“斜阳”借代“傍晚时分”.这些借代,意思完备而又深刻.
问题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6课《草原》中心思想,注意注意,是苏教版的哦![语文科目]
课文通过记叙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草原美丽的景色和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问题4:仿写草原(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书16课第一段)要按照这个顺序:地点 总写感受 原因 特点 修辞手法 内心感受 小动物(猜测他们的内心世界)(200字之上啊)(有丰厚酬劳)[语文科目]
梦里草原有多远 文 / 向山水漫溯
想着草原,念着草原,已经很有一些年头了.这样的念想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和欲望.当一个人的灵魂长时间的与某种自然环境相互浸染时,他的血液里是否也有了与这种环境相适应的某些特质?我想,前世,我一定在某片广袤草原的深处,骑着或温顺或狂野的马,从缤纷的草原野花中穿行而过,或许还会唱一路豪迈苍凉的藏歌,任碧空中丝丝云彩在歌声中颤栗着飞行……
但凡熟悉我的人都知道,这是我做了太久远的一个梦.当听见“草原”两字从我的心底深情流淌而出时,多数人会以不屑的口吻劝我:草原有什么好看.无非是一大片单调的草,偶尔会冒出一个小山丘而已.要走还是到别的地方为好.在这样的说辞里,我的心几乎是痛楚的.“爱一个人就是爱他的全部.”类推下去,爱一个地方也便爱着她四季的容颜,爱着她身躯内涵纳的一切.这就仿佛一个孩子看着自己的母亲,怎么看,她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而我想念的草原,也真的一如我想念着的母亲,愈是远离,那种独特的源于想象的美便愈发凸显.
我其实不很清楚,踏上草原的那一刻起,我该以怎样的行为方式来表现我长久的思念.“大象无形”,那么,大喜大悲都应该无声?当我真正成为草原归来的游子时,是扑入她宽厚苍凉的胸膛痛哭失声,还是忍住满心的悲喜,静静地、深情地与她对视,将一生的思念与向往通过眼神淋漓尽致的张扬?
一个梦,经年的做着;一种思念,遥遥的折磨着半生的情绪,其间总会隐含一些特别的理由才是.否则,如何面对一生的光阴?在这样的怀想中,我无数次的想象自己溶入草原的生活:骑一骑雄健的快马,挥鞭扬蹄,向无际的天边飞驰;搭一顶帐篷,在青草和奶茶的香味中,成为一个传统、朴实、厚道的美丽的草原女子;携一位相知一生的爱人,穷尽一生的时间和想象,去成就一个经典的、传世的、不朽的草原爱情故事……
梦做到这里,似乎已经到达了美的极致.而我梦里的草原距离我的生活到底还有多远?我终于下定决心,用身体和灵魂去同时感受这段距离,缩小这段距离,否则,生命里会有很大的遗憾.
十月伊始,在浓重的秋色里,踏上了归向草原的行程,在山区逶迤盘旋的公路上,以车代步,我向着我的梦深入,而一双睿智的眼睛,看着我虔诚的心动,情不自禁的滴下了泪水.天,在那时,开始下雨了,一滴滴,一阵阵,冷冷的落在我暖和柔软的心田.心便开始渐渐的冷却下来.可终有一丝热气不肯散去:或许草原上正漂浮着秋天阳光的颗粒,正弥漫着秋天阳光的清香.在这丝希望的支持下,痴心不改的向着梦里的草原继续前行.那时,车内正播放着一首流行歌曲,歌手忧郁的声音里满是悲伤:“在雨中,我想着你;在夜里,我念着你……”那时,我想,我的草原一定会拨开蒙蒙雨雾,以雄健的身姿走进我充满渴望的视野.
驶过无数的险滩,峰回路转之际,车子进入了茂县境内,从此开始,将是一段完全陌生的旅程.我将沉浸于梦境的思绪收回来.因为我很清楚,在很多陌生的路途中,会有一些你难以预料的风景和场景.我必须全副身心地去关注我身之所处的这段现实的时空,去抓住这段陌生旅途中可能有的一些不曾有过的经历.
山,还是先前那些山的风骨;水,依然有着先前那些水的清冷和温柔;路,却已泥泞不堪.我的眼睛注视着窗外的风景,身体却明显的感受到行路的艰难.
现实与梦,本就是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现实里,勤奋的工作,勇敢的微笑.梦里,却有依稀的泪光闪动.这或许是大多数正在生活着的人们的真实感受.若是再有些不同寻常的心思,想将梦带入现实,不知道会是怎样的结局.
梦里的草原终究是以远离的姿势呈现在我的思想里了.结局就是这样,车像搁浅的小船一样陷在厚厚的、软软的泥泞中,前行不得,后退也不得.摇下车窗,看着窗外糨糊样的稀泥,心中袅袅升起一声叹息:这就是结局!那些被载重货车碾过的深陷的车辙,成为阻挡梦想行程的唯一存在.心灵的高贵在一段五十米长的泥路前无所适丛.
前行的路还有太多深不可测的泥泞.若是后退,只需退回到这段刚进入泥泞,退回虽然艰难,但至少能让人看见艰难的程度.相对而言,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多少比这更艰险的泥泞?谁也无法预知.在很多种不同的前行场景中,我们因为不可预知而只能选择退却.这种无奈的妥协里,满含着无尽的失落和伤感.而现实总是这样,失落也罢,伤感也罢,接近梦想的那段路程永远令人始料未及的充满泥泞,这就是真实的现实,残酷而冷漠.
草原!草原!在我返回的过程中越来越远,以至于我梦境里那些清晰的草、牛羊、牧人都模糊成一团团异色的雾.在冷冷的秋雨里,我瑟缩着.冬天快要到了,暂且于此寻求一些温暖吧.
我深信,这不是最终的结局!
放两篇
一株行走的草
敕勒川
佚名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苍穹,笼罩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地见牛羊.
我来到广阔的草原上,被细微的声音吸引.
那是自草原底层所发出的,牧草舒络筋骨的声音;也是被风吹袭时,草尖与游云相互拥舞的声音.那是人声交错的世界里听不到的微语,人的眼眸与耳识总是停伫在尘世的荣华上,遗忘了草原上有更深奥的交谈.
我逐渐明了,其实人世的生灭故事早已蕴涵在大自然的荣枯里,默默地对人们展示这一切,预告生生不息,也提挈流水落花.人必须穷尽一生之精神才能彻悟,但对这草原上每一棵草而言,春萌秋萎,即具足一生.人没有理由夸示自己生命的长度,人不如一株草,无所求地萌发,无所怨侮地凋萎,吮吸一抹草该吮吸的水分与阳光,占一株草该占的土地,尽它该尽的责任,而后化泥,成全明年春天将萌生的草芽.
众草皆如此,才有草原.
我不断迫寻,哪里能让我更沉稳,哪里可以教我更流畅;在熙扰的世间,却不断失望.才知道我所企盼的,众山众水早巳时时对我招引,只是我眼拙了.山的沉稳,成就了水的流畅,水的宽宏大量,哺育了平野人家、草原牛羊.
如果田舍旁的稻花曾经纾解我的心,不仅是勤奋的庄稼人让它们如此,更是平野与流水让它们如此.如果,深山里的松涛曾经安慰我,那是山的胸襟让它如此.如果桃花的开落曾经换来我的咏叹,我必须感恩,是山、水、花、鸟共同完成的伦理,替我解去身上的捆绳.
我不曾看到一座单独的山,山的族群合力镇住大地;也不曾看到一条孤单的河,水的干手干足皆要求会合.不曾有过不调萎的桃花,它们格守生灭的理则,让四季与土地完成故事.
荣,是本分的;枯,也是本分.
在我眼前的草原,无疑地也是天地伦常的一部分.吸引我的这一幅和谐,乃是天无心地苍茫着,山无心地盘坐着,草原无心地拂动着,牛羊无心地啮食着,而我无心地观照着.
此时的我,既是山里的一块岩,也是天上游动的云;是草的半茎,也是牛羊身上的汗毛.
人不能自外于山水.当我再次启程,我是一株行走的草,替仍旧耽溺在红尘里的我,招魂.
美丽的茧
简媜
让世界拥有它的脚步,让我保有我的茧.当溃烂已极的心灵再不想做一丝一毫的思索时,就让我静静回到我的茧内,以回忆为睡榻,以悲哀为覆被,这是我唯一的美丽.
曾经,每一度春光惊讶着我赤热的心肠.怎么回事呀?它们开得多美!我没有忘记自己站在花前的喜悦.大自然一花一草生长的韵律,教给我再生的秘密.像花朵对于季节的忠实,我听到杜鹃颤微微的倾诉.每一度春天之后,我更忠实于我所深爱的.
如今,仿佛春已缺席.突然想起,只是一阵冷寒在心里,三月春风似剪刀啊!
有时,把自己交给街道,交给电影院的椅子.那一晚,莫名其妙地去电影院,随便坐着,有人来赶,换了一张椅子,又有人来要,最后,乖乖掏出票看个仔细,摸黑去最角落的座位,这才是自己的.被注定了的,永远便是注定.突然了悟,一切要强都是徒然,自己的空间早已安排好了,一出生,便是千方百计要往那个空间推去,不管愿不愿意.乖乖随着安排,回到那个空间,告别缤纷的世界,告别我所深爱的,回到那个一度逃脱,以为再也不会回去的角落.当铁栅的声音落下,我晓得,我再也出不去.
我含笑地躺下,摊着偷回来的记忆,一一检点.也许,是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也许,很宿命地直觉到终要被遣回,当我进入那片缤纷的世界,便急着要把人生的滋味一一尝遍.很认真,也很死心塌地,一衣一衫,都还有笑声,还有芳馨.我是要仔细收藏的,毕竟得来不易.在最贴心的衣袋里,有我最珍惜的名字,我仍要每天唤几次,感觉那一丝温暖.它们全曾真心真意待着我.如今在这方黑暗的角落,怀抱着它们入睡,已是我唯一能做的报答.
够了,我含笑地躺下,这些已够我做一个美丽的茧.
每天,总有一些声音在拉扯我,拉我离开心狱,再去找一个新的世界,一切重新再来.她们比我珍惜我,她们千方百计要找那把锁结我的手铐脚镣,那把锁早已被我遗失.我甘愿自裁,也甘愿遗失.对一个疲惫的人,所有的光明正大的话都像一个个彩色的泡沫,对一个薄弱的生命,又怎能命它去铸坚强的字句?如果死亡是唯一能做的,那么就由它的性子吧!这是慷慨.
强迫一只蛹去破茧,让它落在蜘蛛的网里,是否就是仁慈?
所有的鸟儿都以为,把鱼举在空中是一种善举.
有时,很傻地暗示自己,去走同样的路,买一模一样的花,听熟悉的声音,遥望那窗,想像小小的灯还亮着,一衣一衫装扮自己,以为这样,便可以回到那已逝去的世界,至少至少,闭上眼,感觉自己真的在缤纷之中.
如果,有醒不了的梦,我一定去做,
如果,有走不完的路,我一定去走;
如果,有变不了的爱,我一定去求.
如果,如果什么都没有,那就让我回到宿命的泥土!这二十年的美好,都是善意的谎言,我带着最美丽的那部分,一起化作春泥.
可是,连死也不是卑微的人所能大胆妄求的.时间像一个无聊的守狱者,不停地对我玩着黑白牌理.空间像一座大石磨,慢慢地磨,非得把人身上的血脂榨压竭尽,连最后一滴血水也滴下时,才肯利落地扔掉.世界能亘古地拥有不乱的步伐,自然有一套残忍的守则与过滤的方式.生活是一个刽子手,刀刃上没有明天.
面对临暮的黄昏,想着过去.一张张可爱的脸孔,一朵朵笑声……一分一秒年华……一些黎明,一些黑夜……一次无限温柔生的奥妙,一次无限狠毒死的要挟.被深爱过,也深爱过,认真地哭过,也认真地求生,认真地在爱.如今呢?……人世一遭,不是要来学认真地恨,而是要来领受我所应得的一份爱.在我活着的第二十个年头,我领受了这份赠礼,我多么兴奋地去解开漂亮的结,祈祷是美丽与高贵的礼物.当一对碰碎了的晶莹琉璃在我颤抖的手中,我能怎样?认真地流泪,然后呢?然后怎样?回到黑暗的空间,然后又怎样?认真地满足.
当铁栅的声音落下,我知道,我再也无法出去.
趁生命最后的余光,再仔仔细细检视一点一滴.把鲜明生动的日子装进,把熟悉的面孔,熟悉的一言一语装进,把生活的扉页,撕下那页最重最钟爱的,也一并装入,自己要一遍又一遍地再读.把自己也最后装入,苦心在二十岁,收拾一切灿烂的结束.把微笑还给昨天,把孤单还给自己.
让懂的人懂,
让不懂的人不懂;
让世界是世界,
我甘心是我的茧.
问题5:语文16课草原段意16课的草原段意,知道的赶快.[语文科目]
第1自然段是文章第一部分:讲作者初见草原的美丽景色.天空清新明朗,天底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使人浮想联翩.
第2自然段是文章第二部分:讲蒙古族人民迎接远客的情景.隆重而热闹,体现了草原人民粗犷豪放、热情好客的美好品质.
第3自然段是文章第三部分:主要讲蒙古包主人与客人相见的情景.
第4自然段是文章第四部分:讲蒙古包的主人盛情款待客人.
第5自然段是文章第五部分:讲作者流连忘返、
不忍离去.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