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蕊黄无限当山额_温庭筠一生的简介和著名诗词[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唐代温彦博之裔孙,我国古代著名词人,两《唐书》有传.温庭筠虽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雩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
关于温庭筠的生年,史籍无载.温集旧注断为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夏承焘《温飞卿系年》以为生于元和七年(812年).近年陈尚君《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云生于德宗贞元十七年(8O1年).梁超然《唐才子传校笺》同意陈尚君所考.以温庭筠生干贞元十七年算,卒于咸通七年(866年),则他享年66岁.
温庭筠少敏悟,同其他有成就的诗人一样,自动好学,苦心砚席,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长于诗词.《旧唐书》本传中说他“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在当时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北梦琐言》说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所以时人称为“温八叉”.在我国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数步成诗之说,而象温庭筠这样八叉手而成八韵者,再无第二人.
这样有才华的人,却数举进土不中第.今可考见者,温庭给开成四年(839年)年将40时开始应举,未中,只在京兆府试以榜副得贡,连省试也未能参加.究其原因,大约是受宫中政治斗争之害.因为杨贤妃的谗害,庄恪太子左右数十人或被杀,或被逐,沙汰殆尽,随后庄恪太子不明不白地突然死去.温庭筠被卷进这起政治斗争中,没被祸已算不错了,哪还指望中进土.在他步入科场前,便注定了不能及第的命运.开成四年应举不第后,温庭筠在雩郊住了两年,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二年抱疾,不赴乡荐试有司”.当时是真病,还是畏祸呆在家里,不得而知.温庭筠41岁时,到淮南与李绅相见.早在温庭筠8岁时,便与李绅相识,可谓自幼为友.到55岁那年,温庭筠又去应试.在这之前曾几次应试,每次都名落孙山.这次应试,是大中九年(855年),沈询主春闱,温庭筠搅扰场屋,弄得满城风雨.搅扰场屋的原因,是温庭筠有“救数人”的绰号,即在考场帮助左右的考生,因此这次沈询将温庭筠特别对待,特召温庭筠于帘前试之.温庭筠因此大闹起来,搅扰场屋.据说这次虽有沈询严防,但温庭筠还是暗中帮了八个人的忙.当然,这次考试又没能中.从此之后,也就是说从56岁起,温庭筠便绝了这门心事,不再涉足名场.
考场救人,虽属不该,但从这里可看出温庭筠的才能.同考场救人一样,温庭筠还帮过相国令狐陶的忙.温庭筠出入令狐馆中,待遇甚厚.当时唐宣宗喜欢歌《菩萨蛮》,令狐暗自请温庭筠代己新填《菩萨蛮》词以进,嘱咐温庭筠千万不要泄漏出去,而温庭筠却将此事传了开来,令狐陶大为不满.温庭筠看不起令狐陶的才学.宣宗赋诗,上句有“金步摇”,未能对,让未第进士对之,温庭窃筠“玉条脱”对立,宣宗很高兴,予以赏赐.令狐陶不知玉条脱之说,问温庭筠.温庭筠告他出自《南华经》,并且说,《南华经》并非僻书,相国公务之暇,也应看点书,言外之意说令狐陶不读书,又尝对人说“中书省内坐将军”,讥讽令狐陶无学.令狐陶因此更加恨他,奏他有才无行,不宜与第.由此可知温庭筠一直未中第,非其才学不高,皆因当权者所嫉也.不仅才高不第,反倒落下了品行不好的坏名声.又相传温庭筠在传舍遇到微行至此的宣宗,因不识为皇帝,曾傲语诘之.
温庭筠搅扰场屋后,贬随州随县尉,当了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后徐商镇襄阳,辟为巡官,此时温庭筠已56岁.在襄阳,温庭筠与皮成式、周繇等交游酬唱.在襄阳呆了几年时间,徐商诏征赴阙,温庭筠随后也离开襄阳,去了江东,此时已经61岁了,62岁那年冬回又到了淮南.此时的温庭筠,虽诗名颇著,但已自潦倒,不检行迹,与贵胄裴减、令狐高等蒲饮狎昵.当时令狐陶出镇淮南,温庭筠因其在位时曾压制过自己,虽是老相识,也不去看他.后来,温庭筠因穷迫乞于扬子院,醉而犯夜,竟被巡逻的兵丁打耳光,连牙齿也打折了.他将此诉于令狐陶,令狐陶并未处置无礼之兵丁.兵丁极言温庭筠狭邪丑迹,说他品行怎么坏.因此有关温庭筠品行极坏的话传了到京师.63岁老翁,被打折了牙齿,并且落了更坏的名声,温庭筠只好亲自到长安,致书公卿间,申说原委,为己雪冤,随后即居于京师.
咸通六年(865 年),温庭筠出任国子助教,次年,以国子助教主国子监试.曾在科场屡遭压制的温庭筠,主试与众不同,严格以文判等后,“乃榜三十篇以振公道”,并书榜文曰:“右,前件进土所纳诗篇等,识略精进,堪神教化,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灯烛之下,雄词卓然.诚宜榜示众人,不敢独断华藻.并仰榜出,以明无私.”将所试诗文公布于众,大有请群众监督的意思,杜绝了因人取土的不正之风,在当时传为美谈.而此举又给温庭筠带来了不幸.他完全以文判等,且榜之于众,已遭权贵不满,又所榜诗文中有指斥时政,揭露腐败者,温庭筠称赞“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更为权贵所忌很.所以,宰相杨收非常恼怒,将温庭筠贬为方城尉.因主持公道而招忌被贬,所以纪唐夫送其赴方城时,诗云:“且饮绿(酉录)销积恨,莫辞黄绶拂行尘.”遭受此次打击,再次被贬,年事已高的温庭筠在这年冬抑郁而死.《唐才子传》云“竟流落而死”.未知到方城后不久而死,还是未到方城便死了.一代才子,困顿失意而死,千载而下,人共憾之.他恃才傲物,蔑视权贵.所以纪唐夫送他赴方城诗又云:“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
当时权贵,可以排挤、压制温庭筠,使他仕途多舛,生活坎坷,却压制不了温庭筠的才华四溢.温庭筠终于成为文学史上千古不朽的诗人.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俱佳,以词著称.温庭筠诗词,在思想意义上虽大多无较高的价值,但在艺术上却有独到之处,历代诗论家对温庭筠诗词评价甚高,被誉为花间派鼻祖.王拯《龙壁山房文集忏庵词序》云,词体乃李白、王建、温庭筠所创,“其文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词有高下之别,有轻重之别.飞卿下语镇纸,端已揭响入云,可谓极两者之能事.”又载张惠言语云:“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信然.飞卿蕴酿最深,故其言不怒不慑,备刚柔之气.”“针缕之密,南宋人始露痕迹,花间极有浑厚气象.如飞卿则神理超越,不复可以迹象求矣.然细绎之,正字字有脉络.”刘熙载《艺概》更云:“温飞卿词,精妙绝人.”温庭筠在词史上的地位,确是非常重要的.
《花间集》收温词最多达66首,可以说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填词的诗人.词这种文学形式,到了温庭筠手里才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随后五代与宋代的词人竞相为之,终于使词在中国古代文坛上成蔚为大观,至现在仍然有着极广泛的影响.温庭筠对词的贡献,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
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崇,《商山早行》诗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传.相传宋代名诗人欧阳修非常赞赏这一联,曾自作“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终未能超出温诗原意.
温庭筠诗词集,据《新唐书·艺文志》,当时曾有《握兰集》三卷,《金荃集》10卷,《诗集》5 卷,《汉南真稿》10卷,又有与段成式、余知古等人诗文合集《汉上题襟集》10卷,知其创作颇丰.可惜其集不传,今所见温庭筠之诗词,唯《花间集》、《全唐诗》、《全唐文》中所保存者.
除诗词外,温庭筠还是一位小说作家、学者.据《新唐书·艺文志》,温庭筠撰有小说《乾巽子》3卷、《采茶录》1卷,编纂类书《学海》10卷.可惜全部亡佚,现在无从探知其详.尤其是《学海》10卷的亡佚,实在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大损失.如果《学海》能保存下来,必然会对学术研究和辑佚等工作大有贡献.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我国词史上的重要人物,温庭筠诗文集的亡佚,是十分令人痛惜的,实在是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大损失.不但诗文集亡佚,连有关温庭筠的重要史料也亡佚了,以至现在难以考知温庭筠的详细情况,《唐才子传》所载温庭筠传,也时序颠倒,舛错支离.虽经有关专家的研究,也只能知其大概.虽则如此,温庭筠还是在文学史上大放光辉,名垂千古.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8-28 13:30 主要作品 1.温庭筠词选
梦江南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mò)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pín)洲.
玉蝴蝶
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
寒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
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
摇落使人悲,肠断谁得知?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一作著绮)罗襦,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
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
花露(落)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菩萨蛮
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
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菩萨蛮
翠翘金缕双鸂鵣,水纹细起春池碧.
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
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
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
菩萨蛮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
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
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
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菩萨蛮
宝函钿雀金鸂鵣(鸂鵣xichì一种水鸟.),沉香阁(一作关)上吴山碧.
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
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菩萨蛮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菩萨蛮
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
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
画楼相望久,栏外垂丝柳.
音信不归来,社前双燕回.
菩萨蛮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
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
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菩萨蛮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
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
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
杨柳色依依,燕(一作雁)归君不归.
菩萨蛮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
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
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
菩萨蛮
雨晴夜台玲珑日(一作月),万枝香袅红丝拂.
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
绣帘垂箓簌,眉黛远山绿.
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消.
菩萨蛮
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影.
山枕隐浓妆,绿檀金凤凰.
两蛾愁黛浅,故国吴宫远.
春恨正关情,画楼残点声.
菩萨蛮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一作日)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
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更漏子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惊寒雁,起城乌,画屏金遮鸪.
香雾薄,透帘(一作重)幕,惆怅谢家池阁.
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更漏子
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
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
虚阁上,倚栏望,还似去年惆怅.
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更漏子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
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更漏子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淡烟如柳.
垂翠幕,结同心,侍(原作待)郎熏绣衾.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
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更漏子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
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
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归国遥
香玉,翠凤宝钗垂箓簌.
钿筐交胜金粟,越罗春水绿.
画堂照帘残烛,梦余更漏促.
谢娘无限心曲,晓屏山断续.
归国遥
双脸,小凤战篦金飐艳.
舞衣无力风敛,藕丝秋色染.
锦帐绣帷斜掩,露珠清晓簟.
粉心黄蕊花靥,黛眉山两点.
酒泉子
罗带惹香,犹系别时红豆.
泪痕新,金缕旧,断离肠.
一双娇燕语雕梁,还是去年时节.
绿阴浓,芳草歇,柳花狂.
酒泉子
花映柳条,闲向绿萍池上.
凭栏杆,窥细浪,两萧萧.
近来音信两疏索,洞房空寂寞.
掩银屏,垂翠箔(一作幕),度春宵.
酒泉子
日映纱窗,金鸭小屏山碧.
故乡春,烟霭隔,背兰釭.
宿妆惆怅倚高阁,千里云影薄.
草初齐,花又落,燕双双.
酒泉子
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
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
玉钗斜簪云鬟重,裙上金缕凤.
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
定西番
汉使昔年离别,攀弱柳,折寒梅,上高台.
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
羌笛一声愁绝,月徘徊.
定西番
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栊.
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
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定西番
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
肠断寒门消息,雁来稀.
杨柳枝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舞腰.
杨柳枝
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
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栏杆半入楼.
杨柳枝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杨柳枝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杨柳枝
两两黄鹂色似色,袅枝啼露动芳音.
春来幸自长如线,可惜牵缠荡子心
杨柳枝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
正是玉人肠绝(一作断)处,一渠春水赤阑桥.
杨柳枝
南内墙东御路帝,须知春色柳丝黄.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事行人最断肠?
杨柳枝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一作同)芳草绿萋萋.
南歌子
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
花里暗相招,忆君肠欲断,恨春宵.
南歌子
鬓垂低梳髻,连娟细扫眉.
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南歌子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
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南歌子
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
帘卷玉钩斜.九衢尘欲暮,逐香车.
南歌子
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
倚枕覆鸳衾.隔帘莺百啭,感君心.
南歌子
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
鸳枕映屏山.月明三五夜,对芳颜.
南歌子
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
罗帐罢炉熏.近来心更切,为思君.
河渎神
河上望丛祠,庙前春雨来时.
楚山无限鸟飞迟,兰棹空伤别离.
何处杜鹃啼不歇,艳红开尽如血.
蝉鬓美人愁绝.百花芳草佳节.
河渎神
孤庙对寒潮,西陵风雨萧萧.
谢娘惆怅倚兰桡,泪流玉箸千条.
暮天愁听思归乐,早梅香满山郭.
回首两情萧索,离魂何处飘泊?
河渎神
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徘徊.
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
离别橹声空萧索,玉容惆怅妆薄.
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
女冠子
含娇含笑,宿翠残红窈窕.
鬓如蝉.寒玉簪秋水,轻纱卷碧烟.
雪胸鸾镜里,琪树凤楼前.
寄语青娥伴,早求仙.
女冠子
霞帔云发,钿镜仙容似雪.
画愁眉.遮语回轻扇,含羞下绣帷.
玉楼相望久,花洞恨来迟.
早晚乘鸾去,莫相遗.
清平乐
上阳春晚,宫女愁蛾浅.
新岁清平思同辇,怎奈长安路远.
凤帐鸳被徒熏,寂寞花锁千门.
竞把黄金买赋,为妾将上明君.
清平乐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
终日行人恣(一作争)攀折,桥下水流呜咽.
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
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
遐方怨
凭绣槛,解罗帷.
未得君书,肠断(一作断肠),潇湘春雁飞.
不知征马几时归?
海棠花谢也,雨霏霏.
遐方怨
花半坼,雨初晴.
未卷珠帘,梦残,惆怅闻晓莺.
宿妆眉浅粉山横.
约鬟鸾镜里,绣罗轻.
诉衷情
莺语花舞春昼午,雨霏微.
金带枕,宫锦,凤凰帷.
柳弱蝶交飞,依依.
辽阳音信稀,梦中归.
思帝乡
花花,满枝红似霞.
罗袖画帘肠断,卓香车.
回面共人闲语,战篦金凤斜.
惟有阮郎春尽,不归家.
河传
江畔,相唤.晓妆鲜,仙景个女采莲.
请君莫向那岸边.少年,好花新满船.
红袖摇曳逐风暖(一作软),垂玉腕,肠向柳丝断.
浦南归,浦北归.莫知,晚来人已稀.
河传
湖上,闲望.雨萧萧,烟浦花桥路遥.
谢娘翠蛾愁不消,终朝,梦魂迷晚潮.
荡子天涯归棹远,春已晚,莺语空肠断.
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闻郎马嘶.
河传
同伴,相唤.杏花稀,梦里每愁依违.
仙客一去燕已飞.不归,泪痕空满衣.
天际云鸟引晴(一作情)远,春已晚,烟霭渡南苑.
雪梅香,柳带长.小娘,转令人意伤.
番女怨
万枝香雪开已遍,细雨双燕.
钿蝉筝,金雀扇,画梁相见.
雁门消息不归来,又飞回.
番女怨
碛南沙上惊雁起,飞雪千里.
玉连环,金镞箭,年年征战.
画楼离恨锦屏空,杏花红.
荷叶杯
一点露珠凝冷,波影.满池塘.
绿茎红艳两相乱,肠断.水风凉.
荷叶杯
镜水夜来秋水,如雪.采莲时.
小娘红粉对寒浪,惆怅.正思惟(原作想).
荷叶杯
楚女欲归南浦,朝雨.湿愁红.
小船摇漾入花里,波起.隔西风.
2.温庭筠诗选
苏武庙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过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候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利州南渡
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徽.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欧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揭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
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一作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瑶瑟怨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谁知道温庭筠的词?(要短的,出名的!谢谢!
都很短,任你选!
梦江南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Mò)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玉蝴蝶
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 寒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 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 摇落使人悲,肠断谁得知?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一作著绮)罗襦,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 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 花露(落)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菩萨蛮
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 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菩萨蛮
翠翘金缕双鸂鵣,水纹细起春池碧. 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 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 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
菩萨蛮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 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 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 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菩萨蛮
宝函钿雀金鸂鵣(鸂鵣xichì一种水鸟.),沉香阁(一作关)上吴山碧. 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 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菩萨蛮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菩萨蛮
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 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 画楼相望久,栏外垂丝柳. 音信不归来,社前双燕回.
菩萨蛮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 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 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问题2:唐词:温庭筠 《菩萨蛮》的解说唐词:温庭筠 《菩萨蛮》 全文平话解说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贺黄公《载酒园诗话》曾把李商隐、温庭筠二人生平的长短得失做过比较.他说:诗歌笺启,二人都不相上下.李商隐有文集流传,温庭筠却没有.温庭筠有词,李商隐没有.李商隐进士及笫,有科名;温庭筠没有.温庭筠有一个挣气的儿子,诗人温宪;李商隐却没有.
词,应当称为曲子词,是温庭筠在文学上的最大贡献.尽管《唐书》本传说他“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含有鄙薄的意义,但这种“侧艳之词”却发展而成为中国文学上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温庭筠俨然成为这种新型文学的开山祖师.
从两汉到隋代,我国的音乐,一直是历代朝廷制定的中原华夏民族的音乐,称为雅乐.南北朝时代,西凉龟兹音乐侵入中国.到隋代,南、北政权统一后,正式吸收西凉龟兹的胡乐,结合雅乐,制定了一种新的音乐,称为燕乐.燕,就是讌,也就是宴.燕乐是宴会所用的音乐.至于朝廷举行大典礼,仍用古典的雅乐.
唐代音乐,最初是继承隋代的制度.到玄宗时,又大量吸收西域各国的胡乐,制为歌曲,名为胡部新声.成立左右教坊,以管理乐工杂伎.这是俗乐,亦为燕乐.朝廷大典礼所用雅乐,仍归太常寺管理.
安禄山乱后,有一个崔令钦,写了一部《教坊记》,记载教坊的制度与人物.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它记录了当时制定传唱的二百七十八个曲名.有了曲子,必须配以歌词.唐代诗人集中常有用歌曲名为诗题的,这些诗就是这个曲子用的歌词.李白有《清平乐》四首,王之涣有《凉州词》,白居易有《何满子》,又有《乐世》、《绿要》等,都是以曲名为诗题.但这些诗仍是五、七言绝句,从文字组织上,看不出各个曲调音节的不同.中唐以后,渐渐地出现依据曲调的节拍为诗,使歌唱时更便于配合音乐.例如刘禹锡的《春去也》,自注云:“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春去也”是诗题,而这两首诗是配合《忆江南》曲调用的歌词.其第一首云:
春去也,
多谢洛城人.
杨柳从风疑举袂,
丛兰挹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嚬.
句法,韵法,平仄粘缀,都不同于五、七言律诗.虽然编在诗集里,其实已经是曲子词了.不过在刘禹锡的时候,曲子词还没有离开诗而独立成为一种文学形式,所以在中、晚唐人的诗集中,这一种诗仅称为“长短句”而仍隶属于诗.
《菩萨蛮》是记录在《教坊记》中的一个曲名.有几种文献可以说明晚唐时这个曲子非常流行.一条是《唐诗纪事》所载:宣宗李忱爱唱《菩萨蛮》,需要新的歌词.宰相令狐綯请温庭筠代做了几首进呈.令狐綯要求温庭筠保守秘密,但温庭筠却立刻宣扬出去,因而得罪了令狐綯.另一条是《唐书·昭宗本纪》载乾宁四年(公元八九七年),昭宗李晔为李茂贞军队所逼,避难在华州,“七月甲戌,与学士亲王登齐云楼,西望长安,令乐工唱御制《菩萨蛮》词.奏毕,皆泣下沾襟.”这位逃难皇帝的《菩萨蛮》词共有二首,今抄录其第一首:
登楼遥望秦宫殿,
茫茫只见双飞燕.
渭水一条流,
千山与万丘.
远烟笼碧树,
陌上行人去.
安得有英雄,
迎归大内中①.
温庭筠代令狐綯做了多少《菩萨蛮》曲子词,无从查考.我们今天能见到的,有《花间集》所载十四首,《尊前集》所载一首,共十五首.这里选录比较容易了解的四首,作为尝鼎一脔.
其一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一般的曲子词,都分两段写.每段称为遍,或片.上遍与下遍之间,要空一格.在音乐上,上遍是一支曲子的全部.下遍是这支曲子的复奏.因此,曲子词的上下遍,句法大体相同.菩薛蛮曲词上遍为七言二句,五言二句.下遍为五言四句.韵法是二句一韵.这首词的韵脚是灭、雪(仄声韵),眉、迟(平声韵),镜、映(仄声韵),襦、鸪(平声韵).凡是《菩萨蛮》词,都用同样的格律.敦煌写本曲子词中有字句与一般格律的不同的,都是歌唱者加进去的衬字.
这首词描写美人晓起的情景.上遍第一句,“小山”是屏风.一般的屏风,都是六扇相连,故云“小山重叠”.“金明灭”是写早晨的阳光.第二句意为浓厚的鬓髪几乎要掩盖了雪白的面颊.第三、四句写美人晏起,梳妆迟了.下遍第三、四句写美人梳妆完毕后穿上新做的绣花衣服.看到衣上绣着成双作对的鹧鸪,因而有所感伤.
唐五代词的创作手法,可以温庭筠的词为代表.它们都不用虚字,没有表现思维逻辑的词语,组合许多景语、情语,让读者去贯串起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人物、景色、情绪.但这种创作手法,仅限于文人所作的曲子词.敦煌写本中有许多民间诗人的曲子词,写法就不同了.
其六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其九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其十一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聊独闭门.
以上第六、第九首是怀念旅人之作.第六首上遍第一句可以解释为:玉楼中,明月光照着,有人在永远怀念.以下三句便是她所永远怀念的、当年送他出门的情景.那时柳丝袅娜,还在初春.门外芳草萋萋,我送你出门上马,看你去得远了,只听到马嘶声.下遍回过来写玉楼明月中的人,看着罗衣上金绣的翡翠鸟.蜡烛已快烧完,销融成泪了,这是表示夜深了.她睡在绿窗下,在残梦迷离中,看见窗外花落,听到树上鸟啼.
这样讲解,也还是“以意逆志”的方法.作者是否如此设想,我还不敢说.例如第一句“玉楼明月长相忆”,这是李贺、李商隐、温庭筠诗中所特有的句法.温庭筠用这种句法作曲子词,开创了唐末五代到北宋初期的词风.“玉楼”、“明月”,是两个景;“长相忆”是一个情.这三个词语的逻辑关系如何?是玉楼中的明月,还是明月中的玉楼?“玉楼明月”是长相忆的人所居住的地方,还是所怀念的地方?作者都没有表示明确,让读者自己去理解.第二句“柳丝袅娜春无力”就是一般诗人的句法.“柳丝袅娜”是柳丝娇弱.柳丝娇弱,便可以体会到春之无力.春是抽象的东西,它的有力无力,必须借具体景物来表现.这样讲法,这一句便是写景句.但是我们还可以体会得深一些.讲作:人到了春天,就象柳丝袅娜似的,困倦无力了.这样讲,这一句就成为修饰句,描写第一句中那个“长相忆”的人.此下第三、四句,意义明白,谁也不会理解错.下遍四句,堆砌了许多名物.“画罗金翡翠”,是不是应当理解为“用金线绣画的罗衣”?下一句“香烛销成泪”,没有不可解的困难.但它与上句有什么关系,也还难说.“花落”句与“绿窗”句的关系,也可以有不同的体会.花落,子规啼,可以是梦中所见闻,也可以讲作它们使残梦醒来.“绿窗残梦迷”是全词的结尾句,也可能用以总结全文.那么,上片四句也可能讲作都是梦境.
第九首文字和意境都很明白,如白居易的诗.先以月照梨花起兴,想到万里外的故人.“金雁一双飞”也是指衣上的绣花.翡翠、鸳鸯、蝴蝶、鹧鸪、燕子,都是双宿双飞的,诗人往往用以象征生活在一处的夫妇或情侣.提到这些禽鸟昆虫,可以不点明“双”字.雁是群飞的鸟,但不是雌雄成对地双飞的,如果用以象征夫妇同行,就得说“一双飞”;如果用以象征夫妇离别,就可以说“两行征雁分”(温庭筠《更漏子》).下遍四句,如一首五言绝句,不需要解释.
第十一首写一个春困的女人,全体是客观描写.上遍四句以写景为主,故多用景语,而用“愁闻”二字反映出景中人的情绪.下遍以写情为主,故多用情语:无言,无聊,匀脸,掩屏,闭门,都是为表现情绪服务的.
从唐五代到北宋初期,曲子词都是给歌女在酒席上合乐演唱的,《花间集序》云:“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娇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这就说明了曲子词在当时的作用,不过是由绮筵公子,写出宫体丽辞,交给绣幌佳人,按拍歌唱.从温庭筠、韦庄到欧阳修、晏氏父子,他们所写的曲子词的题材,大多是闺情、宫怨、送别、迎宾;止要求文字美丽,音调宛转,并不需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情绪,更不需要有所寄托.但是,只有李后主亡国后的词,开始有了作者自己咏怀的意味.及至苏东坡以后,词的题材内容,向诗靠近,于是它有时也成为作者言志的工具.清代的张惠言、张琦兄弟二人更进一步主张词必须重视立意,作词不能纯用赋体,必须有比兴、寄托.他们的理论,建立了常州词派.追随他们的理论的词人,都用作诗的手法来作词,词的本色从此便消失了.
张惠言编《词选》,用他的观点以读温庭筠的词,就把温庭筠的《菩萨蛮》看作是一组有组织地写成的咏怀诗.他解释第一首道:
此感士不遇也.篇法仿佛《长门赋》,而用节节逆叙.此章从梦晓后领起,“懒起”二字含后文情事.“照花”四句,《离骚》“初服”之意.
又解释第六首云:
“玉楼明月长相忆”,又提“柳丝袅娜”,送君之辞,故“江上柳如烟”,梦中情景亦尔.七章“阑外垂丝柳”.八章“绿杨满院”,九章“杨柳色依依”,十章“杨柳又如丝”,皆本此“柳丝袅娜”言之,明相忆之久也.
解释第十一首云:
此下乃叙梦,此章言黄昏.
他以为《花间集》所收十四首《菩萨蛮词》是一篇《感士不遇赋》.第一首是主题先行,以下各首是“节节逆叙”.第十一首以后是叙梦境,也是说明第六首“绿窗残梦迷”的那个梦.又把十四首中所有杨柳结合起来,认为都是与第一首“柳丝袅娜”有联系.
我们能不能在这十四首词中体会到温庭筠寄托着他的“不遇之感”,这个问题暂且不提.先要看看温庄筠之为人,以及他的诗里有多少比兴寓意的篇什.温庭筠是个逞才气而生活放诞的文人,他当然也有牢骚,也有不遇之感,但他不是屈原式的人物.他的诗极少用比兴方法,《过陈琳墓》诗的“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已经是他表白得最露骨的不遇之感了.诗既少用比兴,曲子词里更不会用比兴手法.这十四首《菩萨蛮》词,很可能就是他代令狐綯做了进呈宣宗皇帝,以供宫廷乐工演唱,当然更不可能,也不需要寄托他的不遇之感.因此,我以为张惠言兄弟的理论,可以用在苏东坡以后的一部分词作,但不能用以解释李后主以外的唐、五代词.
温庭筠的词,我们止能与六朝小赋一起欣赏.它们是中国文学中的一种美文学,不能评价太高,也不必轻视.
一九八五年三月二十日
①大内:即皇宫.
问题3:温庭筠的诗词
http://poem.8dou.net/html/poemt/140.shtml
给你个链接,点开是温庭筠的诗词全集---诗词大库
希望能帮上你.
问题4:关于温庭筠的更漏子~更漏子温庭筠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这首温庭筠的更漏子请问词牌名是什么,[语文科目]
词牌名就是更漏子,更漏子的韵比较复杂,第一句不押,第二第三句押仄声韵;第五句不押,第六第七句换平声韵,下片前三句换仄韵,倒数第三句不押,最后两句再换平声韵.
具体温庭筠这首,押韵的字是细、递;乌、鸪;薄、幕、阁;垂、知.
词谱如下:
更漏子
⊙⊙平,
⊙⊙仄(韵),
⊙仄⊙平平仄(韵).
⊙⊙仄,
仄平平(换平韵),
⊙平⊙仄平(韵).
平⊙仄(换仄韵),
⊙⊙仄(韵),
⊙仄⊙平⊙仄(韵).
⊙⊙仄,
仄平平(换平韵),
⊙平⊙仄平(韵).
问题5:温庭筠什么词比较出名同上[语文科目]
温庭筠 菩萨蛮 望江南 温庭筠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望江南]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