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高考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_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本文发布时间:2016-04-18 20:24 编辑:勤奋者
精选知识
两方面:一勤奋,二谦虚
下问:一般理解为向身份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讨教.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文也.”孔子从哪两个方面解释了子贡的问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语文科目]
哪两个方面解释了子贡的问:一是孔文子敏而好学,二是虚心求教.
既肯定了孔文子取得成就的原因,又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奋好学,虚心求教.
问题2: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孔子从哪两方面解释了子贡的问题的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还有,这里的“下问”什么意思,有通假字么?[语文科目]
1、一方面从行动上(敏而好学);另一方面从态度上(不耻下问).
2、这样解释的目的是告诫子贡在求学的问题上 渴求知识的态度和行动时必不可少的.
3、“下问”在这里的意思是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4、没有通假字.
问题3: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也‘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文也.孔子从两个方面解释子贡有什么目[语文科目]
为了让徒弟也头脑聪明而好学,向地位不如自己学识高的人请教
问题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也‘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文也.孔子从哪两个方面解释子贡问[语文科目]
一是对待自己的学习 二是对待别人的态度
问题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从那两方面解释问题?目的是什么[语文科目]
这是三个方面.一敏,是聪敏、勤敏的意思,大脑身体都勤奋.二是好学,喜欢学习,以学为乐.三是虚心,以道为师,不论尊卑.
目的当然是为弟子介绍一个学习方面的虚心勤奋好学的榜样,鼓励弟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