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高考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流莺李商隐_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流莺》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流莺”的?[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一方面是实写景物鸣禽,写春天的黄莺命运多舛;
另一方面是托物言志,用流莺自比,说明仕途不得意,不受重用.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流莺 李商隐
《流莺》
李商隐
流莺飘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解释:
流莺飘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
1、流莺:流莺当然不仅仅是黄莺的意思,而且是说流浪的、无处可栖的黄莺.(现在流莺变成了一个专有名词,呵呵)
2、飘荡:是对流莺的流字的具体说明.飘荡也就是东飘西荡而无所栖止.
3、参差:读作cēncī,不齐的意思.飘荡得参考,就是飘荡得没有固定的栖止之所.
4、渡陌:陌,田间小路.渡本来是渡河之间,这里是飞越过的意思.
5、临流:流,河.临流,飞在河之上.
6、不自持:无法自我把握.
意思是说:流莺飘飘荡荡,或在田间、或在河上飞行,没有固定的栖止之所.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1、巧啭:啭,鸟的宛转的叫声.
2、本意:本来的用意.这里是有所寄托.
这一联开始有所寄托,从第一联单纯描写流莺的形象,到开始寄托深意,打入自已的感情.
第一句大意是说:流莺的叫声如此宛转,怎能没有它自己的思想、感情呢?说“岂能”无本意,实际上就是说无人识其本意.
第二句可能有三种理
1、别人的良辰未必是我的佳期.
2、我的良辰未必就是佳期.
3、别人的良辰未必是别人的佳期.
综合起来看,应该是第1种更合理一些.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这一联的字面很简单.就其在诗中的作用来说,也只是一个过渡.上文所说的“不自持”,以及尾联所说的“伤春”等等,都是在这样一个“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联起句与对句之间的对比.起句更侧重于流莺的感受,而对句侧重于对其他人们的描述.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1、凤城:京城的别称.唐人有词句“晚逐香车入凤城”,也是指京城的意思.
这一联的意思,大体上是说“我”自己也曾经苦于伤春,所以现在不忍听流莺的“巧啭”,然后发问道:京城之中,就没有它的栖身之所吗?
问题2:英语翻译流莺飘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语文科目]
李商隐的〈〈流莺〉〉
简析:
流莺:黄莺;
陌:田间小路;
凤城:当时的国都长安;
花枝:黄莺栖息之地.
这首诗的首联以黄莺的无所依托自况自己沉浮不定的仕途之路,颔联承接首联,暗喻自己的心志及失望之情.颈联笔锋一转,以黄莺不顾辛酸苦苦吟唱的情景暗喻自己执着的精神追求,对仗工整.尾联承接颈联,以黄莺的无处着落暗喻自己的境遇.全诗移情于物,情感悲苦,寓意深刻,格调苍凉.
问题3: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他与杜牧被并称为“小李杜”对吗?[语文科目]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