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52ij作业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党的历史_‘‘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历史选择了新中国’’...[历史]”,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1230800.html?fr=qrl&cid=201&index=2&fr2=query
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艰难困苦中奋起、在艰辛探索中前进,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业绩.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我们都知道,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执政地位,首先形成于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长期革命斗争中.在艰苦卓绝的民族民主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达28年的英勇斗争,仅牺牲的有名可查的共产党员烈士就有370万人.这一数字超过新中国成立时的共产党员总数.这意味着,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像《红岩》里的烈士一样,多数共产党党员并没有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牺牲感天动地,证明了自己是当之无愧的民族先锋队.
任何政党的兴衰存亡,归根结底取决于它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取决于人民群众对这种作用的认可程度.人民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和比较中,不断寻找能够带领自己前进的领路人.近代以来,为了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悲惨命运,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直到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才真正找到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光明道路.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肩负起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历史使命.在长期的艰苦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辉煌事业.中国人民正是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惊天动地伟业中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符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人类社会是按照历史的规律和法则前进的.人民之所以信任和拥护我们党,历史之所以选择我们党,最根本的在于我们党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于我们党在关系中华民族命运和前途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每一个重大关头,始终能够把握历史大势、顺应时代潮流,站在时代的前列,依靠并带领人民,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为什么历史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这一表述,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历史以其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一方面,封建主义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两、三千年,在中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也最顽固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封建势力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封建势力还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毛泽东同志曾说:“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也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并以其强大的经济势力排除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它们决不允许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的资产阶级也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更没有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有完全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才能得以生存、发展.因而,靠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中国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封建主义旧统治又延续不下去.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正当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感困惑的时候,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中国新的出路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选择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历史性的选择,是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是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当时的出路有三条:一是限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二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互不相干,长期平行发展;三是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走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三条道路中,中国的近代历史已经表明,第一条道路走不通;第二条道路实际上也行不通,不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战胜社会主义,二者之间没有调和的余地;惟有第三条道路,才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且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为中国人民选择这条道路奠定了基础.在政治上,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巩固和加强了工农联盟.在经济上,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转化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实现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因此,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其他回答
说明这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望采纳,谢谢。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从19世纪下半期开始萌芽,但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始终没有发展为独立的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未完全断绝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系,在政治上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力量,他们所具有的软弱性、动摇性,决定了没有彻底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能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来寻求生存和发展.中国没能发展成独立的完全的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状况并没有因国民党的执政而改变.国民党取得政权后,既没有兑现它所许诺的“平均地权”,也没实现它所声称的“发展民族工商业”,倒是依附于帝国主义、具有封建性的官僚资本和“四大家族”聚敛了大量财富,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对国民党政权的完全失望,使中国的普通民众和知识界坚定地站在了中国共产党一边.民主党派纷纷明确表态支持中国共产党改造旧中国、开辟新道路的政治、经济主张.甚至连主张第三条道路的知识分子也不反对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工农大众的支持,得到了知识分子的赞同,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拥护.
2、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新特点促使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正处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中国要完成近代以来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必须摆脱帝国主义的束缚.毛泽东同志指出:“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保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状况.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决定了中国要选择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30年代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信仰恐慌,使得资本主义的吸引力不断下降.而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蒸蒸日上.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在经济危机打击下,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华经济掠夺,日本更是悍然发动侵华战争.民族危机促使人们寻找新的出路.社会主义苏联为中国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制度选择和新的社会样板.因此,走俄国人的路,成为许多先进分子的共识.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力迅速扩大,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3、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
从中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的特性来看,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最大力量,但由于他们的经济和文化条件而带有分散性和某些落后性;民族资产阶级有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强烈愿望,但由于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能力;工人阶级是中国最先进、最革命、最有组织性的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天然领导阶级.因此,中国的民主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理所当然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而没有其他哪个政治力量能够提出正确的纲领,团结一切进步力量,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问题,解决中国实现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问题.无产阶级作为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者,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后,必然要把这一革命引向社会主义方向.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在这两个阶段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这就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
综上所述,中国之所以没有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不是由哪一个政党、哪一部分人的主观意愿决定的,而是中国人民包括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其他社会阶层人士共同作出的选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问题2:理解为什么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科目]
简单的说就是中国不适合走资本主义,从清末的洋务运动到中华民国都是资产阶级但是中国的资产阶级太软弱了,而中国的封建主义又根深蒂固,不容易撼动.软弱是不能将封建铲除的,就算是强悍的共产党都没有将封建完全铲除,在一个就是资产阶级的改革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当时是内忧外患,文弱的改革自然是改变不了中国的,只有大刀阔斧才行,而资产阶级成员都是贵族子弟或者是文人反正不了解农民阶级,工人阶级或者资产阶级和工农阶级本来就是对立的,一个要剥削,一个要生存,资产阶级剥削的太狠了,而且当时的中国主要是以工农阶级为主,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力量大的自然成为主导中国的力量了.正因农工阶级要革命所需的是社会主义的知道思想马克思的理论正符合中国的需要,最终是中国的农业大国决定了中国的阶级主导力量,工农又决定了中国走的是对农工阶级有利的道路这就是社会主义,中国人的强悍就决定我们社会主义必胜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切的一切最终决定我们所选择的历史
问题3: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种选择有何现实意义?[历史科目]
历史的呼唤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一个崭新的工人阶级政党的诞生.20年后,1941年6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把7月的第一天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为什么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要建立一个共产党?这是历史选择的结果,是人民选择的结果.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1840年,英国侵略军以坚船利炮冲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自那时起,西方列强接踵而来,不断对中国进行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侵略.尽管中国在形式上还保持着独立,但实际上逐渐形成了被西方列强共同宰割的局面.外国资本的侵入虽然促使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开始解体,给中国带来了资本主义的新因素,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但侵略者的目的不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是要寻求更广大的市场,掠夺更多的资源,没有也不可能导致中国建立起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这样,中国逐步地演变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面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华民族沦落到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境地,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样,中华民族就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在这两大任务中,前一个任务是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因此,如何反对外国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面貌,解决独立、民主、富强的问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勾结中国的封建势力,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侵略和压迫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同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除历次反侵略战争外,比较著名的斗争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大国农民革命运动;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戊戌变法运动;以农民为主体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这些斗争,同属于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但是,这些斗争最终都难逃失败的悲凉结局.它们的失败证明,农民、资产阶级改良派都不可能担当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
中国人在进行各种不成功的反抗之后,只有起来革命一条路了.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1894年创立兴中会时,提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振奋人心的口号.1905年,他发起成立中国同盟会,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由于这一年是辛亥年,所以由此引发的这场革命被称作“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结束了统治中国数前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于1912年元旦宣告建立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着不可抹煞的伟大功绩.它的意义首先在于打乱了原有的反动统治秩序,使它再也无法重新稳定下来,从而为此后革命斗争的发辟了道路.它的意义还在于从此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试想,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被推翻,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于是,中国人从这个事实中产生了信心:人民可以推动历史前进,中国的命运并不是由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任意摆布的.进步的闸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浩浩荡荡,势不可挡.这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所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孙中山因领导这场革命而成为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一位伟大人物.
但是,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最终还是失败了.在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下,孙中山被迫妥协,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前清朝内阁总理大臣、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袁世凯上台之后,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政府.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垮台后,北洋军阀分裂成以段祺瑞为头子的皖系、以冯国璋为头子的直系和以张作霖为头子的奉系三个主要派别.各地还有大小不等、实力各异的军阀盘据一方.这些军阀各以外国帝国主义作靠山,争权夺利,扩充地盘,彼此征战,形成割据和混战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下,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国家愈发贫弱,百姓饥寒交迫.孙中山曾沉痛地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严酷的现实说明,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外国帝国主义在华统治的基础并未动摇,封建统治依然在每一个角落盘根错节,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没有得到丝毫改变.
为什么辛亥革命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呢?这是因为,领导这场革命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太软弱.这就决定了它必然不能提出明确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纲领,必然脱离中国社会最广大的劳动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必然形不成一个能够胜利地领导革命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因此,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
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农民不能承担的历史使命,资产阶级同样不能承担.要在中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必须要有新的阶级充当领导力量.
各种救国的方案,各种惨烈的斗争,都相继划上了痛苦的句号.旧的路已被证明是走不通的,必须寻找新的出路.历史呼唤一个新的政党的出现.
走俄国人的路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虽然依旧黑暗,但中国人民很快又鼓起勇气,重新开始斗争,先进的人们带着憧憬,继续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勇敢地向前迈进.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后改为《新青年》)杂志,掀起一场新文化运动的风暴.这场运动的倡导者高扬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反对旧道德、旧文学,提倡新道德、新文学,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进步的思想解放潮流.但是,这时大多数知识分子信奉的思想武器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它不可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真正的出路.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毛泽东曾经说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在这之后,中国出现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1918年,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等三篇文章,盛赞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在十月革命的鼓舞下,一场新的人民大革命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1919年4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取胜的协约国一方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规定战败的德国应将在中国的权益无条件转让给日本.属于战胜国一方的中国代表居然准备在这样的和约上签字.消息传来,举国震惊.5月4日,北京3000余名大中学生在天安门集会,呼吁“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风潮迅速波及全国.这时,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6月5日,上海工人举行罢工,旋即各地工人、商人等起而响应.全国人民的爱国运动,最终阻止了中国代表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分子经过反复比较和鉴别,逐步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信仰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此后,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恽代英、瞿秋白、周恩来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都先后成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者.这些有着不同经历的先进分子殊途同归的事实表明,选择和认定科学社会主义指引的道路,是他们共同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不是把它当作单纯的学理来探讨,而是把它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尽管理论准备并不充分,但他们一旦学得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以此为指导,积极地投身到群众斗争中去,注意同实际斗争结合.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具有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这时,中国工人阶级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中国近代产业工人开始出现于19世纪中叶,它的资格比起中国资产阶级要老一些.辛亥革命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工人的数量得到了较快的增加.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已发展到约200万人左右.中国无产阶级同世界各国无产阶级一样,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同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因此,它是中国历史上最进步、最有远大前途的阶级.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社会基础.
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五四运动中工人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吸引着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到工人中去.于是,通过先进知识分子这个桥梁,就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连接起来了.
有了先进的理论,有了新的社会力量,有了两者的结合,到20世纪20年代初,在中国建立一个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已成为呼之欲出的事情了.
开天辟地大事变
从1920年起,李大钊、陈独秀相约在上海和北京建党.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和在国内的毛泽东也几次通信,讨论建党问题.与此同时,列宁领导的第三国际(又称共产国际)也派维经斯基等人到中国帮助建党.
1920年8月至1921年春,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城市,以及在日本、法国的留学生中都建立起共产党的早期组织.这些组织建立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深入工人群众,促进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这样,建立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的条件具备了.
1921年7月,各地党组织的代表到达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们是: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科尔斯基也参加了大会.大会在7月23日晚开始举行.7月30日晚,会场突遭租界巡捕搜查,会议最后一天改为8月初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进行.大会通过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根本目的,在中国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大会还通过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党在当前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运动.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推选陈独秀为书记.这样,中国共产党就正式宣告成立了.
毛泽东说过:“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事实正是如此.党的一大是在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下秘密举行的,除了会场一度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外,在社会上并没有引起注意,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却已在沉沉黑夜中点燃起来了.从此,在古老落后的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和唯一的无产阶级政党.正是这个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虽然这时它还是一个仅仅拥有50多名党员的很小的党,但它满怀信心地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
党的一大以后,最初的工作是以主要力量从事工人运动.1921年8月,党在上海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领导工人运动的公开机关.同时,党也积极领导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工作.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选出团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党的政治影响逐渐扩大.
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党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需要不断摸索,不断积累经验;决定了党的自身建设,需要根据中国国情和本身特点来进行,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的路线.而这个过程是充满艰难和曲折的.
在实际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有了比较深入的观察和认识.在中国,人民所受的最大痛苦还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剥削,而是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军阀的统治,因此,革命的敌人首先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只有经过打倒这两大敌人的民主革命,才能实行社会主义革命.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时有党员195人.大会通过对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消灭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社会.但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就在中国人民面前破天荒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二大选出由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邓中夏5名委员和3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推选陈独秀为委员长.
纲领就是旗帜,就是号召.党的二大前后,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在持续1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发生大小罢工100余次,参加人数在30万以上.其中,湖南区、武汉区和北方区尤其引人注目,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和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最具代表性,充分显示了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力量.1923年2月4日爆发的京汉铁路3万名工人大罢工,使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达到顶点.2月7日,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军阀吴佩孚调动军警在京汉铁路沿线血腥镇压罢工工人,造成骇人听闻的“二七惨案”.据统计,在这次惨案中,工人前后牺牲者52人,受伤者300余人,被捕入狱者40余人,被开除流亡者1000余人.
中国工人阶级在这次罢工斗争中,表现出了不怕牺牲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被绑在车站的电线杆上,军警将他连砍数刀,逼他下令复工.林祥谦宁死不屈,坚定的回答:“上工要总工会下命令,我的头可断,工不可复”,最后壮烈牺牲.京汉铁路总工会与湖北省工团联合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被捕临刑前,刽子手问他有无遗嘱,他从容不迫地说:“我的遗嘱就是,你们杀了一个施洋,还有千百万个施洋”.接着,他身中三弹,仍引亢高呼“劳工万岁”.
二七惨案发生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然而,工人阶级的头颅和热血,进一步唤醒了中国人民,扩大了党的政治影响.
中国共产党成立不到两年,就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显示出自己的生命力、组织力和影响力.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客观要求.它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由于它从一开始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拥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因而能够为中国革命指明前进的目标.这就是为什么它能够逐步地而又牢固地在中国的大地上扎下根来,使自己发展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的原因.自从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并制定出符合国情的革命纲领,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了.
问题4:如何理解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知道的说下哦.
①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实践证明,农民阶级由于阶级的局限性,不能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中国资产阶级由于其本身的软弱性而导致革命的不彻底性,也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责任.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又领导各族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中国大陆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③可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由其自身条件决定的;是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历史的进程中经过比较、鉴别做出的正确选择.
摘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用修订本)思想政治(必修)三年级(全一册)》第三课“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第一节“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第二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
问题5:如何更深入的理解为什么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最好要结合历史,观点明确,不少于1000字,多方观点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代表中国历史走向的至少有三种力量:一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势力;二是以各种民主党派为代表的中间势力;三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革命势力,但前者的阶级基础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他们所要建立的是维护少数豪富阶层的专制政权,与世界潮流,与人民利益背道而驰,自然遭到人民的唾弃;中间势力所依存的是民族资产阶级,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固有的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的缺陷,使这个阶级不仅基础薄弱,而且生来软弱,难以肩负完成两大任务的使命,先前的历史早就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这股力量最终未能自成一体,只能汇集到共产党人的领导之下,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生力军.
中国共产党人同广大人民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始终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始终甘愿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成立之初,它就毫不隐讳自己的阶级观点,宣称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随即发动工人开展了一系列工人运动,为工人阶级争取权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人通过“打土豪,分田地”,使广大农民得到了最大实惠,也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广大农民的真心拥护和爱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通过建立“三三制”政权、减租减息等一系列政策,迅速扩大了社会基础,最大限度地把各种抗日力量团结在了自己的周围,也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各阶层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这就不难理解抗日民主根据地处处出现“妹送兄,妻送郞,爹娘送儿打东洋”的热烈场面.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人通过实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实现了工农商学兵的全国大联合,特别是实行广泛而彻底的土地改革运动,更让千百万渴望得到土地的农民,实现了自己千百年来的梦想.淮海战役中百万民工推车上战场的感人场景,就是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最好体现.
而反观此时的国民党呢,他们不仅没有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民生政策,不仅没有致力于恢复生产,医治战争创伤,反而在抗战胜利后,大肆掠取日寇汉奸的罚没财产,致使富者愈阔,贫者愈穷,百业凋敝,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民怨沸腾,人心的向背,不言而自明.
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的选择永远代表着历史的自觉与走向.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激发出了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昂热情,表达了他们对自己选择的信任和拥戴.改革开放以来,共产党人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同时借鉴国际经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实行改革开放,经过艰辛探索,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目前,中国仍行进在全面崛起、复兴的历史轨道上,在不长的时间内,中国占世界GDP的比重可能会增加到23%,这是世界迄今为止,一个古老文明国家衰弱后又走向复兴的特例.
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