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52ij作业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g20 4.0_...取该金属样品4.0g,投入19.45 g20%的稀盐酸中,恰好...[化学]”,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5.19.45g20%的盐酸中含氯19.45*20%*35.5/36.5 金属M质量与Cl相同,为3.783克,质量分数为94.59% 好像和你的答案有点出入,你的答案没乘系数35.5/36.5
6.金属R质量=25*0.2*35.5/36.5*0.475/0.525=4.40克,质量分数为88%
7.4C+3O2=2CO2+2CO 质量比为48:96即1:2 关键要配平化学式
8.CO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7.1%大于55%,所以另一气体中氧的质量分数要小于55%,所以答案为A
9.混合物含氧的质量分数为45%,氧化镁含氧的质量分数为40%,所以另一物质含氧应该大于45%,答案为C
10.硝酸铵含氮量为35%,所以杂质含氮量必须大于37%,选B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几个化学问题!要求有过程!11. 某混有另一种金属粉末的铁粉28克与足量盐酸反应可生成0.9克氢气,则有的这种杂质可能是 A.镁粉 B.锌粉 C.铝粉 D.铜粉 ( )12.由两种金属粉末组[化学科目]
11.BD
28g铁要产生1g氢气,但是只有0.9g,那么要么这种杂质不参加反应,因此就是Cu,要么就是在相等质量的时候产生的氢气比铁要少,因此就是Zn
12AB
该混合金属粉末的平均分子量是26,那么能够组合成26的相对原子量的物质,必然一个高于26,一个低于26,因此答案就是AB
13.B
如果混合金属全部是Mg,那么金属的质量应该是1.2g
如果混合金属全部是Al,那么金属的质量应该是0.9g
那么混合金属的质量就应该在0.9-1.2之间,因此选择B
14.AC
因为产生水只有18g
那么必然有一种气体过量,当氧气过量,用氢气计算,氢气的质量为2,那么氧气的质量就是18g,那么质量比就是9:1
如果氢气过量,用氧气计算,氧气的质量为16g,那么氢气质量为4g,那么质量比就是4:1
15剩余5.6g气体就是一氧化碳,那么减少的质量就是二氧化碳,为4.4g
那么一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28*5.6=3.2g,那么碳元素的质量为2.4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32/44*4.4=3.2g,那么碳元素的质量为1.2g
那么氧元素的总质量为6.4g,碳元素的总质量为3.6g
因此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6.4:3.6=16:9
问题2:将铜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粉末11.2g与100g稀硫酸反应,当氧化铜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质量108g(不考虑溶液损失),则固体混合物中铜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化学科目]
m(Cu)=100+11.2-108=3.2g m(CuO)=11.2-3.2=8g (其中Cu占6.4g O占1.6g)所以混合物中铜氧比例为(3.2+6.4)/1.6=6:1
问题3:1.有两种粒子,它们核内总的质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数相等,这两种粒子说法错误的是( )A.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原子B.可能是两种不同的离子C.可能的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D.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分子[化学科目]
(1).(c)它们核内总的质子数相等,所以不管离子,分子质子数一定相同.
2H2O---2H2+O2
------2mol-1mol
--------x--10
x=20毫升
体积比2:1
2.(D)
3.(B)
问题4:在密闭容器中盛有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25克,点燃充分反应后,将容器中的全部气体通过足量的石灰水后,还能得到3克气体.对点燃前容器中一氧化碳和氧气的组成有如下一些判断,其中[化学科目]
A和D是错的
剩下的3g应该是没有反应完的 可以是CO,也可以是氧气 那可以先不管它
减少了22g 那应该是CO2 所以CO2应该是0.5mol 那参加反应的氧元素和CO应
该都是0.5mol(CO2为CO与O结合而成) 那CO和氧气为14g、8g
剩下的3g既有可能是CO 也有可能是氧气 所以 有两个答案 17:8 14:11
问题5:两道化学题··要求过程 谢谢向80ml浓硫酸中加入56g铜片加热一段时间后到不再反应为止求 实验测得反应中共有13.44L标况下的SO2生成求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 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化学科目]
写出化学方程式如下:
Cu+2H2SO4==CuSO4+SO2+2H2O 可以看出2分子硫酸反应,其中一分子被还原,
2 1 1 转移两个电子.
X Y 0.6mol
X=1.2mol 所以被还原的硫酸为1.2/2=0.6mol
转移电子0.6*2=1.2mol
Y=0.6mol M=0.6*160=96g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