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月亮上的秘密_月球上有什么秘密[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百度百科里有月球的十大未解之谜 ,我复制黏贴一下,你看看:
1.月球起源之谜
对于月球的起源,科学家提出3种理论,它们全都有缺陷,但是阿波罗计划却有助于证明,其中看来可能性最小的理论是最佳理论.有些科学家认为,月球是和地球一起,于46亿年以前,从一团宇宙尘埃中生成的.另一种理论认为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也许是从太平洋地区抠出去的.然而阿波罗登月探险的结果表明,地球和月球的结构成份差别很大,有一些科学家提出了另一种假说,即俘获说.他们认为,月亮是偶然闯入地球引力场,而被锁定在目前的轨道上.可是,要从理论上解释这过程的机制,难度相当大.因此,上述3种理论全都难以站得住脚.正如罗宾·布列特博士所称:要解释月球不存在,要比解释月球存在更容易些.
2.月球年龄之谜
令人惊异的是,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经分析发现其中99%的年龄要比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更加年长.阿姆斯特朗在寂静海降落后拣起的第一块岩石的年龄是36亿岁.其他一些岩石的年龄为43亿岁、46亿岁和45亿岁.它几乎和地球及太阳系本身的年龄一样大,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年龄为53亿岁的月球岩石.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古老的岩石都采自科学家认为是月球上最年轻的区域.根据这些证据,有些科学家提出,月球在地球形成之前很久很久便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3.月球土壤的年岁比岩石年岁更大之谜
月球古老的岩石已使科学家束手无策,然而,和这些岩石周围的土壤相比,岩石还算是年轻的.据分析,土壤的年龄至少比岩石大10亿年.乍一听来,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科学家认为这些土壤是岩石粉碎后形成的.但是,测定了岩石和土壤的化学成份之后,科学家发现,这些土壤与岩石无关,似乎是从别处来的.
4.当巨大物体袭击月球时,月球发出空心球似的声音之谜
在阿波罗探险过程中,废弃的火箭第三节推进器会轰地一下撞在月球表面.据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文件记载,每一次这样的响声,听起来仿佛是一个大铃铛的声音.当登月人员降落在颜色特别黑的平原上时,他们发现要在月球表面钻孔十分困难.土壤样品经分析后发现,其中含有大量地球上稀有的金属钛(它被用于超音速喷气机和宇宙飞船上);另一些硬金属,如锆,铱、铍的含量也很丰富.科学家觉得迷惑不解,因为这些金属只有在很高的高温约华氏4500度下,才会和周围的岩石融为一体.
5.不锈铁之谜
月面岩石样其中还含有纯铁颗粒,科学家认为它们不是来之陨星.苏联和美国的科学家还发现了一个更加奇怪的现象:这些纯铁颗粒在地球上放了7年还不生锈.在科学世界里,不生锈的纯铁是闻所未闻的.
6.月球放射性之谜
月亮中厚度为8英里的表层具有放射性,这也是一个惊人的现象.当阿波罗15的宇航员们使用温度计时,他们发现读数高得出奇,这表明,亚平宁平原附 近的热流的确温度很高.一位科学家惊呼:上帝啊,这片土地马上就要熔化了!月球的核心一定更热.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月心温度并不高.这些热量是从月球表面大量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可是这些放射性物质(铀、铊和钚)是从哪里来的?假如它们来自月心,那么它们怎么会来到月球表面?
7.干燥的月球上的大量水气之谜
最初几次月球探险表明,月球是个干燥的天体.一位科学家曾断言,它比戈壁大沙漠干燥100万倍.阿波罗计划的最初几次都未在月球表面发现任何水的踪迹.可是阿波罗15的科学家却探测到月球表面有一处面积达100平方英里的水气团.科学家们红着脸争辩说,这是美国宇航员废弃在月亮上的两个小水箱漏水造成的.可是这么小的水箱怎能产生这样一大片水气?当然这也不会是宇航员的尿液,它直接喷射到月球的天空中.看来这些水气来自月球内部.
8.月球表面呈玻璃状之谜
阿波罗的宇航员们发现,月球表面有许多地方覆盖着一层玻璃状的物质,这表明,月球表面似乎被炽热的火球烧灼过.正如一位科学家所指出的:月亮上铺着玻璃.专家的分析证明,这层玻璃状物质并不是巨大的陨星的撞击产生的,有些科学家相信,这是太阳的爆炸某种微型新星状态产生的后果.
9.月亮的磁场之谜
早先探测和研究表明月球几乎没有磁场,可是对月球岩石的分析却证明它有过强大的磁场.这一现象令科学家大惑不解,保罗·加斯特博士宣称:这里的岩石具有非常奇特的磁性……完全出乎我们意料.如果月球曾经有过磁场,那么它就应该有个铁质的核心,可是可靠的证据显示,月球不可能有这样一个核心;而且月亮也不可能从别的天体(诸如地球)获得磁场,因为假如真是那样的话,它就必须离地球很近,这时它会被地球引力撕得粉碎.
10.月球内部神秘的物质聚集点之谜
1968年,围绕月球飞行的探测器首次显示,月球的表层下存在着物质聚集结构.当宇宙飞船飞越这些结构上空时,由于它们的巨大引力,飞船的飞行会稍稍低于规定的轨道,而当飞船离开这些结构上空时,它又会稍稍加速,这清楚地表明这物质聚焦结构的存在,以及它们巨大的质量.科学家们认为,这些结构就像一只牛眼,由重元素构成,隐藏在月球表面海的下面.正如一位科学家所称:看来谁也不知道该如何来对付它们.
其他回答
月球背面有外星人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月球的背面的秘密是什么[物理科目]
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个恒星月,所以我们看不见月球背面.这种现象我们称“同步自转”,几乎是卫星世界的普遍规律.一般认为是行星对卫星长期潮汐作用的结果.
月球背面是外星人的基地,用谷歌月球 能看到外星飞船的残骸.
美国阿波罗号登陆月球时,外星人飞船接近了他们,这个事情美国人一直保密.
谷歌月球把月球背面大多数地方都模糊处理了,其实清晰的照片不敢拿出来,
但是还是漏了一个外星飞船残骸,可以去网上看,也可以在土豆和优酷里搜索.
还有阿波罗20号拍的视频.
问题2:月亮有哪些秘密简单点[物理科目]
月球也称太阴,俗称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是最明显的天然卫星的例子.在太阳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天然卫星.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月球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太阳的1 /400.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球表面的重力差不多是地球重力的1/6.
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 ”.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最深的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除了环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高山和深谷叠现,别有一番风光.
[月球的背面地图]
月球的背面地图
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着地球,其原因是潮汐长期作用的结果.另外一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中间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而当人造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
月球约一个农历月绕地球运行一周,而每小时相对背景星空移动半度,即与月面的视直径相若.与其他卫星不同,月球的轨道平面较接近黄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
相对于背景星空,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月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称为一个恒星月;而新月与下一个新月(或两个相同月相之间)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朔望月.朔望月较恒星月长是因为地球在月球运行期间,本身也在绕日的轨道上前进了一段距离.
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它的公转周期是完全一样的,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永远用同一面向着地球.自月球形成早期,地球便一直受到一个力矩的影响引致自转速度减慢,这个过程称为潮汐锁定.亦因此,部分地球自转的角动量转变为月球绕地公转的角动量,其结果是月球以每年约38毫米的速度远离地球.同时地球的自转越来越慢,一天的长度每年变长15微秒.
月球对地球所施的引力是潮汐现象的起因之一.月球围绕地球的轨道为同步轨道,所谓的同步自转并非严格.由于月球轨道为椭圆形,当月球处于近地点时,它的自转速度便追不上公转速度,因此我们可见月面东部达东经98度的地区,相反,当月处于远地点时,自转速度比公转速度快,因此我们可见月面西部达西经98度的地区.这种现象称为经天秤动.
严格来说,地球与月球围绕共同质心运转,共同质心距地心4700千米(即地球半径的2/3处).由于共同质心在地球表面以下,地球围绕共同质心的运动好像是在“晃动”一般.从地球北极上空观看,地球和月球均以迎时针方向自转;而且月球也是以迎时针绕地运行;甚至地球也是以迎时针绕日公转的.
很多人不明白为甚么月球轨道倾角和月球自转轴倾角的数值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其实,轨道倾角是相对于中心天体(即地球)而言的,而自转轴倾角则相对于卫星.
月球的轨道平面(白道面)与黄道面(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保持着5.145 396°的夹角,而月球自转轴则与黄道面的法线成1.5424°的夹角.因为地球并非完美球形,而是在赤道较为隆起,因此白道面在不断进动(即与黄道的交点在顺时针转动),每6793.5天(18.5966年)完成一周.期间,白道面相对于地球赤道面(地球赤道面以23.45°倾斜于黄道面)的夹角会由 28.60°(即23.45°+ 5.15°) 至18.30°(即23.45°- 5.15°)之间变化.同样地,月球自转轴与白道面的夹角亦会介乎6.69°(即5.15° + 1.54°)及3.60°(即5.15° - 1.54°).月球轨道这些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地球自转轴的倾角,使它出现±0.002 56°的摆动,称为章动.
白道面与黄道面的两个交点称为月交点--其中升交点(北点)指月球通过该点往黄道面以北;降交点(南点)则指月球通过该点往黄道以南.当新月刚好在月交点上时,便会发生日食;而当满月刚好在月交点上时,便会发生月食.
月球背面的结构和正面差异较大.月海所占面积较少,而环形山则较多.地形凹凸不平,起伏悬殊最长和最短的月球半径都位于背面,有的地方比月球平均半径长4公里,有的地方则短5公里(如范德格拉夫洼地).背面未发现“质量瘤”.背面的月壳比正面厚,最厚处达150公里,而正面月壳厚度只有60公里左右.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球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平均亮度为太阳亮度的1/465000,亮度变化幅度从1/630000至1/375000.满月时亮度平均为 -12.7等(见).它给大地的照度平均为0.22勒克斯,相当于100瓦电灯在距离21米处的照度.月面不是一个良好的反光体,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 7%,其余93%均被月球吸收.月海的反照率更低,约为 6%.月面高地和环形山的反照率为17%,看上去山地比月海明亮.月球的亮度随而变化,满月时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降低到-183℃.这些数值,只表示月球表面的温度.用射电观测可以测定月面土壤中的温度,这种测量表明,月面土壤中较深处的温度很少变化,这正是由于月面物质导热率低造成的.
从月震波的传播了解到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厚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占了月球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1,000℃,很可能是熔融的,据推测大概是由Fe-Ni-S和榴辉岩物质构成.
问题3:月亮上有什么秘密[语文科目]
月球的十大未解之谜(百度里的)
1.月球起源之谜
对于月球的起源,科学家提出3种理论,它们全都有缺陷,但是阿波罗计划却有助于证明,其中看来可能性最小的理论是最佳理论.有些科学家认为,月球是和地球一起,于46亿年以前,从一团宇宙尘埃中生成的.另一种理论认为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也许是从太平洋地区抠出去的.然而阿波罗登月探险的结果表明,地球和月球的结构成份差别很大,有一些科学家提出了另一种假说,即俘获说.他们认为,月亮是偶然闯入地球引力场,而被锁定在目前的轨道上.可是,要从理论上解释这过程的机制,难度相当大.因此,上述3种理论全都难以站得住脚.正如罗宾·布列特博士所称:要解释月球不存在,要比解释月球存在更容易些.
2.月球年龄之谜
令人惊异的是,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经分析发现其中99%的年龄要比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更加年长.阿姆斯特朗在寂静海降落后拣起的第一块岩石的年龄是36亿岁.其他一些岩石的年龄为43亿岁、46亿岁和45亿岁.它几乎和地球及太阳系本身的年龄一样大,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年龄为53亿岁的月球岩石.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古老的岩石都采自科学家认为是月球上最年轻的区域.根据这些证据,有些科学家提出,月球在地球形成之前很久很久便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3.月球土壤的年岁比岩石年岁更大之谜
月球古老的岩石已使科学家束手无策,然而,和这些岩石周围的土壤相比,岩石还算是年轻的.据分析,土壤的年龄至少比岩石大10亿年.乍一听来,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科学家认为这些土壤是岩石粉碎后形成的.但是,测定了岩石和土壤的化学成份之后,科学家发现,这些土壤与岩石无关,似乎是从别处来的.
4.当巨大物体袭击月球时,月球发出空心球似的声音之谜
在阿波罗探险过程中,废弃的火箭第三节推进器会轰地一下撞在月球表面.据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文件记载,每一次这样的响声,听起来仿佛是一个大铃铛的声音.当登月人员降落在颜色特别黑的平原上时,他们发现要在月球表面钻孔十分困难.土壤样品经分析后发现,其中含有大量地球上稀有的金属钛(它被用于超音速喷气机和宇宙飞船上);另一些硬金属,如锆,铱、铍的含量也很丰富.科学家觉得迷惑不解,因为这些金属只有在很高的高温约华氏4500度下,才会和周围的岩石融为一体.
5.不锈铁之谜
月面岩石样其中还含有纯铁颗粒,科学家认为它们不是来之陨星.苏联和美国的科学家还发现了一个更加奇怪的现象:这些纯铁颗粒在地球上放了7年还不生锈.在科学世界里,不生锈的纯铁是闻所未闻的.
6.月球放射性之谜
月亮中厚度为8英里的表层具有放射性,这也是一个惊人的现象.当阿波罗15的宇航员们使用温度计时,他们发现读数高得出奇,这表明,亚平宁平原附 近的热流的确温度很高.一位科学家惊呼:上帝啊,这片土地马上就要熔化了!月球的核心一定更热.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月心温度并不高.这些热量是从月球表面大量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可是这些放射性物质(铀、铊和钚)是从哪里来的?假如它们来自月心,那么它们怎么会来到月球表面?
7.干燥的月球上的大量水气之谜
最初几次月球探险表明,月球是个干燥的天体.一位科学家曾断言,它比戈壁大沙漠干燥100万倍.阿波罗计划的最初几次都未在月球表面发现任何水的踪迹.可是阿波罗15的科学家却探测到月球表面有一处面积达100平方英里的水气团.科学家们红着脸争辩说,这是美国宇航员废弃在月亮上的两个小水箱漏水造成的.可是这么小的水箱怎能产生这样一大片水气?当然这也不会是宇航员的尿液,它直接喷射到月球的天空中.看来这些水气来自月球内部.
8.月球表面呈玻璃状之谜
阿波罗的宇航员们发现,月球表面有许多地方覆盖着一层玻璃状的物质,这表明,月球表面似乎被炽热的火球烧灼过.正如一位科学家所指出的:月亮上铺着玻璃.专家的分析证明,这层玻璃状物质并不是巨大的陨星的撞击产生的,有些科学家相信,这是太阳的爆炸某种微型新星状态产生的后果.
9.月亮的磁场之谜
早先探测和研究表明月球几乎没有磁场,可是对月球岩石的分析却证明它有过强大的磁场.这一现象令科学家大惑不解,保罗·加斯特博士宣称:这里的岩石具有非常奇特的磁性……完全出乎我们意料.如果月球曾经有过磁场,那么它就应该有个铁质的核心,可是可靠的证据显示,月球不可能有这样一个核心;而且月亮也不可能从别的天体(诸如地球)获得磁场,因为假如真是那样的话,它就必须离地球很近,这时它会被地球引力撕得粉碎.
10.月球内部神秘的物质聚集点之谜
1968年,围绕月球飞行的探测器首次显示,月球的表层下存在着物质聚集结构.当宇宙飞船飞越这些结构上空时,由于它们的巨大引力,飞船的飞行会稍稍低于规定的轨道,而当飞船离开这些结构上空时,它又会稍稍加速,这清楚地表明这物质聚焦结构的存在,以及它们巨大的质量.科学家们认为,这些结构就像一只牛眼,由重元素构成,隐藏在月球表面海的下面.正如一位科学家所称:看来谁也不知道该如何来对付它们.
问题4:月亮有哪些秘密小学问题
阴晴圆缺
问题5:天空中的月亮上有哪些秘密?[语文科目]
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一种是月球被捕获说;一种是地月同源说;一种是地球分裂说.但这三种假说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
所谓的月球被捕获说,指的是地球引力从天空中将过往的月球一把抓了过来,使月球从行星变成了地球的卫星.事情的经过大约是这样的:在宇宙产生的过程中,一小块宇宙尘埃团最后聚成了一颗小小的星球,它的名字叫月球.当然月球的老家是说不清楚的,也许在太阳系,也许在银河系,也许在宇宙深处的某一个地方.
月球一经形成,它就是一颗自由自在的星球,在茫茫的宇宙中沿着一条我们不知道的轨道,穿行于无数星系之间.有那么一年,月球来到了太阳系,可在穿越太阳系时,发生了很大的麻烦.它感觉到不知从哪里来的一股力量,猛地将它拽了一把,月球身子猛地~抖,但就在这一抖之间,月球的轨道发生了变化.这一变不要紧,跟着发生了一连串的变化.此时,月球才发现,原来拽了它一把的力量来自一颗蓝蓝的星球,正好月球也想好好看一看这颗蓝色星球的风采,于是它就留了下来,变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月亮.
这个假说很浪漫,从表面上看似乎也有些道理.可惜的是,天文学家至今没有在太空观测中找到类似的捕获过程.所以,这个假说虽然美丽浪漫,但却引不起严肃科学家的热情.
因为这一假说从天体力学的角度看,有许多致命的弱点,同时在统计学上也站不住脚.难怪不少天体物理学家认为:地球捕获月球作为自己的卫星的可能性极小,甚至完全无此可能.
地球有能力将月球一把抓过来吗?好像不太可能.大家知道,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直径的25%,竟然有3476公里.以地球的质量和相应的引力,要在384400公里以外抓住这么大个头的月球,似乎是毫无可能的.我们看一看宇宙中,其他星球和卫星之比就明白了.比如说,太阳系最大的卫星除月球之外就属木星的木卫三号最大,但它的直径也只有木星的1/7.显然,月球的块头太大了,如果考虑到当时月球穿行太阳与地球之间的速度,那么,地球要想在宇宙中抓住这么大的卫星,显然有一些力不从心.
另一方面,月球虽然停留在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上,但它离地球又出奇的远.在现在月球的轨道位置上,实际上,地球对它的引力影响远远没有太阳对它的引力影响大.单从引力的角度而言,月球被太阳抓过去的可能,要远远大于地球.可月球偏偏心甘情愿地被地球抓住,成了地球的卫星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