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将船买酒白云边_李白 将船买酒白云边 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李白买酒李白壶中原来就有酒,每次遇到小店就使壶中的酒增加一倍,每次看到花她就饮酒作诗,喝去一斗.这样,经过三次,最后把壶中的酒全部喝光了.问李白壶中原来有多少酒
李白壶中本来就有一些酒,每次遇到酒店就使壶中的酒增加一倍;每次看到花,他就饮酒作诗,喝去一斗.这样经过三次,最后把壶中的酒全都喝光了.李白的酒壶中原来有多少酒?题里壶中原有酒量是要求的,并告诉了壶中酒的变化...
问题2:唐代大诗人李白经常饮酒赋诗,下面这道题《李白买酒》诗却是一道极其有趣的数学题: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饮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请君猜一猜,壶中[数学科目]
[(1÷2+1)÷2+1]÷2,
=[
=[
=
=
答:壶中原有
问题3:唐代李白经常饮酒赋诗,下面这首《李白买酒》诗却是一道极有趣的数学题(列方程)[数学科目]
李白提壶去买酒,遇店添一倍,遇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问:李白壶中原有多少酒?
设壶中原有x斗酒.
2[2(x-1)-1]=0
解得x=7/8
顺便帮lz补好题目了
问题4:李白买酒题李白提壶去买酒,遇店添一倍,遇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问:李白壶中原有多少酒?谢谢帮助我的朋友!还有一题:光的传播速度为300000千米/秒,一个星球发出的光传到地球[数学科目]
第一题:设壶中原有x斗酒.
2[2(x-1)-1]=0
解得x=7/8
第二题:300000×150×365×24×60×60=.
问题5: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什么意思[语文科目]
游洞庭
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游洞庭 李白鉴赏】
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刑部侍郎李晔贬官岭南,行经岳州(今湖南岳阳),与诗人李白相遇,时贾至亦谪居岳州,三人相约同游洞庭湖,李白写下一组五首的七绝记其事.这是其中第二首,它内涵丰富,妙机四溢,有悠悠不尽的情韵.
首句写景,兼点季节与泛舟洞庭事.洞庭在岳州西南,故可称“南湖”.唐人喜咏洞庭,佳句累累,美不胜收.“南湖秋水夜无烟”一句,看来没有具体精细的描绘,却是天然去雕饰的淡语,惹人联想.夜来湖上,烟之有无,其谁能察?能见“无烟”,则湖上光明可知,未尝写月,而已得“月色”,极妙.清秋佳节,月照南湖,境界澄沏如画,读者如闭目可接,足使人心旷神怡.这种具有形象暗示作用的诗语,淡而有味,其中佳处,又为具体模写所难到.
在被月色净化了的境界里,最易使人忘怀尘世一切琐屑的得失之情而浮想联翩.湖光月色此刻便激起“谪仙”李白羽化遗世之想,所以次句道:安得(“耐可”)乘流而直上青天!传说天河通海,故有此想.诗人天真的异想,又间接告诉读者月景的迷人.
诗人并没有就此上天,后两句写泛舟湖上赏月饮酒之乐.“且就”二字意味深长,似乎表明,虽未上天,却并非青天不可上,也并非自己不愿上,而是洞庭月色太美,不如暂且留下来.其措意亦妙.苏东坡《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数句,意境与之近似.
湖面清风,湖上明月,自然美景,人所共适,故李白曾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说“不用一钱买”,是三句“赊”字最恰当的注脚,还不能尽此字之妙.此字之用似甚无理,“月色”岂能“赊”?又岂用“赊”?然而著此一字,就将自然人格化.八百里洞庭俨然一位富有的主人,拥有湖光、山景、月色、清风等等无价之宝(只言“赊月色”,却不妨举一反三),而又十分慷慨好客,不吝借与.著一“赊”字,人与自然有了娓娓对话,十分亲切.这种别出心裁的拟人化手法,是高人一筹的.作者《送韩侍御之广德》也有“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渊明”之句,亦用“赊月色”词语,可以互参.面对风清月白的良宵不可无酒,自然引出末句.明明在湖上,却说“将船买酒白云边”,亦无理而可玩味.原来洞庭湖面辽阔,水天相接,遥看湖畔酒家自在白云生处.说“买酒白云边”,足见湖面之壮阔.同时又与“直上天”的异想呼应,人间酒家被诗人的想象移到天上.这即景之句又充满奇情异趣,丰富了全诗的情韵.
总的说来,此诗之妙不在景物具体描绘的工致,而在于即景发兴,艺术想象奇特,铸词造语独到,能启人逸思,通篇有味而不可句摘,恰如谢榛所说:“以兴为主,浑然成篇,此诗之入化也”(《四溟诗话》).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