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凡卡教学实录_凡卡教学设计[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凡卡》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凡卡写的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
2.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
(三)以“信”为线索,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各段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翻译小说——《凡卡》.小说的作者是19世纪后期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契诃夫从小就熟悉学徒生活,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所以《凡卡》写得真实感人.他写了很多极为深刻的揭露沙皇黑暗统治和旧俄人民悲惨生活的作品.他的作品曾经受到列宁的赞赏.今天学习的《凡卡》一文就是作者的一篇代表作品,它反映了旧俄沙皇统治时期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自己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2.弄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名字要读顺口.
3.思考下列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凡卡是怎样的孩子?他的身世怎样?
(2)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3)凡卡给爷爷的信主要写些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人物身份及部分词语解释.
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说的主人公.
阿里亚希涅:鞋匠,鞋店老板.
康斯坦丁?玛卡里奇:凡卡的爷爷.
日发略维夫:老爷,爷爷工作的那家庄园的庄园主.
菲吉卡:牧主.
艾果尔,阿辽娜:凡卡的小伙伴.
卡希旦卡:老母狗的名字.
梆子:打更用的器具,空心,用竹子或木头制成.
崽子:常用来称幼小的动物,这里是对老板幼儿的贬称.
邮差:邮递员的旧称.
卢布、戈比:沙俄时使用的货币单位.一卢布等于一百戈比.
3.指名逐节试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分小组讨论思考题.
(学生讨论后,老师小结:凡卡是一个才9岁的农村孩子,他没有爹没有娘,只有一个亲人,就是他的爷爷.爷爷是个穷苦人,在乡下给庄园主当守夜人.9岁的凡卡,3个月前就被送到莫斯科的一家鞋店里当学徒,孤苦伶仃,生活十分悲惨.小说写的是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事,这事发生在圣诞节前夜临睡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凡卡写完信把信寄出后才入睡.信里主要告诉爷爷他在店里生活很痛苦,要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去.)
(四)给课文分段.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写信之前、写信过程、写信之后.)
2.按照这个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
(第1段:从开头到“把那张纸铺在讲台上”.第2段:从“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到“康司坦丁?玛卡里奇”.第3段:从“他很满意”到课文结束.)
(五)作业.
1.抄写词语.(课内完成)
2.仔细阅读课文中信的部分,想想信中写了哪些内容.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信的内容以及写信时的心理活动,从中体会凡卡学徒时的悲惨生活.
(二)学习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读信的内容和插叙部分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信的内容以及写信时的心理活动,从中体会凡卡当学徒时的悲惨生活.
(二)学习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文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凡卡的悲惨生活的?
(以圣诞节前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个方法来表现的.)
(二)学习第2段课文中写信部分的内容.
1.想一想,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是什么?
(凡卡在莫斯科的学徒生活很悲惨,他实在无法忍受下去了,他在信中写了很多话,但他唯一的目的是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里,回到爷爷身边.)
2.找出第2段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凡卡写信的内容?画在书上.
(第3、8、10、11、12、15这六个自然段是凡卡写的信的内容.)
3.信的内容共有六个自然段,用一个词组成短句来进行概括,写出每一段的小标题.
(①只有一个亲人;②告诉爷爷自己在学徒中受尽折磨;③求爷爷把他带回去;④莫斯科不是穷人的;⑤求爷爷给他摘一颗金胡桃;⑥再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
4.指名根据小标题有条理地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
(三)学习课文中插叙部分.凡卡在写信时有许多内心活动,作者是用插叙的手法来表现的.
1.找出文中哪些部分是插叙部分.
(第4、5、6、13、14自然段是凡卡在写信过程中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是文章的插叙部分.)
2.导读4、5、6自然段.
(1)第4、5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让学生先默读,这两个自然段插叙凡卡回忆爷爷在乡下守夜的情景.)
(2)想一想,当凡卡写到“只有一个亲人了”时,想到些什么?
(3)爷爷在凡卡心中是怎样一个人?
(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乐.)
(4)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4、5自然段.
(提醒学生用思念亲人的心情来朗读.)
(5)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家乡节前美丽的夜景.)
(6)家乡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样的?
(是“美”的.)
(7)说说家乡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样的美?
(宁静、优美、柔和、蓝蓝的天空、亮晶晶的星星……整个林子沉浸在过节的气氛之中.)
(8)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用赞美的心情来朗读.)
小结:
这一部分关于爷爷守夜的回忆和家乡节前夜景的想象,都是描写凡卡内心活动的.从这两段插叙中,反映出凡卡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心情.
3.导读13、14自然段.
(1)凡卡写到请爷爷“摘一颗金胡桃”时,又插叙了什么?
(“和爷爷一块砍圣诞树”这件事.)
(2)凡卡回忆起砍圣诞树这件事时,心情怎样?可以用哪一个字来概括?
(心情是快乐的.可以用“乐”字概括.)
(3)从哪里可以体会出凡卡这种快乐的心情?
(“他想起到树林里去砍圣诞树的总是爷爷,爷爷总是带着他去.多么快乐的日子呀!”“要砍圣诞树了,爷爷先抽一斗烟,再吸一阵子鼻烟,还跟冻僵的小凡卡逗乐一会儿……)
(4)带着快乐的感情朗读13、14自然段.
(凡卡这种快乐,是“苦中有乐”,朗读时要带着这种心情来读.)
4.说一说插叙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起到对比作用,凡卡想到在农村的“乐”,更衬托出目前生活的苦,更反映出凡卡要求爷爷带他离开的迫切心情.)
(四)小结:
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农村,真像凡卡想象中那样美好吗?不是的,那也是劳动人民的火坑,从爷爷挨冻、守夜、砍树等足以说明爷爷的生活是困苦的.只是因为凡卡在乡下与亲人在一起,得到爷爷的爱护,才产生农村生活比学徒生活好一点的想法.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的.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概括课丈的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的.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默读全文,概括中心思想.
小说通过凡卡在圣诞节前给爷爷写信这件事,真实地反映了旧俄沙皇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
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的?这篇文章为什么那么令人感动呢?
(因为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真实具体,对凡卡写信的内容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都了细节描写,写得有血有肉.由于全文注意了细节,抓住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所以使人印象深刻,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分析重点细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习第2段“写信过程”的细节描写.
(1)请同学朗读“信的内容”,并思考:凡卡在给爷爷的信中都写了哪些事?其中哪一件事写得最具体?
(告诉爷爷学徒生活的痛苦,受尽种种折磨.)
(2)默读“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我就要死了!……”.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作者是怎样注意细节描写的?
(分四层意思:①挨打;②挨饿;③没法睡;④离开这儿.抓住细节,让学生体会:为什么挨打?“不知不觉”说明了什么?用什么打?“随手”又说明了什么?老板和老板娘是怎样打凡卡的?揪、拖、戳、捞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吃的呢?简直没有.”“简直没有”是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简直没有”?)
2.在写信过程中凡卡回忆了哪些往事?
(1)默读“砍圣诞树”这件事.
(思考:和爷爷一块砍圣诞树时,冻了的山林怎么样?爷爷和凡卡冷得怎么样?要砍圣诞树时爷爷怎么样?被砍的树什么样?砍树的时候他们看见了什么?爷爷说了些什么?……体会这些细节描写的语句.)
(2)说一说,从这些细节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3)从“爷爷冷得吭吭地咳,他也跟着吭吭地咳”这些细节中,我们不难看出砍圣诞树实际上是一种挨冷受冻的苦活,可是为什么凡卡现在回忆起来却觉得那么有趣呢?
(在冰天雪地中砍圣诞树既冷又累,但在凡卡的回忆中却是那么美好、快乐、有趣,这正说明了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独和痛苦.)
3.学习第3段课文“写信之后”,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
(1)请同学们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学第3段,先找出哪些地方是细节描写,再说说你是怎样体会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的.
(2)学生自学.
(3)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4)讨论:凡卡的梦能不能实现?为什么?
(三)总结:
通过以上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本文结构比较复杂,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凡卡信的内容,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其中凡卡的信的内容是全文的重点.在这三部分内容的表达上,抓住了细节,表现了凡卡,这个仅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说明了他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使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
(四)作业.
1.思考课后练习第2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凡卡教案[语文科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蘸、戳、撇、醺”4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立柜、生锈、摩平、皮袄、揪着、稀粥、逮住、地址、邮筒、暖炕、圣诞节.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并解题.
1.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凡卡”是故事中的人物.本文是以故事中人物名字来命题的.
2.介绍本文的作家.
本文的作者是契诃夫.他是俄国著名的作家.生于1860年,死于1904年.他出身于小商人家庭,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科求学.做过店员也当过医生.他生活在19世纪末期,正是沙皇统治俄国最黑暗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3.介绍《凡卡》的写作背景.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出示要求,课内自学.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及主要表达方式.
2.理清思路,找准写信的段落,分清每段中信的内容与联想;在找准写信的段落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
3.借助课后思考题,逐段细读,尝试读懂课文.
4.自学生字新词.
三、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
1.看拼音写词语.
2.在正确的读音后面画“√”.
3.理解词语:
摩平:用手轻轻地按着并一下一下地移动弄平.
楦头:制鞋制帽时所用的模型,多用木头制成.
保佑:迷信的人称神力的保护和扶助.
慈悲:慈善和怜悯.
打发:派(出去).
别墅:在市郊或风景区建造的供休养用的园林住宅.
捉弄:对别人开玩笑或使别人为难.
祷告:教徒或迷信的人向天、神求助.
抽噎:抽吸鼻子,低声哭泣的样子.
卢布:俄国货币单位的名称.
醉醺醺:形容喝醉了酒的样子.
四、听教师范读课文,疏通文章的内容.
1.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凡卡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了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事.)
2.理清文章的脉络.
以信为线索,课文讲了哪几部分内容?你能试着给课文分段吗?
3.学生汇报分段情况.
(分为三部分:写信前(1—2自然段);写信中(3—15自然段);写信后(6—21自然段)
第一段: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准备写信.
第二段:凡卡写信的内容及联想.
第三段:凡卡写信封,寄信和寄信后所做的梦.
追问:大家能说说分段的依据吗?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探寻写作思路,整体感知.
1.回忆:《凡卡》一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课文主要写凡卡写信的事.是按准备写信——写信——写信后的顺序写的.)
2.围绕这件事,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质疑.
①凡卡写信的内容是什么?
②凡卡怎么给爷爷写信的?
③凡卡为什么给爷爷写信?为什么希望爷爷带他回村子?
④凡卡写的这封信,爷爷能收得到吗?为什么?
3.默读课文,找找哪儿是作者的叙述?哪儿是凡卡写信的内容?哪儿是写凡卡在写信中所想到的?
二、从信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
1.默读凡卡写信的内容,想想凡卡在信中写了什么?
提示:可根据“他写道”、“接着写下去”、“他继续写道”、“凡卡接着写道”把信的内容分层来理解.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第一层:凡卡思念爷爷;第二层:凡卡在鞋铺受尽折磨;第三层:凡卡受不住了;第四层:凡卡再次哀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及他对村里人的问候.
3.了解凡卡的悲惨生活.
(1)默读“凡卡在鞋铺受尽折磨”一层,你有什么问题?
①凡卡在鞋铺里受到了怎样的折磨?
②凡卡为什么会受到折磨?
(2)自由读有关的内容,你对哪个问题感兴趣?就研究哪个问题.边读边作标记.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写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①挨打:被老板揪着头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打;老板娘用鱼嘴戳他的脸,就因为凡卡收拾鱼“从尾巴上弄起”;②挨饿:吃的“简直没有”,③挨冻,而且睡不好.
从这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命运的悲惨,当时社会的黑暗.
(4)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为什么?请同学们想象,替凡卡说下去.
(5)朗读指导.
一个九岁的孩子担负这么重的劳动,遭受这么多的折磨,怎么忍受得了呢?该怎么读呢?
三、从凡卡的心情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感情.
1.读作者的叙述部分,想想凡卡在写信时,心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吗?
2.出示投影:理解重点句子.从重点词中体会凡卡的内心活动.
①凡卡撇撇嘴,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②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就戴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
③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第1句对凡卡诉说自己受折磨情况后的动作描写,突出表现凡卡极度痛苦的心情.第②句说明凡卡急于要把信寄出去,好让爷爷快点来接他,快点脱离苦海的内心活动.第③句由于写信没有被打搅而满意,寄信也很顺利,心情肯定轻松了许多.所以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3.再读读这三个句子,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四、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老师引读,……凡卡向爷爷诉苦,请求爷爷带他回村……请一位同学读,从他的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凡卡孤苦无依,受尽折磨,凡卡迫切希望离开这里.)
五、从凡卡的联想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
1.指名读凡卡的联想,围绕凡卡的联想,提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凡卡联想起什么事?为什么会想起这些?)
2.自由读,在书中寻找答案.
(第一次联想到了爷爷守夜的情形和乡村冬夜的景色.第二次联想到与爷爷砍圣诞树的情景.联想到爷爷,突出了凡卡对爷爷的思念;联想冬夜的景色,说明冬夜充满了快活、欢乐的气氛,这与凡卡的学徒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凡卡思念爷爷,思念家乡的一切;联想到爷爷砍圣诞树可以看出爷爷在农村的生活很贫苦,但在凡卡的回忆里是那样的美好、快乐、有趣,说明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单与凄凉.
六、研讨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1.学生讨论.
2.交流汇报.
(1)两段回忆是本文的插叙.这两段联想对凡卡的学徒生活起了对比、反衬作用.
(2)文章细节描写很突出.在文中找找细节描写的句子,读出自己的体会.
(凡卡倾诉自己怎样挨打、挨饿、挨冻、怎样受折磨、三顿饭吃什么都一一写到了.在回忆爷爷守夜时,爷爷是什么样的,怎样守夜、两条狗怎样跟着,砍圣诞树的山林、枞树什么样等细节描写,使人读了仿佛看见了当时的情景,这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深刻感人.)
(3)文章还有哪些特点?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七、读写.
凡卡睡醒后会发生什么事?
附:板书设计
问题2:凡卡的教案好的追加!
(凡卡在莫斯科的学徒生活很悲惨,他实在无法忍受下去了,他在信中写了很多话,但他唯一的目的是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里,回到爷爷身边.)
2.找出第2段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凡卡写信的内容?画在书上.
(第3、8、10、11、12、15这六个自然段是凡卡写的信的内容.)
3.信的内容共有六个自然段,用一个词组成短句来进行概括,写出每一段的小标题.
(①只有一个亲人;②告诉爷爷自己在学徒中受尽折磨;③求爷爷把他带回去;④莫斯科不是穷人的;⑤求爷爷给他摘一颗金胡桃;⑥再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
4.指名根据小标题有条理地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
(三)学习课文中插叙部分.凡卡在写信时有许多内心活动,作者是用插叙的手法来表现的.
1.找出文中哪些部分是插叙部分.
(第4、5、6、13、14自然段是凡卡在写信过程中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是文章的插叙部分.)
2.导读4、5、6自然段.
(1)第4、5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让学生先默读,这两个自然段插叙凡卡回忆爷爷在乡下守夜的情景.)
(2)想一想,当凡卡写到“只有一个亲人了”时,想到些什么?
(3)爷爷在凡卡心中是怎样一个人?
(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乐.)
(4)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4、5自然段.
(提醒学生用思念亲人的心情来朗读.)
(5)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家乡节前美丽的夜景.)
(6)家乡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样的?
(是“美”的.)
(7)说说家乡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样的美?
(宁静、优美、柔和、蓝蓝的天空、亮晶晶的星星……整个林子沉浸在过节的气氛之中.)
(8)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用赞美的心情来朗读.)
小结:
这一部分关于爷爷守夜的回忆和家乡节前夜景的想象,都是描写凡卡内心活动的.从这两段插叙中,反映出凡卡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心情.
3.导读13、14自然段.
(1)凡卡写到请爷爷“摘一颗金胡桃”时,又插叙了什么?
(“和爷爷一块砍圣诞树”这件事.)
(2)凡卡回忆起砍圣诞树这件事时,心情怎样?可以用哪一个字来概括?
(心情是快乐的.可以用“乐”字概括.)
(3)从哪里可以体会出凡卡这种快乐的心情?
(“他想起到树林里去砍圣诞树的总是爷爷,爷爷总是带着他去.多么快乐的日子呀!”“要砍圣诞树了,爷爷先抽一斗烟,再吸一阵子鼻烟,还跟冻僵的小凡卡逗乐一会儿……)
(4)带着快乐的感情朗读13、14自然段.
(凡卡这种快乐,是“苦中有乐”,朗读时要带着这种心情来读.)
4.说一说插叙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起到对比作用,凡卡想到在农村的“乐”,更衬托出目前生活的苦,更反映出凡卡要求爷爷带他离开的迫切心情.)
(四)小结:
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农村,真像凡卡想象中那样美好吗?不是的,那也是劳动人民的火坑,从爷爷挨冻、守夜、砍树等足以说明爷爷的生活是困苦的.只是因为凡卡在乡下与亲人在一起,得到爷爷的爱护,才产生农村生活比学徒生活好一点的想法.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的.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概括课丈的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的.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默读全文,概括中心思想.
小说通过凡卡在圣诞节前给爷爷写信这件事,真实地反映了旧俄沙皇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
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的?这篇文章为什么那么令人感动呢?
(因为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真实具体,对凡卡写信的内容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都了细节描写,写得有血有肉.由于全文注意了细节,抓住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所以使人印象深刻,有身临其境之感.)
问题3:的教案[语文科目]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
问题4:第十一册语文课文凡卡教案[语文科目]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这篇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文章按写信的过程记叙.开始叙述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去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给爷爷写信;接着,通过写信向爷爷倾诉自己在鞋铺当学徒遭受的令人难以忍受的悲惨生活,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儿,回到乡下去,并回忆了与爷爷在一起时的生活情景;最后交待,凡卡没有把收信人的地址名字写清楚就把信塞进邮筒里,在甜蜜的梦中看见爷爷正在念着他的信. 本文表达上的特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讲凡卡的悲惨遭遇,由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他在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
《凡卡》这篇小说由俄国著名作家契珂夫写于1886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珂夫在父亲的杂货店里,亲眼目睹了父亲对小学徒的虐待,十分同情小学徒的命运.
《凡卡》选自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一篇短篇小说.契诃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最残暴的时代.小说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的那段最黑暗的时代.当时,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通过凡卡给爷爷的信,写出了学徒工的悲惨遭遇,对沙俄的黑暗统治进行了控诉,从一个侧面揭露了沙皇制度的黑暗和当时社会的罪恶.“凡卡”正是千千万万俄国儿童的缩影.
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他以卓越的讽刺幽默才华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他的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姊妹”也成为后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铭.
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富于音乐节奏感,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其代表作《变色龙》、《套中人》堪称俄国文学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艺术珍品,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
\
契河夫,(l860~1904)
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
契河夫出生于小市民家庭,父亲的杂货铺破产后,他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从医并开始文学创作.
他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如《胖子和瘦子》(1883)、《小公务员之死》(1883)、《苦恼》(1886)、(万卡)(1886)年,再现了“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琐.而在《变色龙》及《普里希别叶夫中士》(1885)中,作者鞭挞了忠实维护专制暴政的奴才及其专横跋扈、暴戾恣睢的丑恶嘴脸,揭示出黑暗时代的反动精神特征.1890年,他到政治犯人流放地库页岛考察后,创作出表现重大社会课题的作品,如《第六病室》(1892),就是猛烈抨击沙皇专制暴政的作品,该小说使列宁阅读后都受到很大震动.《带阁楼的房子》(1896),揭露了沙俄社会对人的青春、才能、幸福的毁灭,讽刺了自由派地方自治会改良主义活动的于事无补.《农民》(1897)极其真实地描述了农民在80、90年代极度贫困的生活现状,表现了他对农民悲惨命运的关心同情,而《在峡谷里》则揭露富农穷凶极恶的剥削,反映了资本主义渗透农村的情况,说明作者把表现俄国社会阶级斗争列入其创作主题,在《新娘》(1903)中,他相信旧制度一定灭亡,新“生活早晚会来!”
契诃夫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伊凡诺夫》(1887)、《海鸥》(1896)、《万尼亚舅舅》(1896)、《三姊妹》(1901)、樱桃园》(1903),都曲折反映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夕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和追求.其剧作含有浓郁的抒情味和丰富的潜台词,令人回味无穷,剧本故事虽取材于日常生活,情节朴素,进展平稳,但却富有深刻象征意义.
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富于音乐节奏感,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其代表作《变色龙》、《套中人》堪称俄国文学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艺术珍品,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
契诃夫以卓越的讽刺幽默才华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他的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姊妹”也成为后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铭.
契柯夫对中国人民怀有美好的感情,曾约高尔基一同访问中国,但因久病不治而未遂心愿.1904年7月15日因肺病恶化而辞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蘸、戳、撇、醺”4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立柜、生锈、摩平、皮袄、揪着、稀粥、逮住、地址、邮筒、暖炕、圣诞节.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并解题.
1.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凡卡”是故事中的人物.本文是以故事中人物名字来命题的.
2.介绍本文的作家.
本文的作者是契诃夫.他是俄国著名的作家.生于1860年,死于1904年.他出身于小商人家庭,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科求学.做过店员也当过医生.他生活在19世纪末期,正是沙皇统治俄国最黑暗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3.介绍《凡卡》的写作背景.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出示要求,课内自学.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及主要表达方式.
2.理清思路,找准写信的段落,分清每段中信的内容与联想;在找准写信的段落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
3.借助课后思考题,逐段细读,尝试读懂课文.
4.自学生字新词.
三、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
1.看拼音写词语.
2.在正确的读音后面画“√”.
3.理解词语:
摩平:用手轻轻地按着并一下一下地移动弄平.
楦头:制鞋制帽时所用的模型,多用木头制成.
保佑:迷信的人称神力的保护和扶助.
慈悲:慈善和怜悯.
打发:派(出去).
别墅:在市郊或风景区建造的供休养用的园林住宅.
捉弄:对别人开玩笑或使别人为难.
祷告:教徒或迷信的人向天、神求助.
抽噎:抽吸鼻子,低声哭泣的样子.
卢布:俄国货币单位的名称.
醉醺醺:形容喝醉了酒的样子.
四、听教师范读课文,疏通文章的内容.
1.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凡卡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了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事.)
2.理清文章的脉络.
以信为线索,课文讲了哪几部分内容?你能试着给课文分段吗?
3.学生汇报分段情况.
(分为三部分:写信前(1—2自然段);写信中(3—15自然段);写信后(6—21自然段)
第一段: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准备写信.
第二段:凡卡写信的内容及联想.
第三段:凡卡写信封,寄信和寄信后所做的梦.
追问:大家能说说分段的依据吗?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探寻写作思路,整体感知.
1.回忆:《凡卡》一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课文主要写凡卡写信的事.是按准备写信——写信——写信后的顺序写的.)
2.围绕这件事,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质疑.
①凡卡写信的内容是什么?
②凡卡怎么给爷爷写信的?
③凡卡为什么给爷爷写信?为什么希望爷爷带他回村子?
④凡卡写的这封信,爷爷能收得到吗?为什么?
3.默读课文,找找哪儿是作者的叙述?哪儿是凡卡写信的内容?哪儿是写凡卡在写信中所想到的?
二、从信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
1.默读凡卡写信的内容,想想凡卡在信中写了什么?
提示:可根据“他写道”、“接着写下去”、“他继续写道”、“凡卡接着写道”把信的内容分层来理解.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第一层:凡卡思念爷爷;第二层:凡卡在鞋铺受尽折磨;第三层:凡卡受不住了;第四层:凡卡再次哀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及他对村里人的问候.
3.了解凡卡的悲惨生活.
(1)默读“凡卡在鞋铺受尽折磨”一层,你有什么问题?
①凡卡在鞋铺里受到了怎样的折磨?
②凡卡为什么会受到折磨?
(2)自由读有关的内容,你对哪个问题感兴趣?就研究哪个问题.边读边作标记.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写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①挨打:被老板揪着头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打;老板娘用鱼嘴戳他的脸,就因为凡卡收拾鱼“从尾巴上弄起”;②挨饿:吃的“简直没有”,③挨冻,而且睡不好.
从这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命运的悲惨,当时社会的黑暗.
(4)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为什么?请同学们想象,替凡卡说下去.
(5)朗读指导.
一个九岁的孩子担负这么重的劳动,遭受这么多的折磨,怎么忍受得了呢?该怎么读呢?
三、从凡卡的心情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感情.
1.读作者的叙述部分,想想凡卡在写信时,心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吗?
2.出示投影:理解重点句子.从重点词中体会凡卡的内心活动.
①凡卡撇撇嘴,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②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就戴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
③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第1句对凡卡诉说自己受折磨情况后的动作描写,突出表现凡卡极度痛苦的心情.第②句说明凡卡急于要把信寄出去,好让爷爷快点来接他,快点脱离苦海的内心活动.第③句由于写信没有被打搅而满意,寄信也很顺利,心情肯定轻松了许多.所以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3.再读读这三个句子,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四、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老师引读,……凡卡向爷爷诉苦,请求爷爷带他回村……请一位同学读,从他的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凡卡孤苦无依,受尽折磨,凡卡迫切希望离开这里.)
五、从凡卡的联想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
1.指名读凡卡的联想,围绕凡卡的联想,提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凡卡联想起什么事?为什么会想起这些?)
2.自由读,在书中寻找答案.
(第一次联想到了爷爷守夜的情形和乡村冬夜的景色.第二次联想到与爷爷砍圣诞树的情景.联想到爷爷,突出了凡卡对爷爷的思念;联想冬夜的景色,说明冬夜充满了快活、欢乐的气氛,这与凡卡的学徒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凡卡思念爷爷,思念家乡的一切;联想到爷爷砍圣诞树可以看出爷爷在农村的生活很贫苦,但在凡卡的回忆里是那样的美好、快乐、有趣,说明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单与凄凉.
六、研讨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1.学生讨论.
2.交流汇报.
(1)两段回忆是本文的插叙.这两段联想对凡卡的学徒生活起了对比、反衬作用.
(2)文章细节描写很突出.在文中找找细节描写的句子,读出自己的体会.
(凡卡倾诉自己怎样挨打、挨饿、挨冻、怎样受折磨、三顿饭吃什么都一一写到了.在回忆爷爷守夜时,爷爷是什么样的,怎样守夜、两条狗怎样跟着,砍圣诞树的山林、枞树什么样等细节描写,使人读了仿佛看见了当时的情景,这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深刻感人.)
(3)文章还有哪些特点?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七、读写.
凡卡睡醒后会发生什么事?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凡卡》结构复杂,教学中可采用扣主线、弃枝叶,确定教学的重点.抓住文中的重点段——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遭遇.让学生讨论凡卡受尽哪些折磨?为什么挨打?怎么挨打的?进而体会凡卡的非人生活.其次,抓住文中的重点句让学生体会.借助反复的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描绘的感情氛围,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情感的贯通,把教学推向高潮,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想象.凡卡给爷爷写的信断断续续,信中出现了许多省略号.在此引导学生想象,把静止的省略号变成实在的生活内容.如: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为什么?请同学们想象,替凡卡说下去.这样的教学设计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增添悲剧感人的力量.
凡卡睡醒后会发生什么事
雪一直在下着,凡卡的梦也在继续着.
可是梦毕竟是要醒的.圣诞节的大街上,偶尔会穿过一辆马车,那是贵族家的少爷小姐们去卖礼物,或是到贵族学校去聚会吧.一辆马车缓缓朝店门口驶来,那匹马不像市长大人家的马车那样,凡卡见过市长大人家的马.那是前年,沙皇路过这座城市,冬天里,人们大部分还穿不暖衣服,可在警察的胁迫下,不得不光着脚板拿着发给的花束和彩带到街上去,去在寒风刺骨中欢迎他们伟大的沙皇.
沙皇和皇后穿着从西伯利亚猎来的北极熊做成的绒袍,皇后脖颈上还围着用北极狐的皮毛做成的围脖.老卡加的店里卖的围巾于这个比起来可是差远了,不过他还是捋捋自己满是油污且皱皱褶褶的衬衣领子,硬是把第二个扣子及到第一个扣眼里——第一个扣子实在和小琳娜她妈吵架的时候被撕掉的——然后他用沾满钞票味的手抹了抹自己的脸.他不明白沙皇和皇后为什么这么早来,害的他早起未洗脸就得起来迎接.不过老卡家还是挺激动的,因为那毕竟是沙皇呀,他特希望沙皇或是皇后能看他一眼,就像希望城里人都到他店里来买东西那样渴望.
对了,该说说市长大人的马了,它紧紧跟着沙皇坐的福特轿车——俄国尽管有工厂,可造的轿车就是不如美国的好,有人说皇后带的首饰就是用造轿车的钱买来的——那是一匹白马,浑身上下都是肉——凡卡不知道“丰满“这个词,所以只能用这个句子来形容——它身上的毛白的像雪,相凡卡家乡的雪,鬃毛和尾毛大概是马浮早上刚刷的吧,被风一吹,从那马身上飘来阵阵熟悉的香味,哦,那是老板娘用的洗发水的味道——她经常说那洗发水是最好的最贵的,至少在城里是这样的,不知她闻见马身上的味道会怎么说——在马那顿涅茨的草原一样宽广的肚皮上,从上到下都为着中国产的丝绸——这是他从一个进过圆明园的英国上尉那里高价买来的——而这都是为的是它的马显得更高贵,更有身份,可是他大可不必,因为这城里有多少人有马呢?
凡卡伺候的老板家恰好有一匹,它不如市长大人家的马肥,也不如那马香,更不如那马高贵,可老板认为他的马还是不错的,就像他的人品一样.那匹瘦骨嶙峋的马,用它那像凡卡的爷爷拐杖一样的腿把老板坐的车拉到了店门口.
凡卡醒了,他醒的很及时,因为老板回来了.他透过窗子看到那马的尾巴——尾巴是这马最显眼的位置,正所谓“马瘦毛长”——被编成了一条美丽的花辫子,还夹着一条彩绳.这当然是对花辫子的形容,可是如果这花辫子是马尾巴,而且是老板家马的尾巴,那就大事不妙了.这就像邻家小琳娜妈妈那小山似的身体穿上紧身衣,就是芭蕾舞演员穿的那种,那是什么样子就可想而知了.可门前这马就是这样,但以老板的审美观来看——他经常把老板娘比作蒙娜丽莎——是非常好看的.那尾巴是老板为了在圣诞前夜去教堂做礼拜而特地占用他平常点钱的时间亲手编的.因为他认为,虽然自己的店小了一点,虽然自己的马差了一点,但为了面子还是要尽力呀,就譬如说把马尾巴编成花辫子,这样就可以在老爷太太们面前夸耀了——不过如果让没上过多少学的凡卡听见老板以自己的马的尾巴发表的演讲(其实是在那些少有修养的人眼里,那其实是一篇错别字连篇但又可以得奖的大笑话),凡卡会认为那比谈论猪屁股还恶心.
老板蠕动着自己的身体——他平时不是这样蠕动,而是扭动——走过来走进店里.终于凡卡知道为什么老板会这样异常,当店门被推开时,一股烈性伏尔加的味道扑面而来,老板摇摇晃晃差点倒在凡卡身上,可是看来卧室对他的吸引力更大些,一个身影就这样扑通一声倒了下去,到在床上.这时门又开了,是老板娘,一股龙舌兰的味道扑面而来,她也差点到在凡卡身上,可最后她还是倒在了床上.就这样,一阵脚步声后,店里又恢复了寂静.凡卡在一阵提心吊胆之后也又平静下来,本该在这时忙着擦地的他现在这坐着不动,这若在平常可是找死的呀.
现在,凡卡心想,自己坐着也没事了,又没人知道,而这地板擦不擦都一个样.他渐渐放松起来,又想起给爷爷的那封信了.正当凡卡倚着台子想爷爷时,一双眼睛盯上了凡卡,这双眼睛的主人不算是成人,可他却以一颗成人的心想着一件罪恶的事.
伙计也回来了,他本想把老爷太太附近屋里,可没成想他们比兔子还快,根本不用伙计扶,自己就像苹果落地似的朝着床走了过去.看老板和老板娘都走了,睡觉去了,伙计自己也深感疲乏,昨天在第三大街弗拉基米尔家的聚会真是闹腾极了,现在一想起来就头疼,所以伙计决定自己还是去睡觉吧.正当他把马安顿好,从后门进屋准备去睡觉时,他从过道里却看见一个人,那是凡卡.尽管同样是从异乡来的,同样都还不是大人,可伙计却对凡卡没有一点好印象.因为在他那颗虽然只有十六七岁的心上,却已生出许多心眼,这使他提前成了一个虚伪,充满欺诈与嫉妒的人.伙计不允许店里出老板及其家人以外有任何人敢违抗他,凡卡就这样成了他暴政下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是的,作为学徒的凡卡尽管不被老板喜欢,可他的聪明与灵巧却让伙计耿耿于怀.伙计一直把凡卡当作眼中钉肉中刺,生怕凡卡哪一天取代了他的位置.这也就是伙计心里生成罪恶计划的原因——他想除掉竞争对手.
老板和老板娘虽然喝多了,可毕竟还好好的,他们到下午就醒了过来.当老板从房里出来,伸伸胳膊,抽抽裤腰然后又打个哈嘁,最后终于清醒过来后,发现店里和往常没有什么两样,便去点钱了,而老板娘则不像老板那样有那么多坏毛病,刚从床上起来便一溜烟冲出店门,出去了.凡卡呢?他正擦地板呢,来回来去的脚步声并没有扰乱他的心,他心中依然想着爷爷.
伙计终于开始他的计划了.老板点钱时的神情专注的很,就是此时此刻天塌下来也不能使他挪挪地方.伙计进来了,他是来帮忙记账的.于是,钞票过手的声音与笔尖滑动的声音此起彼伏.老板果然是老手,他的工作尤其是与钱有关的,绝对是速度加质量.老板靠在椅子上,发现今天伙计干活认真许多,还为自己沏好了茶.这小子今天不错呀,老板心想,于是对伙计说,你今天和我们一起来吃饭吧,随后自己便出去了.而伙计呢,也正暗自心喜,他终于获得一个想老板和老板娘进言的机会了.
毕竟是圣诞节,老板似乎也松了许多.只要凡卡不停的干活,老伴也就不搭理他,也就不像以往那样鸡蛋里头挑骨头了.这使凡卡轻松许多,他虽然坐了不少事,但对于平常来说,这实在是太轻松了.终于熬到晚上了,凡卡不盼着老板价会给他什么好吃的,不过睡觉时就可以梦见爷爷了.他依然对它的信充满希望.凡卡喝着稀粥,啃着面包,而在里过道不远的餐厅里,老板,老板娘还有伙计正大鱼大肉的吃呢.就在这当儿,伙计开口了,把他看见凡卡偷懒不干活再加上许多醋啊油啊,一块儿回了一锅,给了老板和老板娘.后果可想而知,老板和老板娘哪里还吃饭呀,火气顿时冲天,老板娘会屋去拿鞭子,而老板更是从桌子上抄起一把叉子就冲了出去.伙计自然很高兴,只挽挽袖子便跟了出去,因为他并不想一下之凡卡于死地.
在昏暗的灯光下,凡卡因为身上正挨着鞭打而嚎叫,而他心中却纳闷为什么当时醉醺醺的老板和老板娘会知道他偷懒,而他决没想到会是伙计告的密.老板一边抽打着一边穿着粗气,还骂凡卡:“叫你个狗崽子偷懒,不干活,还敢偷面包,真是反了你了.”对于偷懒凡卡无法否认,但哪来的偷面包,凡卡真是觉得自己冤枉.他忍住疼,说:“老—老板,我—没有偷—偷面包.”老板一听,停下手中的鞭子,“真的没偷?““真的.就是您给我是个胆子我也不敢偷面包去呀.”老板听后,气喘的越来越粗了,凡卡以为老板累了,可老板突然挥起手臂,照着凡卡腿上就是一下,凡卡开始还以为是给了他一拳,没想到一拳下去,凡卡感到揪心的疼,鲜血一下子沁透了凡卡的单裤.原来老板把叉子刺进了凡卡的肉里,“真是反了,还敢狡辩."老板有点累了,他也不管凡卡的伤口,对伙计说:“把他关进马棚里.”伙计假装关心凡卡的样子,说:“老板,你看,凡卡这个样子,外面有这么冷,您看.""叫你怎么办,你就怎么办!”老板依旧很生气但也很累,于是就回屋去了.
老板走了,伙计回过头来看凡卡,好像昏过去了,看着凡卡鲜血淋淋的腿,伙计露出一丝*笑.心想:凡卡再见了,谁叫你这么倒霉呢?说完,他拖着凡卡,走了.并不是走去马棚的后门,而是去前门,去大街上.
伙计是这样打算的,凡卡身上有伤,外面又这么冷,把他仍到外面去,也活不成了.要是老板过问起来,就说他逃走了,自己冻死在大街上了.于是凡卡被伙计扔在几个街区外的一个垃圾箱旁.看着凡卡虚弱的身影,伙计又笑了,他没想到他的计划这么快就成功了.
而凡卡,他只有九岁的生命正一步步地走向死神.在他颤抖的小嘴中,吐露着两个字——爷爷.
天渐渐亮了,凡卡也慢慢地睁开了他那疲倦的双眼.可他还不知道,老板和老板娘已经全副武装地等他醒来呢.凡卡一睁开双眼,老板便怒气冲冲地对凡卡吼道:“小子!你竟敢偷懒不做工了!想造反吗?今天我非抽死你不可!”
老板这边开始“地震”了,老板娘那边的“火山”也爆发了.这一对恶夫妇一齐上前打那毫无抵抗能力的凡卡,直到把他打得遍体鳞伤,皮开肉绽为止方才罢休.
被打后的凡卡心里非常悲愤,他想:“我不能在这里再呆下去了,爷爷可能一时半刻还收不到我的信,我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回村子里去了……好!明天晚上就走!”
第二天晚上,凡卡做完工,他看店里的老板、老板娘、伙计熟睡以后,悄悄地拿了店里一双鞋,赶紧逃出了莫斯科.
他走了整整三天,离村子已经不远了,可他又冷又饿,在离村子还有一公里的地方,他终于倒下了.
说来也巧,这时泥鳅刚好出来觅食,它看见了阔别已久的小主人,马上把他拖回了家里,让爷爷照料小凡卡,想让小主人快点好起来.
凡卡回到了自己的家,心里激动不已,因为,他又可以和爷爷在一起生活了.
过了两个钟头,凡卡醒了,老板和老板粮怒气冲冲地看着他,老板操着一根木棒就打起来,打得凡卡皮开肉绽,嘴里还不住地骂着:“你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竟然在睡觉.不错啊,知道偷懒了,敢戏弄我了,开始学坏了啊.”老板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顿时,老板娘的“火山”也喷发了,揪着凡卡的头发,拿皮带揍着骨瘦如柴、弱不禁风的凡卡,凡卡昏倒了.
他好不容易才醒过来,拿脏手背揉揉伤口,伤口像刀割了一样.凡卡伤心地哭了,哭得那么伤心,就是石头也会被他感动的.
他的眼泪哭干了,他决心逃出去.他快速地奔出店门,直往村子赶.正当他跑到离村子不远的地方时,忽然,看见一张非常面熟凶神恶煞的脸.啊!是老板!老板揪着他的头发回到店里,把弱小的凡卡绑在一根树枝上使劲地抽打,凡卡怎么忍受得了如此的虐待呢?他的眼睛模糊了,泪水涌了出来,哭得那么伤心,哭得那么悲痛.这时,他眼前一黑,什么也看不见,只看见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带着公狗泥鳅和老母狗卡希旦卡来救他了,爷爷一纸诉状将阿里亚希涅告上法庭,阿里亚希涅这个恶魔被当场绞死,让被他欺凌的人来找他报仇……
凡卡多么希望回到爷爷的身边,他盼啊,吩啊……
“砰——”老板把门踢开,看到凡卡躲在一个角落里,正在睡觉,顿时火冒三丈,拿起一桶水往凡卡身上泼.凡卡睁开蒙朦胧胧的睡眼,他还以为是爷爷来接他来了,便大叫道:“爷爷!”“爷爷
问题5:> 那么凡卡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孩子_人教新课标六下:《凡卡》教案(6)[语文科目]
文,我们用6个字就梳理了文章的脉络.这篇课文我有一些想法, 我发现作者除了在开头告诉我们凡卡9岁外,对凡卡外貌肖像人描写都不突出,
?板书( )这节课,让我们再走进凡卡.深入到字里行间去了解.
[NextPage]看阅读提示:
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1:第8自然段.昨天晚上,我挨了一 还有同学也画出了这一段吗?我们就先来看这一段话.
文中的哪一个把你的心揪了一下?请你挑出来.(毒打)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