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人工智能的简介

正在使用人数

欢迎您访问我爱IT技术网提供的专题,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数字报-人工智能,人机大战,对弈结果吊人胃口,其实更值得关注的,是背后反映出的人工智能新进步。寒冬后重生从第一台计算机ENIAC在1946年诞生,人类就梦想,计算机会有一天拥有智能甚至超越人类智能。但是随后半个世纪中,几次技术创新尝试的失败使人工智能研究陷入停滞,整个行业在20。

数字报-人工智能的详细内容

数字报-人工智能

时间:2016-03-15 23:31    来源: 我爱IT技术网    编辑:佚名

人机大战,对弈结果吊人胃口,其实更值得关注的,是背后反映出的人工智能新进步。

寒冬后重生

从第一台计算机ENIAC在1946年诞生,人类就梦想,计算机会有一天拥有智能甚至超越人类智能。但是随后半个世纪中,几次技术创新尝试的失败使人工智能研究陷入停滞,整个行业在20世纪后半叶进入寒冬期,直到1997年开始复苏。

这一年,IBM公司的“深蓝”凭借强大的计算能力战胜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2011年,人工智能系统沃森以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搜索、推理等多个领域的突破在智力问答节目《危险边缘》中战胜人类;2015年,作为计算机深度学习代表的“阿尔法围棋”轻松战胜欧洲围棋冠军樊麾。

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这3次人机大战背后,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个里程碑。

人工智能“热”起来,与互联网普及密切相关。无处不在的互联网让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应用渗透人们生活:问苹果公司的语音程序Siri3遍“谁是世界上最美的人”,它能乖巧回答“是你”;社交网站会用图像识别应用删除暴力色情图片视频;邮件智能回复系统可以针对邮件内容进行自动回复;婚恋网站会帮你智能匹配交友对象……

这些产品和应用的出现并非偶然,核心是人工智能质的突破,涉及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推荐系统等多个方面,背景则是创新企业及科技巨头的不断投入研发。

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沈晓卫说,人工智能商业化潜力巨大,计算机认知的发展将超越IT业本身,形成跨行业、跨领域的创新机遇,催生新的生态系统和商业模式。

美国康奈尔大学人工智能专家塞尔曼说,在人工智能的经济影响中,交通将占10%,无人驾驶汽车就是因人工智能而成为现实的一个创新产品实例。

“超前”的忧思

在有关人工智能的新闻报道和文学影视作品中,最老生常谈的话题之一是“人工智能威胁论”。近年来,霍金、盖茨和马斯克等知名人物经常发出警告,论调悲观。

不过,真正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科学家很少认同霍金等人的观点。他们认为,现阶段技术的发展还基本处在“弱人工智能”阶段,智能机器只能完成某一种特定的工作。在影视剧中深思熟虑、能通过自主学习解决各种问题甚至能“摧毁人类”的人工智能,也就是强人工智能,现阶段远远达不到。

近期智能机器对人类最现实的威胁,很可能是“抢饭碗”。美林银行去年11月发布《关于机器人革命可能带来的影响》报告预测,大量工作将被机器人取代甚至消失,其中英国将有35%的工作被机器人取代,而美国则可能高达47%,甚至包括白领工作。

这些智能机器人不知疲倦、无需休假,一旦成本大幅下降,又会让多少人失业?“阿尔法围棋”图像识别能力可以用于分析医学检验图片,医生怎么办?人工智能时代,个人如何改变传统知识结构和技能、决策者如何宏观政策调控等,将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据新华社)

□焦点

与人类决战智慧之巅的“阿尔法围棋”究竟什么样?

让我们从名字开始来了解它。AlphaGo由两部分组成,Alpha对应希腊语的首字母,也就是常说的“阿尔法”,Go是日语中对围棋的称呼。因此,许多人称之为“阿尔法围棋”,还有人根据发音亲昵地叫它“阿尔法狗”或“阿狗”。

它出生在英国。2010年,德米什·哈萨比斯等人在伦敦创建了“深度思维”公司,该公司开发出了“阿尔法围棋”软件。2014年,美国谷歌公司收购了“深度思维”,因此它现在也许可以算是美国籍。

“阿尔法围棋”是一个人工智能软件,可以运行在不同的硬件平台上。其“单机”版本用到48个中央处理器,而还有一个分布式运算的版本,可同时用到多台计算机的1202个CPU,大大提升计算能力。

许多专家认为“阿尔法围棋”最大的特点是,它会自己学习!

在去年10月战胜樊麾之前,“阿尔法围棋”已进行了超过3000万局的自我训练,不断提升棋力。

虽然许多围棋高手研究比赛棋谱后认为,“阿尔法围棋”那时的棋力还无法与李世石相提并论,但几个月过去了,它可能又在针对性训练中大有进步。这也是许多人押注它会取胜的原因。

□继续阅读

据新华社3月9日电 9日的人机大战第一回合以“阿尔法围棋”中盘战胜李世石告终,中国世界冠军柯洁九段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用“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他说:“‘阿尔法’的实力远超想象,现在李世石最关键的是调整好心态。”

韩国名将李世石当日在一度占优的情况下被“阿尔法围棋”逆转。柯洁认为,李世石在右下的局部处理过于简单,“其实这也不算大勺子(指严重漏算),就是一连串的小失误,但是被对手抓住了,可见‘阿尔法’已经有了和李世石匹敌的能力,抓住机会的逆转能力非常强,而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在柯洁看来,“阿尔法围棋”的下法简明自然,整个思路非常清晰,虽然有些小失误,但大方向上没有问题。整体看有战斗能力,不利时还会去拼一下,也能知道哪个地方更重要,能分清大小,这点非常厉害。他说:“看它下棋特别像人类的思维模式,而且计算能力精准,越到后面越精准,失误越少。”

过去一年里,柯洁三夺世界冠军,在和李世石的对局中占据绝对上风,可以说是目前世界围棋界风头最劲的人物,对于他是否想和“阿尔法围棋”一战的问题,他坦言“早晚会有一战”。

当然,柯洁同时也直言自己没有以往信心那么强,“胜算大概六成吧。”他说。

机器与人的思考风格并不一致,智力孰优孰劣并不好测,但一直以来,全球重要IT公司几乎都偏好用人机棋类博弈来检验人工智能的进步。

和其他智力测试相比,弈棋具有直接对抗的特点,紧张对局中,对手一手精妙棋招,更能让人感觉到一种智力上的刺激和挑战。弈棋随机和不可控因素更小,因此对局双方的决策能够更直接地控制整个局面的走势,这进一步增强了智力的对抗性。

机器真正开始通过棋类挑战人类智力,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至195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在电脑中设计国际象棋程序,几年后,人与电脑下棋的新生事物就出现了。

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人类在棋盘上的阵地近年来不断“失守”。

1997年,美国IBM公司超级计算机“深蓝”依仗强大的计算能力,战胜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

2006年,中国超算“浪潮天梭”同时对战5位中国象棋特级大师,最终以总比分险胜,取胜关键被认为是不知疲倦的稳定性和超强计算能力。

随着电脑CPU的功能越来越强大,2006年后,人类已无法战胜国际象棋高级人工智能程序,甚至有国际象棋选手在正式比赛期间作弊,偷着让电脑支招。

而围棋被视为人机对决的“最后一块棋盘”。不同于国际象棋,围棋每回合的可能性更多,共有250种可能,一盘棋可以长达150回合。同时,围棋局面多变,无法被算法穷举。

但去年10月,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以5:0的战绩横扫欧洲围棋冠军樊麾。这是人工智能程序首次在不让子的情况下战胜人类围棋选手。

不过,樊麾显然不能代表人类棋手最高水平。“阿尔法围棋”所属公司向李世石发出邀约,他是过去10年获得围棋冠军头衔最多的人。

(新华社)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猜你喜欢:

与“数字报-人工智能”相关的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