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日记一则
今天是清明节。要去龙山纪念园去看看义工文明祭祀活动,同时祭奠弟弟少启。我7点20分从家出发,先坐25路公交车到交通大学换乘往龙山纪念园的车,要去祭祀的人太多了,好几路车可以去,都是上不去,有一辆708路说只到马栏广场,人比较少,就上去了,想到了广场不行就走去得了。结果车是上去了,没有想到堵车,勉强快到了马栏广场,下车就走,到了广场西头,看到有535路公交也可以到纪念园,就上去了,一看时间已经是8点46分了,这个车是从广场到鞍子岭,要到点才走,到8点50分也不发车,车上乘客发起牢骚,司机就是强调那边车没有来,这车不发。乘客一起反反,“到点应该发车,再说这车已经人都满了,为什么不发车?不行让我们下车,退钱!”这样吵着又是几分钟过去了,才勉强开车。到纪念园4站路,走走停停,堵车太严重,还有近两站路干脆下车走去,从红旗街道办公楼西走过湾家村、红旗中路到纪念园,真是车水马龙,人山人海。道边卖祭祀用品的各式各样,一直延续到纪念园大门口。
我在纪念园的小广场看到了李林和他们义工队,有5、60人,分为鲜花义卖组(以学生为主),祭祀墙寄语组,祭祀品换鲜花组和换敲钟组,防火安全组等。宣传文明祭祀,提倡环保安全。我在祭祀墙写了两幅寄语,一个是“怀恋二老”,一个是“老弟安息”。而后上山到弟弟的坟前献花,正好弟媳陈霞上香后在旁边,我们一起祭祀一下,说会话。往下走时来到敲福祈钟处,我们分别敲祈福钟,祈祷先人,保佑后人平安幸福。
今年看到群众的祭祀方式多样化了。虽然还是以烧纸为多数,但是以花祭祀的也比较多,但有的是绢花,鲜花还没有占主要局面,这里一是卖鲜花的少,二是鲜花品种也少,人们看绢花好看又可以时间长。就买绢花。看来完全要群众接受一种新的祭祀方式,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目前看除有些污染和起火危险外,还是烧点纸经济方便。难怪群众大多数用烧纸来祭祀。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