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随笔

城市随笔:现在是南湖花园时间19:45,刚从外面回来,外面雨很大,风也很大。五点多钟的时候出去的,准备出去买点藕回家再煲汤喝的。早上煲了一锅,觉得很好喝,然后就准备再去买点藕回来再煲汤喝的。
从昨天下午开始吧,天气一直不好,下着大雨,刮着大风,呼呼的。昨天倩儿过来找我玩了。他是中午来的,那时候阳光还很明媚,她到武汉的时候我还没起床。她说她本来想给我惊喜的,可是她是个猪,不知道怎么来我这边。然后她就在宏基客运站等我,让我去接她。我很匆忙的赶过去的,也就简简单单的洗洗漱漱就过去了。我想昨天去接她的时候,应该是我来武汉第一次那么邋遢的出门的。接她过来之后,我们先去超市和菜场买了好多东西。钱还是她给的。我说其实我很内疚,在上上个星期,她给我报销所有消费让我去仙桃玩儿。带我吃自助餐,吃鸡公堡,住酒店,还有吃不完的水果和零食。我还是那样一个很容易满足和感动的人,倩倩对我还是那么好,好到我都不知道怎么回报。
我们买完菜之后,回来是倩倩做饭的。第一次吃她做的饭,也第一次看到有人炒黄瓜火腿的时候,把火腿炸烂了又夹起来炒黄瓜。下午我们计划着是去光谷还是司门口玩儿。后来想着我们要逛夜市,然后你又没有去过司门口。所以我带着她去了。昨天刚好清明的第一天,司门口的人多得挤不进去。然后我有意无意的说着什么什么时候我和谁一起来过这里。在晚上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雨,街边卖伞的都疯了,笑傻了的样子。在坐公交回来的时候,我就突然发表了一条说说,我说好吧,我承认,我总是把你提于口中,记在心上。我常常会在我们走过的地方想起你,然后一本正经的告诉身边人,这里我们曾经来过。我也会常常在我们不曾走过过的地方想起你,我会觉得,原来还有这么一个地方我们还没来过……就这样烂记于心的想着:如果我们还在一起,下次我一定会要带你来。其实还有一句话是:我知道这些都是时间的问题,我不可能一下子就把你忘了,就把回忆丢了。更多的时候我更觉得能随口说出来比闷在心里更好。
晚上回来已经十点多钟了,和倩儿瞎扯,玩会儿电脑发现都快十二点了。我说我不饿,但是想吃东西。然后倩儿就让我煮面吃。为此我还发表一个状态说她是个神经病,大半夜还让我煮面吃。倩倩清明只放一天假的,本来昨天昨天晚上她就准备买票回去的。后来我说今早坐早班车回去上班,时间应该差不多。我们起来得很早,五点多的样子,天还没亮。送倩倩去车站的时候,我问她要不要吃点什么。她说她要喝绿茶。很不巧的是车站里面小卖部还没开,后来我出来给她买了一瓶给她送上车了,我能做的,也就这些。
下午罗亚敏过来,说有朋友请吃饭,叫我一起去,我没有去。外面天气太恶劣了,恶劣得我都不想出门。本来打算晚上随便煮点面就算了的。谁知后来停电了。这是来这边之后第二次停电。很畸形的就是我们这个小区停电。然后我就出门去准备买藕。
出门之后才觉得,也许这样的天气真的不适合外出。而且运气更差的是,小区里面的菜市场里面没有藕卖了,然后我就准备买糍粑回来炸着吃,也没有了。然后家里停电,外面狂风大雨的,心情一下子就烦躁了起来。然后我想,我出来的初衷是买藕,刚好要充公交卡了,然后我就走着去中百。这应该是今年来第一次走着去中百,还是在这样的天气。而所有的一切并非我想象那样洒脱或是怎样。而且我一直想着去买藕,走了两个超市,两个菜市场,都没找着,而我没有说的是在去从公交卡的途中我曾看到路边有小贩在卖的。当我走遍两个超市两个菜场在回去的时候,我突然发现,那个大妈已经不在那儿了。突然就觉得生活中,也许好多东西是被我自己遗失或是错过。回来的时候,还是刮着大风,下着大雨,电也没有来,蜡烛也没买到。我准备睡觉的时候,电来了,我准备泡面吃的候罗亚敏打包着饭回来了。罗亚敏是在大学宿舍里,人最好的一个人。而且对我特别特别的好,她总是那么善良的容易让我欺负,刚好我们又是一个地方的,所以关系也格外好。她打算回家,然后我想着趁我放假就叫她过来玩儿的。而且她每次过来让我蒸包子给他吃,不过很庆幸的是她说她喜欢吃包子。
就是这样觉得生活很搞笑,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去诠释这个字眼。从学校出来一百二十几天,不知道收获到了些什么,积累到了些什么。我更多的只是觉得在这躁动的城市里,我每天做得只是挤着拥挤的公交,上着班,买着菜,做着饭,然后睡觉。看起来很安定,却有觉得毫无激情。然后慢慢的,就觉得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之前很文艺的让洪苗买了本书送给我,刘同的《谁的青春不迷茫》,买了快一个月了吧,看了好像才三分之一,现在都很少再去看,很多次都准备看了的时候,都没有看。下完班回来买菜做饭,吃饭,洗洗刷刷之后,玩会儿电脑就准备睡觉了。其实突然觉得上班的时候,睡得最规律。昨天和倩倩逛街的时候,我又买了一本谢娜的《那么快乐》,倩倩说我矫情,都不怎么看,还搞得那么文艺。其实我也不知道,我想总有一天我会看完的吧。
其实,很早以前我都在酝酿一篇我觉得很高深的字眼出来,写写删删,然后觉得怎么也拼凑不完整。然后就突然觉得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追求什么,更多的不是生活,而是生存。
生存。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