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提问关于“差压变送器原理_总结水箱液位测量中差压变送器量程迁移的规律.[物理]”的问题,52IJ师说平台通过网络上精心整理了以下关于“差压变送器原理_总结水箱液位测量中差压变送器量程迁移的规律.[物理]”的一些有用参考答案。请注意:文中所谈及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真正观点,也请不要相信各种联系方式。下面是本网所整理的“差压变送器原理_总结水箱液位测量中差压变送器量程迁移的规律.[物理]”的相关信息:
总结水箱液位测量中差压变送器量程迁移的规律.
科目:物理 关键词:差压变送器原理受水的温度影响
水箱内的压力
以及仪表本身的误差(比如说长期的受压,产生的微小的形变.电器元件的老化等)
我能想到的就这么多
其他回答
当H=0
变送器感受的△P=0 ,不需要迁移,△P>0,则需要正迁移,当△P<0,则需要负迁移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差压变送器怎么确定的迁移量程
所谓变送器的“迁移”,是将变送器在量程不变的情况,将测量范围移动.通常将测量起点移到参考点(0)以下的,称为负迁移;将测量起点移到参考点(0)以上的,称为正迁移.
.
下图中:
曲线 ① 为变送器的正常输出曲线,即输入 0~100% 时对应 0~100% 输出;
曲线 ② 为变送器负迁移(量程的)100%的输出曲线,其量程仍为100%,但输入范围则成为 -100~0% ;
曲线 ③ 为变送器正迁移100%的输出曲线,输入范围为 100~200% ;
曲线 ④ 为变送器负迁移50%的输出曲线,输入范围为 -50~+50% ;
.
以一台 1bar 量程的差压变送器为例,正常时测量范围为 0~1bar;正迁100%时测量范围为 1~2bar;负迁100%时测量范围为 -1~0bar;负迁 50%时测量范围为 -0.0.5bar
.
实际操作时先确定量程,校准后使用迁移螺钉将测量起始点或满程输出调整到相应位置,或用手操器将迁移量输入即可.
.
例如:
需测量 -0.1bar 的压力.则量程为 1.5bar ,按 0~1.5bar 校表,然后在输入 1bar 时用迁移螺钉将输出调整为 20mA.当然在没有输入的情况下将输出调整为 9.3333mA(1/3量程)也是可以的.如果用手操器的话则可以输入负迁移 33.333% 或直接输入测量范围的起始、满程.

问题2:差压变送器工作原理
差压变送器的基本原理是、将一个空间用敏感元件(多用膜盒)分割成两个腔室,分别向两个腔室引入压力时,传感器在两方压力共同作用下产生位移(或位移的趋势),这个位移量和两个腔室压力差(差压)成正比,将这种位移转换成可以反映差压大小的标准信号输出.
实际构造中,敏感元件的结构,腔室的形式,位移转换的方式,标准信号的格式 都有很多种.
问题3:用差压变送器计算液位时,差压变送器的量程怎么确定当用差压变送器计算液位时量程是怎么得出的,也就是这个差压是怎么算出来的,公式是什么,我要想用手操器改量程需要改哪两个值,这两[物理科目]
理论上是最低液位到最高液位是它的量程.
但是在现实应用中一般取正压取压点和负压取压点的高度为量程,公式为:量程(单位为kpa)=测量介质密度(以水为例:为1.0)*高度(单位为米)*9.8
手操器设置参数方法1:(此为理论数据法)
手操器设置参数时要设置迁移:先算出正压的压力,因为你的仪表是通过引压管的,所以:正压P(单位为kpa)=变送器与正压取压点的垂直高度(单位同上)*隔离液密度(单位同上)*9.8
接下来算出负压:负压压力p(kpa)=变送器与负压取压点的垂直高度(米)*隔离液密度(单位同上)*9.8
算出来正压压力若小于负压压力,该仪表迁移为负迁移,反之为正迁移
接下来算迁移量:p=p+ 减去 p-
算出来手操器设置的参数就出来了
下限设置为:算出来的迁移量
上限设置为:迁移量减去量程
手操器设置方法2:(此为现场实际法,工厂一般用这种方法)
分别关闭正压和负压一次阀
2. 打开一次阀处的放空阀,
3. 将正负引压管灌好隔离液(判断方法为放空阀处有隔离液体流出)
4. 将三阀组投至投用(正常工作)状态.
5. 此时手操器里面显示的差压就是你现在的零位(下限),而上限就是拿零位减去量程就可以了
纯手打,望采纳
问题4:差压变送器的量程指的是什么?是正负压可以测得的最大压力还是变送器可以测得的最大差压?[物理科目]
应该是其输出为满刻度时的输入端压差.比如输出为 +5V 时.过去的仪表也有以输出为10 毫安为满量程的.
问题5:用差压变送器测流量,差压量程为25Kpa,二次表量程为0-200T/h,差压变送器输出电流为4—20mA,试求:1用差压变送器测流量,差压量程为25Kpa,二次表量程为0-200T/h,差压变送器输出电流为4—20mA,[物理科目]
无论是在DCS上开方还是变送器开方,差压值都是一样的.但输出的电流值不同.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