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台海关系_怎样写有关"台海两岸的关系“的小论文是历史小论文[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二、 台湾 是否 中国 的一部分?
然则,台湾是否中国的一部分呢?这可从民族学和 政治 史学两个层面来观察:
(一) 先从民族上看 ── 须知台湾是与中国同时存在地球上的,台湾这块岛屿是自古以来就有人类居住的,在汉人未移入台湾之前,台湾已有「平埔族」和「高砂族」生息其间.依据一九四四年日本小川教授的分类,平埔族包括:1. 凯达加兰族 (Ketagalan) ── 分布于基隆、淡水一带.2. 雷朗族 (Luilang) ── 分布于台北盆地西部及南部和桃园一带.3. 噶玛兰族 (Kavalan) ── 分布于宜兰地区,部分移居花莲县境.4. 道卡斯族 (Taokas) ── 分布于新竹、苗栗二县. 5. 巴则海族 (Pazeh) ── 分布于台中县丰原市、东势镇一带,部份移居南投县埔里镇.6.
巴布拉族 (Papura) ── 分布于台中县大肚溪以北,清水镇海岸,部份移居南投县埔里镇.7. 猫雾拺族 (Babuza) 或译为巴布萨族 ── 分布于浊水溪以北,大肚溪以南地区,部份移居南投县埔里镇.8. 和安雅族 (Hoanya) ─ ─ 分布于彰化、云林、嘉义三县.9. 西拉雅族 (Siraya) ── 分布于台南、高雄、屏东三县,部份移居台东县.2如加上西拉雅族的分支马卡道族 (Makatao) ─ ─ 分布于高屏地区,则共有十族.关于高砂族(高山族)之分类,学者们把他们分为:1. 泰雅族 (Atayal) ── 分布于南投县埔里及花莲县以北山区.即台北县乌来乡,桃园县复兴乡,新竹县尖石乡、五峰乡,苗栗县泰安乡,台中县和平乡,南投县仁爱乡、信义乡,花莲县秀林乡,宜兰县大同、南澳二乡.2. 赛夏族 ( Saisiyat) ── 分布于新竹县五峰乡,苗栗县南庄乡、狮潭乡.3. 布农族 ( Bunun) ── 分布于南投县仁爱、信义二乡,高雄县三民、桃源二乡,台东县之海端、延平二乡,花莲县万荣、卓溪二乡.4. 邹族 (Tsou) 或译为曹族 ── 分布于嘉义县之阿里山乡,南投县之信义乡,高雄县之三民、桃源二乡.5. 鲁凯族 ( Rukai) ── 分布于屏东县之三地、雾台二乡,高雄县之茂林乡,台东县之卑南乡大南村.6. 排湾族 (Paiwan) ── 分布于屏东县之三地、玛家、泰武、来义、春日、狮子、牡丹等乡,以及台东县之金山、达仁、太麻里、大武等乡.7. 卑南族 (Puyuma) ── 分布于台东县卑南乡.8. 阿美族 (Ami) ── 分布于台东县的东河、池上、长滨、卑南、关山、台东、成功等乡镇市,花莲县的花莲、新城、吉安、寿丰、光复、丰滨、瑞穗、富里、凤林、玉里等乡镇市及屏东县之牡丹、满洲二乡. 9. 雅美族 (Yami) ── 定居于台东县之兰屿乡.3以上所列举的「平埔族」及「高砂族」(高山族)之区分,并非 科学的,因为依据民族学者李亦园之 研究 ,认为高山族群与平埔族群之间,其文化的相似点,似比其它高山族更接近.例如阿美族不管在物质文化、 社会 组织,甚至宗教观念与平埔族中的噶玛兰族极相似,加以阿美族也居于平地,因此更有理由把阿美族列为平埔族之一.但事实上阿美族被排在高山族之列.所以,他认为「平埔族」与「高山族」之区分,只是语言、风俗、习惯汉化的深浅不同而已.4根据考古学、民族学以及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无论平埔族或高山族,其固有文化都不受中国、印度、阿拉伯等亚洲三大文化的影响.足见他们在接受中国汉文化影响之前已居住于台湾,也许他们的原住地可能在中国大陆的沿海地区,如浙闽地带,但他们绝不是「中国人」.从文化特质看,他们都属南岛 (Austronesian) 或马来玻利尼西亚 (Malayo-Polynesian) 语系中的东南亚文化区之民族,与居住在太平洋诸岛屿的民族有亲缘关系;如把他们也归为「中国人」或「中华民族」,那是基于「中国」沙文主义、「中国」扩张主义之心态使然.
(二) 再从政治史上看 ──台湾自古以来即独立的存在,并未隶属于哪一个国家.这可举中国典籍来说明之.郁永河的《裨海纪游》中说:「台湾远在东海外,自洪荒迄今,未闻与中国通一译之贡.」汪荣宝的《清史讲义》中说:「台湾自郑氏占领以前,为马来种生番所据,未尝受中国之统治.」高拱干《台湾府志》引施琅〈平台纪略碑记〉说:「台湾远在海表,昔皆土番,流民杂处,未有所属.」又引杨文魁〈台湾纪略碑文〉说:「台湾海邦荒服地也,与闽省对峙,惟隔越重洋,其先,舆图未载,故无沿革可稽.所利舟帆,东连日本,南通暹罗、吕宋、琉球诸国,生齿土番,茹毛衣革,椎结侏离,不知文章,不通华俗,居然无怀,葛天之遗也.」再引李光地〈台湾郡侯蒋公5去思碑记〉说:「台湾,荒服地也,自鸿蒙初启,至今四千余年,未归版图.」而凤山知县朱绣在高拱干所着的《台湾府志》之跋文中也说:「台湾远隔层洋,为荒裔之区,草窃之薮,历汉、唐、宋、明,未入版图;览其风俗,不惟无礼乐文章之式,而衣服、饮食、言语悉与中土大相谬 异.」 6由此可知,台湾自古并不隶属中国,台湾的民族与文化完全与中国不同,而且未曾有来往关系,在政治上更是独立的.虽然根据《前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卷第八下云:「会稽海外有东鳀人,分为二十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后汉书》卷八五〈列传〉卷七五〈东夷传〉亦有东鳀人之记载,而有人指东鳀为今日台湾,但详情已无可考.在台湾附近海域航行之船只,偶或有与台湾接触者,惟汉人(中国人)活动中心仍仅在华北地区.7台湾当时如果是中国人眼中的「东鳀」,正好可以证明台湾并非中国的一部分了.台湾真正与中国发生政治关系,是在郑成功驱逐荷兰人占有台湾以后.但当时的台湾也并非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人民,除前述原住民之外,另一支属于百越族群的闽粤居民,经由日本来台湾.中国明末(十七世纪之初),当时来往于福建及日本长崎的船只颇多,居留日本的闽南人亦不少,颜思齐自称日本甲螺(头目),俨然成为海外流亡商人的领袖.颜思齐与郑成功的父亲 ── 郑芝龙等二十八人,因谋对日本幕府革命不成,而依陈衷纪之主张,驾船遁走台湾,在今日云林县北港镇登岸,于是安设寮寨,抚恤土番(原住民),然后整船出掠为海盗.但由于颜郑集团「劫富施贫」,闽南漳、泉同乡亲族故旧,以及为生活所迫、为壮志所动的青年,前来投奔者为数益多.8不久聚徒数万人,仍从事商盗兼行事业,通市琉球、朝鲜、占城(越南)及南洋各国.当时欧西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也正活跃于东亚海面,从事商盗兼行事业.因此,我们可以说颜郑集团之经略台湾是汉人有组织的与欧西各国争取海权运动的开始.但是这一批台湾先民和台湾原住民民一样,是不受中国统辖的.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于一六六一年四月,率领九百艘船队,二万五千名士兵自台南鹿耳门登陆台湾「开国立家」.9此一伟业除恢复其父亲故土之外,也奠立汉人开台基础.及至郑氏二世郑经,为抗拒满清政府招抚政策,曾派叶亨、柯平二人持书覆满清政府刑部尚书明珠谓:盖闻麟凤之姿,非藩笼所能囿;英雄之见,非游说所能惑.……顷迁界以来,五省流离,万里丘墟.是以不谷不惮远隐,建国东宁.……庶几寝兵息民,相安无事.而贵朝尚未忘情,以致海滨之民,流亡失所,心窃憾之.不谷躬承先训,恪守丕基,必不敢弃先人之业,以图一时之利.……10可见,郑经不惰其先父郑成功之志,而其大义凛然,坚拒满洲异族统治之精神,尤其跃然纸上.不过,早在一六六二年(永历十六年)四月十五日,明朝永历帝及太子早已被吴三桂绞杀于昆明,大明帝国事实上已经亡国了.郑氏父子率领不愿接受异族统治的先民来台垦殖,《被遗误的台湾》(Tverwaarloosde Formosa, Amsterdam, 1675.) 的作者揆一及其同僚(Coyett et Socii)曾比喻郑成功犹如荷兰史上那位可敬的王子威廉(即奥伦治王子威廉 Prince William of Orange)在无法抵御异族(西班牙)之暴力时,以殉难精神,毅然决堤,任凭海水淹没家园也不屈服,而率领遗民携同妻子儿女与财物,漂泊海上,另觅疆土以安身立命也比喻荷马 (Homur) 史诗上那位虔诚的安尼斯 (Aneas) 一样,当 Tory 城被焚,国家被毁之后,保护其子民在海洋上流浪数年,终在肥沃的意大利登陆.11是以,郑氏及其军民在台湾建国,实为台湾成立政治组织的开始,而这个国家即是「东宁」.── 是独立于满洲族统治的中国之外的.如今,我们探讨「一国良制」,必须先了解台海「两岸关系」的 历史真相,认识到台湾与中国曾经是两个不同而且互不隶属的国家,始能得出客观的结论.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描写台湾景色的作文RT
花东纵谷一直是喜好大自然、背包客的最佳旅游首选.由於花东纵谷具备丰富的文化、精采的美食、万象的景点,只因为地处东岸联外交通限制,让人觉得遥不可及.在「台湾骑迹—二○○九纵谷铁马自由行」的系列活动中加入「背包旅客团」,就是要以最轻松简便的行程安排、最丰富又省钱的玩乐方式、最可以广结好友的自然体验,让大家在任何时候,只要拿起背包,就可随时出发,享受兼具万象文化、美食小吃、丰富景点的花东纵谷.
为能使瑞穗自行车道更加完整,纵管处特别将瑞北到富源段的旧铁道整修成为自行车道,并衔接上一九三线道,形成一条长形环状的自行车道,全长共二十九公里,这条完整的瑞穗纵谷自行车道,沿途经过花东纵谷管理处、柚子园、圣学院、富源老街并穿越数个原住民部落,车友除了欣赏壮阔的纵谷风情之外,更能一探富有文化特色的传统屋舍.回程时沿中央山脉与铁路并行,更可以享受落日余晖的浪漫.
这次背包旅客团的行程涵盖了自行车、美食、文化.在自行车方面,从鲤鱼潭出发(见图),除了感受白鲍溪的乘风之旅,寻著荖溪、白鲍溪一路往前,溪流山谷的交错,编织成一幅青翠山林的画作.
在美食方面,鲤鱼潭树屋的原住民风味料理、月卢的碳烤梅子鸡、瑞穗的撞墙水饺、武鹤茶园的蜜香红茶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台东池上的好米做成米点心系列,让大家可以亲身品尝到池上米的Q度及甜度.
在文化之旅,让我们回到过去的时光隧道裏,不论是凤林的日本移民村、客家菸楼、日本遗迹龙田村或是大败日本、扬名海外的红叶少棒,都可以让我们循著些许的脉络,找回尘封已久记忆.
花东纵谷给您一年四季迥异不同的感受惊艳,冬天的温泉、春天的花海、夏天的部落.放慢脚步、呼吸来自不被污染的山林之气,我们在花东纵谷.
问题2:大陆与台湾关系论文
首先要理解大陆和台湾这两个词的意义.中国的现状是一个国家两个政府,就好比三国时期.大陆就是魏,台湾就是蜀汉.大陆改朝换代,而台湾还是延续前朝.有时候汉也自称蜀,或者益州,因为当时的汉主要就这一个州.但是正式说法就是汉.这里的台湾其实是中华民国政府实际管理地区的替代,大陆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区的代替.如果用后面的词,政治对抗意义太强,而前面的讲法就中性多了.而且另一个原因是大陆政府的打压.虽然中华民国政府只是从南京搬迁到台北,但是大陆政府坚持中华民国已经灭亡,并不断打压其国际空间.于是中华民国在七十年代失去联合国中国代表权后,慢慢改变策略.中华民国政府实际控制区域实际有七个省市.台湾省,福建省(省会福州,政府在金门县)以及台北,新北,台中,台南,高雄五个直辖市.中华民国政府一般自己称呼为中华民国自由区或者台澎金马,在WTO中是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特别关税区.楼上很多赤化了.我强调两点,一,台湾人并不是不说自己是中国人,而是现在大陆政府不断宣称以及是全中国的原因为了不让人误解臣服于大陆,才叫台湾人.如果有一天大陆承认中国一国两府的现实,你会发现他们都说自己是中国人了.第二,大陆军队根本占领不了台湾.大陆方面,在台湾海峡只有制空权,海军和中华民国国军打平手,而且更艰难的是如何登陆,更加困难.只有输送到战场上的军队才叫军队.在海军差劲的情况下,你400万陆军都白瞎.从金门就可以看出来,直到1979年,解放军还没有能力攻占金门岛,这三十年解放军海军基本没有进步,何谈解放台湾.如果你说用导弹或者核弹,那我就无语了.统一固然可以,但是不是要牺牲那么多无辜的人?那是禽兽干的事,就不讨论了.
问题3:谁有关于台湾和大陆关系的作文 给我一篇[历史科目]
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撰稿人周先报道:台湾“中央社”7日报道,马英九接受日本媒体访问时表示,台北认为“目前两岸关系是现实关系”,很多问题必须搁置争议面对现实,否则双方关系无法改善.
报道说,根据《世界》月刊刊登的专访内容,马英九是针对两岸之间“非国与国关系”的问题,做以上回应.
《世界》月刊的记者问马英九,他月前接受墨西哥《太阳报》访问时所说的这番话,是否否定李登辉的“特殊国与国关系”和陈水扁的“一边一国”主张?是否意味台海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马英九说,根据“中华民国宪法”,“中华民国当然是独立之主权国家”,“中国大陆亦为我‘中华民国’领土”,而因“宪法”如此规定,“台湾无法承认‘中华民国’领土上还有另一个‘国家’存在,中国大陆也无法承认台湾”.
他说,在“宪法”规定上,“并不承认中国大陆为一个国家”,无法适用与其它“国家”保持关系之“法律架构”,大陆方面亦然.
马英九在访问中也重申,他上任后推出一连串改善两岸关系的措施,都是秉持“台湾为主、有利人民”的原则,而与中国大陆改善经贸关系是台湾国际化的一环.
问题4:写给台湾亲人的一封信 作文(我住在厦门)想写给阿姨的她住台中
你写这封信注意几个要点:
1、这是一封家书,尽量不要涉及政治;
2、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都是一个国家内,要把它作为国内的一个城市不要当成外国,你给国内的亲戚怎么写你就怎么写;
3、可以把你一家在厦门的生活情况告诉她;
4、最后希望她找个时间回来探亲.
问题5:有关台湾的作文
从1895年台湾沦失,到1945年重新光复的整整半个世纪中,不堪忍受亡国奴生活的台湾同胞,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保疆卫国,光复失地,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从而在中国人民抗战史上谱写了光辉而壮丽的篇章.
反对割台议和的斗争 1895年割让台湾的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后,举国哗然,人人“痛心疾首”,万分愤慨.康有为、梁启超等集十八省举人千余人“公车上书”,反对割地求和,主张变法图强.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台籍进士、举人,联名上书清政府都察院,痛陈:“数千百万生灵皆北向恸哭,闾巷妇孺莫不欲食倭人之肉,各怀一不共戴天之仇,谁肯甘心降敌!”“以全台之地使之战而陷,全台之民使之战而亡……虽肝胆涂地而无所悔.”清廷各级官吏亦纷纷上书,陈述台湾为中国东南七省藩篱,“今日无台湾,明日即可无南洋;中国虽大,虽一日之间,可以瓜剖立尽”.谭嗣同怒斥清廷“一旦苟以自救”,举疆土而赠之于人,“其视华人之身家,曾弄具之不若”.台湾绅民电奏清廷:“割地议和,全台震骇.……臣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署誓死守御.设战而不胜,请俟臣等死后,再言割地……”.
马关条约签订之次日,全省同胞哭声震天,悲愤无可抑制的台北人民鸣锣罢市,民众拥围抚署,反对割台,并要求饷银不准运出,军械制造局不准停工,税收全部留作抗击日寇之用.丘逢甲等一批台籍士绅还试图以“自主”的办法抵抗日本的占领,建立“台湾民主国”,并要请政府台湾巡抚唐景崧任总统.《自主宣言》中称:“推拥贤者,权摄台政;事平之后,当再请命中朝,作何办理.”但随着唐景崧私自逃回大陆,12天之后,这个“民主国”即告解体.
武装抗击日寇占领 日军侵占台湾后,清政府敕令其驻台巡抚唐景崧等官员离台.台湾同胞纷纷拿起武器,自行组织抗日民军,保卫祖国疆土.他们持续进行了前后长达7年之久的武装斗争.
初时,台湾同胞在各地配合一度拒不奉诏的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等清军官兵在新竹、大甲溪、彰化、嘉义和台南一带与日寇拼死搏斗.他们手拿土枪和长矛,凭血肉之驱,前赴后继,猛扑敌寇.其中尤以彰化和嘉义保卫战最为激烈、悲壮,抗日民军首领徐骧等人、黑旗军的将领以及刘永福新军七星队的大部都壮烈牺牲.一个日本人当时记载道:“不论何时,只要我军(日军)一被打败,附近村民便立刻变成我们的敌人.每个人,甚至年轻妇女都拿起武器来,一面呼喊着,一面投入战斗.我们的对手非常顽强,丝毫不怕死.他们隐藏在村舍里,当一所房子被炮火摧毁,他们就镇静地转移到另一所房子里去,等一有机会就发动进攻.”
台南抗敌的最后阶段极为艰苦.清政府一再严令禁绝大陆各地支援台湾,黑旗军和民众军械粮饷俱绝,队伍饿极不能起.在此情况下,刘永福坚持抗日5个月后,不得不被迫登轮退返大陆.台南遂于1895年10月20日沦陷.至台南失守时止,台湾军民总共毙伤敌3.2万余人,占日寇侵占初期兵力的一半以上.
台南失陷后,台湾各地人民继续坚持武装抗日.他们在台北的深坑、云林铁国山,嘉义台南之间的番仔山、凤山附近及屏东潮州等山区先后建立抗日据点.抗日民军队伍少则数百人,多则数千人.他们进攻日寇军营,袭击日寇官署,抗击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疯狂扫荡,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简大狮是台北农民抗日武装的领袖之一.1896年元旦,他率领队伍同其他民众武装一道直袭台北,攻入市区.其后,简辗转至厦门.日寇杀其妻以泄愤,并向清政府将他本人索去.简就义前慷慨陈词:“我简大狮,系清国台湾之民.……日人虽目我为土匪,而清人应目我为义民.况自台湾归日,大小官员内渡一空,无一人敢出首创义举,唯我一介小民,犹能取胜众万余,血战百次.自谓无负于清.……愿生为大清之民,死为大清之鬼”.
辛亥革命前后的武装起义 在日本侵略者的残酷镇压之下,台湾人民的武装抗日斗争经历了一个短暂的低潮时期.1906年以后,在祖国大陆兴起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影响下,台湾同胞又不断地举行爱国武装起义,反对日本的殖民统治.著名的有:1907年新竹的北埔起义;1912年南投的林圮埔起义;1913年的苗栗起义;
915年台南的西来庵起义等.其中苗栗起义是辛亥革命直接影响下较大的一次爱国抗日斗争.领导人罗福星是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派赴台湾的人员之一.罗以其家乡苗栗为据点,建立中国革命党台湾支部,在台北、基隆、桃园、台南等地发展组织,宣传革命,筹划起义.事败后近千人被捕,20余人惨遭杀害.罗福星就义前的绝命诗说:“海外烟氛突一岛,吾民今日赋同仇,牺牲血肉寻常事,莫怕生平爱自由.……背乡离井赴瀛州,扫空东庭指顾间,世界腥膻应涤尽,男儿不误大刀还.弹丸如雨炮如雷,喇叭声声战鼓催,大好头颅谁取去,何须马革裹尸回.”西来庵起义是爱国志士八清芳、江定、罗俊等人组织的.他们以台南西来庵等处为据点,训练骨干,筹划起义,号召全省同胞“奋勇争先,尽忠报国,恢复台湾”.参加者遍及台北、台中、南投、嘉义、屏东等地.因事机为日警获悉,余、江等率千余人临时举事,血战七昼夜.起义失败后八清芳等九百多人被处死刑,被日寇滥杀的群众竟达数万人,引起了世界震惊.
“五·四”以后的民族解放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俄国十月革命和祖国大陆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巨大潮流影响下,台湾同胞进一步掀起了有组织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并和祖国的革命斗争密切相联系,成为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一环.1920年1月,受“五·四”运动的直接影响,留日台湾籍青年学生产上先在东京创立“新民会”,并仿照北京的《新青年》发刊《台湾青年》杂志,进行民族主义思想的启蒙宣传.随后,留日和旅居北京、上海、广东、厦门、南京等地的台湾籍学生相继成立“台湾青年会”、“台湾学生联合会”,“中台同志会”等组织.1921年10月以蒋渭水为主联合林献堂等人于台北成立旨在“唤起汉民族自觉、反对日本民族压迫”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启蒙团体“台湾文化协会”,提出“反对民族差别”、“反对奴化教育”,“获得参政权”等口号.广东中山大学等校的台籍学生在郭沫若等人影响下,建立“广东台湾革命青年团”.在该团发表的《告中国同胞书》中呼吁:“勿忘台湾”,“台湾乃中国之台湾,民族乃中国之民族,土地乃中国之土地”.在这同时,台湾各地农会和各种工会组织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起来.1928年4月,在大陆的台湾籍中国共产党党员和留学日本的共产主义者,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于上海成立了台湾的党组织,即日本共产党台湾民族支部.台湾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民众党亦登上政治舞台.各派政治力量急速组合.台湾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局面.同年底“台湾农民联合会”领导下的会员达3万多人.各种工潮此起彼伏,工人的阶级意识迅速提高.他们把自身的经济利益同民族的阶级的利益结合起来,提出了“支持中国工农革命”、“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鲜明的战斗口号.
在台湾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鼓舞下,居住在台中浊水溪上游雾社的高山族同胞,因不堪日寇的奴役和压迫,于1930年10月27日举行武装暴动.这就是震憾中外的雾社起义.他们在捣毁十几处日寇警察分所之后,退入深山,同6000多名日本军警激战20余天.许多高山族妇女,为激励丈夫杀敌而无后顾之忧,集体跳下悬崖.最后高山族同胞弹尽粮绝,起义领袖等自戕以殉.
高涨的民族民主运动猛烈地冲击着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1931年夏,日本殖民统治者对台湾同胞开始全面大镇压,实行白色恐怖.无数台湾同胞、爱国进步人士被囚人铁牢,惨遭迫害.但是,台湾人民并没有被法西斯暴行所征服,他们继续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直到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根据历史的事实,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协定重新肯定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中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后又有苏联参加签署的《波茨坦公告》中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艰苦抗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同全世界人民一道,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台湾重新回归祖国的怀抱,结束了台湾同胞蒙受日本帝国主义奴役的屈辱历史.同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北举行台湾省日军受降仪式.会后台湾省行政长官代表中国政府正式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所属的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置于中国主权之下.台湾全省同胞欣喜若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祭告祖先,通宵欢饮.台北市各界民众数万人举行环市大游行,欢呼回到祖国的怀抱,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实现民主,建设独立、自主和富强的新中国;但是依附于美国的国民党政府却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共内战.它一方面大举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解放区,一方面对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疯狂搜刮、大肆迫害,企图把中国重新拖回黑暗的世界.这就不能不激怒了全国人民,迫使人民起来与之进行坚决斗争.1947年2月28日,在全国民主革命的高潮下,台湾全省人民举行了反对国民党政权的武装起义.“二·二八起义”得到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深切同情.中共中央给予热烈支持,指出:“台湾人民的武装自卫乃是被迫的,是必要的,是正义的,是正确的”;宣布“解放区军民必定以自己的奋斗来声援你们,帮助你们.”“二·二八起义”在国民党政府的血腥镇压下虽然失败了,但它又一次表现了台湾同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1949年10月1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国民党政府,新中国宣告诞生.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在祖国大陆解放的前夕,蒋介石以及国民党的部分军政人员跑到台湾,他们依靠美国的庇护与支持,在台湾维持偏安局面,使台湾与祖国大陆再度处于分裂状态之中.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