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下学期伊始,经学校安排,我继续担任实验学校33班的班主任。接到任务,心情有些复杂,因为我教了这个班三年的语文,情况是非常了解的,但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需要下点功夫。
在开学的第一天,学生报到,因为学校有账号,学生需要缴纳的费用基本上已打入账号,其他杂费都是由班主任收取现金。依然记得,收费那天,人多,天热,围得水泻不通,由于我负责收钱和填表以及向家长解释相关事宜,我竟然漏收了钱,当时我就表现了一些不可思议:孩子放在学校读书,竟然不交齐钱便扬长而去。那天,我的心里有点凉。隔壁班的班主任凑过来说,上学期她还收过一张假钱,自认倒霉呗。我一时无语。事隔三天,班中一孩子下课跑到我办公室,送来皱巴巴的钱,并小声地说:“我妈妈那天有事所以没交钱就走了”,在那瞬间,我有些感动,其实当时人多,我完全不记得是谁没有交齐钱,事后我把这件事告诉隔壁班的班主任,并不是每个家长都这样,还是有很多素质高的家长。
开学前两天,主要任务是排座位和选班干。考虑班上孩子近视人数增多,我改变原来的排座方式,采取座位轮流制。座位排好了,接着是选班干,这次选班干我采取竞选的方式,可以自我推荐也可提名他人,候选人还需进行竞选演说。特别的班干选举,吸引住了孩子,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就这样竞选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我想通过这次民主选举,逐渐增强全班同学的凝聚力,调动了大家关心集体的积极性,让大家以后更加热爱班集体。
第一星期,据我暗中观察,发现班干都能尽职尽责,让我比较满意,可当我去学校公布栏一看班上仍然因为种种原因扣分,如教室纸屑比较多,没带红领巾和校牌,这些都是一些细小但又容易扣分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向一些有经验的老班主任请教,再把一些决策在班中讨论,最后决定教室卫生这块儿落实到人,每人划分一块小公共区——座位区域,课后由班干和老师随时抽查,发现地上有垃圾提醒管理者及时捡起,当重复提醒几次还不愿及时捡垃圾的同学罚扫地。现在孩子大了,每个小家伙都有个小金库,经讨论后班中决定,丢失校牌和红领巾的同学第二次购买要多交1元钱,这多交的一元钱便充当班费,由班长统一管理和支配。嘿!这招可见效了,精明的小家伙们时刻记得带着校牌和红领巾,记得以前班上的一些糊涂虫一星期要到我这儿购买3次校牌更别提红领巾了,现在可好了,每次只要往孩子脖子上一瞄,小家伙就会条件反射:老师我都带好了,这时的我心里在暗暗偷笑。
本班男生39人,女生21人,寄宿生36人。女生基本上不怎么吵闹,主要是男生,比较调皮,让我头疼。39个男生里面,有一些好动的家伙,要么打打架,要么上课不听课,要么作业完成得不好……小花招真是层出不穷,面对这些我一时真有老牛吃南瓜,无从下手的感觉。而四年级又是小学教育从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时期,并且四年级是强化优良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关键期。更重要的是,班上“四大金刚”好像油盐不进,软硬不接,我行我素。对此,头疼的我不断的思考,同时结合魏书生、李镇西的管班经验,决定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风,让这些孩子有一些集体荣誉感同时适时肯定他们,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在课堂上我的目光常常会不自觉地停留在他们身上,当他们作业及时完成以及课堂发言精彩时,我会毫不吝啬地进行表扬,有时会送上班级最高奖励—“爱的抱抱”,记得我把第一个“爱的抱抱”送给金刚之一时,忘不了他那害羞的表情,依稀地记得他那句故意装作不稀罕的话语,事后孩子的妈妈打电话过来,说孩子是跳着舞回家的,在路上就迫不及待地打电话给爸爸报喜,听到孩子妈妈的话,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欣慰感,其实教师只要用心,就能拥有童心、爱心、责任心,用儿童的眼光打量儿童,让自己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热爱学生就会让学生热爱他人。带着这三颗心进行教育的教师,也能做到李镇西老师所说的用心灵赢得心灵。同时我借鉴了魏书生的经验,把班上的财产分配给学生来管。给学习拖拉和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找点事做,好让他们在充当管理员的角色中增强责任感。当做得好时给予适当的奖励。这一措施出台,效果确实不错。每天走进教室,教室后面的水桶里看不到污水,讲台黑板是干净的,工具房里的卫生工具也摆放整齐。说实话,看到这景象,突然觉得孺子是可教也。在此,举一实例:小江是负责管扫把的。我当着整个班的面数着:9把扫把。第二天他告诉我:老师,扫把只有8把,因为一把只有一个木棍,扫把不知去向。我一经核实:确实如此。这说明他把管扫把的事当做一回事了。接着我在教室好好的表扬了小鹏一番,小江不好意思的用手摸着头笑了。
学习方面,是最重要的一环。可也是不能让我省心的一环,因为班上有几个顽固分子,总是不能按时做作业,事后问及原因,总能找一大堆借口。苦口婆心的劝说,没用。有时找家长配合,也无济于事,周一返校,发现周末作业的确是完成了,但错误一大堆。怎么样让他们从内心对读书产生兴趣,能主动完成作业而不是应付了事。我花了一段时间让学生养成及时更正的习惯,对于未更正或没完成的学生采取一帮一的监督政策,如果还不能做好,课后让这些学生来办公室做客。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林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所以当我遇到这些顽固分子就经常与家长交流,让家长与我形成统一战线,帮助顽固分子取得些许进步。
总之,这是一群淘气的孩子,也是一群可爱的孩子,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向老班主任一样做到在班级管理上游刃有余,未来的路并不平坦,需要我与孩子们携手共进,共同成长。不管以后站在哪个风口浪尖上,我都应该具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愿我班越来越好!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