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数学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2009年12月8日_2009日12月26日与2010年1月8日天干地支如何表示?[数学]”,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前者:己丑年乙亥月乙巳日
后者:己丑年丙子月戊午日
其他回答
推算月日的干支麻烦,我懒得算,建议你去查万年历。年份分别是2009己丑,2010,庚寅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2009年12月天干地支怎么表示?2009年12月用天干地支怎么表示?谢谢![语文科目]
2009年12月是农历的己丑年丙子月!教你个计算方法
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4 5 6 7 8 9 10 1 2 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
如:公元1995年
用该年尾数5找出对应的天干为“乙”.
然后,用1995除以12得余数为3.
用余数3找出相对应的地支为“亥”.
那么,公元1995年则为农历乙亥年.
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纪日法
甲子为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问题2:农历09年腊月8号,用天干地支表示,是什么呀?我知道是己丑年丁丑月,不知道“日”是什么,不会推日的干支,会的话一定要教我,跪求
公历:公元2010年01月22日
农历:农历12月08日 星期五 水瓶座
岁次:己丑年、生肖属牛、丁丑月、壬申日
壬申日
问题3:2009年8月26日18.00用天干地支怎么表示这个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数学科目]
2009/10=200余9 9-3=6 对应己
2009/12=167余5 5-3=2 对应丑
己丑年
月日时不会算嘞
问题4:1994年12月七号 用干支怎么表示
甲戌年 丙子月 丁卯日(节气:大雪)
问题5:怎么用天干地支来表示月份?[语文科目]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西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过去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於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这几个朝代.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它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是为“河图”.
河图和洛书,乃由天象观察中产生的,在三代时期就成为帝王的宝贵之物.河图和洛书构造简明,它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基石之一.清代经学家廖平,曾将诗经,易经,内经三者反复印证,证实了内经的理论本于易经,而易经之数理又取则于河洛.
河图以十数合五方,五行,阴阳,天地之象.图式以白圈为阳,为天,为奇数;黑点为阴,为地,为偶数.并以天地合五方,以阴阳合五行,所以图式结构分布为:
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河图乃据五星出没时节而绘成.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行运行,以二十八宿舍为区划,由于它的轨道距日道不远,古人用以纪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由此可见,河图乃本五星出没的天象而绘制,这也是五行的来源.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见于北方,正当冬气交令,万物蛰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七月夏至后,火星见于南方,正当夏气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热,火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三月春分,木星见于东方,正当春气当令,草木萌芽生长,所谓"春到人间草木知",木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九月秋分,金星见于西方,古代以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杀伐之气当令,万物老成凋谢,金行由此而成.五月土星见于中天,表示长夏湿土之气当令,木火金水皆以此为中点,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时气候变化,皆从地面上观测出来的,土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