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杭州西湖十大景点_9.写出我国著名风景名胜杭州西湖的五个主要景点名称...[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1、苏堤春晓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他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他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它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 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姗姗来迟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魂. 苏堤长堤延伸,六桥起伏,为游人提供了可以悠闲漫步而又观瞻多变的游赏线.走在堤、桥上,湖山胜景如画图般,万种风情,任人领略.苏堤上的六座拱桥,自南向北依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桥头所见,各领风骚:映波桥与花港公园又相邻,垂杨带跨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 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有理由怀疑是“束浦桥的讹传,这里是湖上观日出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2、曲苑风荷曲苑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苑”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南宋诗人王洧有诗赞道:“避暑人归自冷泉,埠头云锦晚凉天.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方买船.”后曲苑逐渐衰芜,湮废.清康熙帝品题西湖十景后,在苏堤跨虹桥畔建曲苑风荷景碑亭.遗留下来的,只不过是一处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曲苑风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赏荷.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两相恋.3、平湖秋月平湖秋月景区位于白堤西端, 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其实,作为西湖十景之一, 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这从当时以及元,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多从泛归舟夜湖,舟中赏月的角度抒写不难看出,如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处泛舟”之句; 明洪瞻祖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留传千古的明万历年间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画中,《平湖秋月》一图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举头望月为画面主体. 位于景区偏西处的湖天一碧楼,原是清末民初犹太富商,“冒险家”哈同的私人别墅“罗苑”中的遗物,后来成为中国现代新兴木刻运动的摇篮枣--八艺社所在地.如今,这里辟为西泠书画院,为湖山胜景更添一份书卷气.4.断桥残雪是西湖上著名的景色,以冬雪时远观桥面若隐若现于湖面而称著.属于西湖十景之一 断桥位于杭州市西湖白堤的东端,背靠宝石山,面向杭州城,是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点.断桥势较高视野开阔,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的最佳去处. 每当瑞雪初霁,站在宝石山上向南眺望,西湖银装素裹,白堤横亘雪柳霜桃.断桥的石桥拱面无遮无拦,在阳光下冰雪消融,露出了斑驳的桥栏,而桥的两端还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依稀可辩的石桥身似隐似现,而涵洞中的白雪奕奕生光,桥面灰褐形成反差,远望去似断非断,故称断桥. 最早记载“断桥残雪”的是唐朝的张祜,他的《题杭州孤山寺》云: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 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 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 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 诗中的一句“断桥荒藓涩”,从中可知断桥原是一座苔藓斑驳的古老平板石桥.大雪初霁,原来苔藓斑驳的古石桥上,雪残未消,似有些残山剩水的荒涩感觉,这也就潜埋下了断桥残雪这西湖上独特景观的伏笔.5、 柳浪闻莺今日柳浪闻莺,经过近四十多年不断的开发和建设,由当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园,演变为普通老百姓的大乐园.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啭莺鸣作为公园景观基调,在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和园路主干道路沿途栽种垂柳及狮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树.在园中部主景区辟闻莺馆,又在距闻莺馆不远处置巨型网笼“百鸟天堂”,营造烟花三月,柳丝飘舞,莺声清丽的氛围.闻莺馆东面,以草坪和密林带为主形成友谊园景区,引种了一批日本樱花,草坪北侧铺石砌台,矗立着”日中不再战纪念碑.闻莺馆西侧,是柳浪闻莺重建时填平水荡沼泽而营造的大草坪,草色遥连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侧,是迁建来此的康熙御题柳浪闻莺景亭碑;南侧种植了一片高大的乔木树林,与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构成富于层面,角度变化的生动图景. 公园北部早先的钱王祠,改建成江南私家园林风格,布局的庭院景区,沿用“聚景园”旧称命名. 园内亭台楼榭,假山泉池,小桥流水,矮墙漏窗,奇花异草,各据其位,合为胜景,全园曲径通幽,别有天地. 公园东南辟为群众游园文娱活动场所,建起了露天舞台,成为杭州市民和八方游客晨间锻炼,假日休闲和节日庆典的好去处. 每到夏秋季节,这里又是消暑纳凉“夜花园”,歌舞,戏曲,电影和内容多样,形式丰富,不定期举办的各种各样的花展,灯会民俗风情表演等,吸引着人们. 柳浪闻莺现已归西湖老年公园.6、花港观鱼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南宋时,内侍官允升曾在离这里不远的花家山下结庐建私家花园,园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渐成游人杂沓频频光顾之地,时称卢园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宫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时将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烨驾临西湖,照例题书花港观鱼景目,用石建碑于鱼池畔.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诗中有句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 今日花港观鱼是一座占地二十余公顷的大型公园,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
宋朝文人园林的特征
文人园林是中国古代士人文化艺术的综合结晶.对于其它种类的园林甚至更广泛的艺术门类都有深刻的影响.宋代的文人园林与皇家园林不同, 是以自然为其基本艺术宗旨的.这首先体现在园林的空间布局上: 文人园林一般没有明确严整的轴线, 它总是尽量选择或者创造出迂曲委婉的地形地貌, 然后根据其开阖变化的空间, 大致划分出山景、水景、建筑居住等不同功能的景区, 并精心规划道路、游廊、山谷、溪涧等, 将不同的景区和景点联络贯通为一个结构统一又充满景色和空间变化的完整作品.追求自然气息的山体和水体构成园林空间和园林景观的主干, 是文人园林的基本造景方法.在建筑风格上, 宋代文人园林与皇家园林、寺院园林中随处可见的那种富丽堂皇的风格迥然不同, 文人园林中的建筑总是呈现出亲切自然、富于生活情趣的韵味.根据这些材料,我们不妨将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大致概括为简远、疏朗、雅致、天然四个方面.
1.简远 简远即景象简约而意境深远.对大自然的风致的提炼与概括是宋代艺术的普遍风格,也是创作方法趋于写意的表征.简约并不意味着简单、单调,而是以多胜少,以一当十.造园诸要素如山行、水体、花木、建筑不追求品类之繁复,不滥用设计之技巧,也不过多地划分景域或景区.司马光的独乐园因其在“洛中诸圆最简素”而名重一时.李成《山水诀》论山水画:“上下云烟起秀不可太多,多则散漫无神;左右林麓铺陈不可太繁,繁则堆塞不舒”《宣和画谱》则直接提出要“精而造疏,简而意足”的主张.山水画的这种画风与山水园林的简约格调是一致的.意境的深化在宋代文人园林中收到特别的重视,除了以视觉景象的简约而留有余韵之外,还借助景物题署的“诗化”来诱导欣赏者的联想,其创造意境比唐代更为深远和耐人寻味.
2.疏朗 园内的景物数量不求其多,因而整体性强而不流与碎琐,园林的筑山往往主山连绵而客山拱伏成一体,山势多平缓,不做大的起伏.水体多以大面积来形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植物配置亦以大面积的丛植或群植成林为主,林间留余空地,虚实相对,于幽奥中见旷朗.建筑密度低、数量少,且个体多于群体,不见有游廊连接的描写,更没有以建筑群围和或划分景域的情况.因此,就园林总体而言,虚处大于实处.正是由于造园诸要素特别是建筑布局之着眼于疏,园林景观乃益见其开朗.
3.雅致 文人官僚不同于流俗的清高、文雅,园林的经营就成为其人格物化的体现,故园林的景致多呈现雅致的文人化风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是宋代文人画的主要题材,也是文人吟咏的主要对象,象征人品的高尚、节操.园中种竹也就成了文人追求雅致情趣的手段.除此,还种有梅菊等展现高标意象的植物.石以琴棋书画并称,也是文人园林中必不可少之修饰.曲水流觞向来被视为高雅之事,故所有园中多设流杯亭,除此,建筑物多用草,诗化景题的命名,多抒发了文人士大夫脱俗而孤芳自赏的情趣,表示不同流俗.因此,园林用石盛行单块的“特置”,以“漏、透、瘦、皱”作为太湖石的选择和品评的标准亦始于宋代.它们的抽象造型不仅具有观赏价值,也表现了文人爱石的高雅情趣.此外,建筑多用于草堂、草庐、草亭等,亦示其不同流俗.园中有流杯亭的建置,象征一向为文人视为高雅韵事的“曲水流觞”.景题的命名,主要为了激发人们的联想而创造意境.这种由“诗化”的景题而引起的联想又多半引发为操守、哲人、君子、清高等的寓意,抒发文人士大夫的脱俗和孤芳自赏的情趣,也是园林雅致特点的一个主要方面.
4.天然 力求园林本身同外部自然环境的契合,内部成景往往以植物为主要内容.是宋代园林天然之趣的追求和表现.文人广泛的参与造园活动,加之政治、经济、社会等种种因素,是宋代园林升华的重要条件,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则是佛教禅宗的兴盛,隐逸思想的转变,也是促进文人园林风格异军突起的重要契机.宋代禅宗兴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至深至广.与禅僧来往,参悟禅理的,主要还是文人士大夫阶层.因此,禅的思想与哲理也是由于文人士大夫的传媒而影响到了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当然也通过文人士大夫审美情趣而渗透到了文人园林的创造中.完全中国化了禅宗与大自然山水风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禅僧对于山水风景之美具有高而独特的鉴赏品位,常以山水花木等大自然景物和景象来比拟禅境,启发禅悟.在禅僧看来,自然之境与禅境并无二致,所谓“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翠竹黄花皆佛性,白云流水是禅心.”参悟禅机即“禅悦”在文人士大夫之中极为盛行,园林则是其寄托理想,乃至自我放逐的场所.而文人的园林创作也势必收到禅悦的潜移默化而有了更多的意境追求,使得作品能够达到情、景与哲理交融合一的境界——完整求完美的意境创造境界.文人园林的四个风格形成都与禅宗有着直接的关系. 上述四个特点是文人的艺术趣味在园林中的集中表现,也是中国古典园林体系的四个基本特点的外延.文人园林在宋代的兴盛促成了中国园林艺术继两晋南北朝时候的又一次重大升华.宋代文化发展之登峰造极、文人广泛参造园活动,以及政治、经济、社会的种种特殊因素,固然为此次升华创造了条件,而当时佛教禅宗的兴盛、隐逸思想的转变,以及艺坛出现的某些情况,也是促成文人园林风格异军突起的契机.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像西湖这样的名胜我们中国还有哪些
这个可比性不大,因为西湖只有一个.
西湖是首批公布的五A级景区,中国首批公布的五A级景区有66个,这或许是你要的答案,但它们大多数远不及西湖美.
北京:故宫博物院、天坛公园、颐和园、八达岭长城.
天津:天津古文化街旅游区(津门故里)、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
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景区、保定市安新白洋淀景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
山西:大同市云冈石窟、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辽宁:沈阳市植物园、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海洋极地馆.
吉林:长春市伪满皇宫博物院、长白山景区.
黑龙江:哈尔滨市太阳岛公园.
上海: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野生动物园.
江苏: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园风景区、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三国水浒景区、苏州市拙政园、苏州市周庄古镇景区.
浙江: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温州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
安徽:黄山市黄山风景区、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
福建: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名胜区、南平市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江西:九江市庐山风景旅游区、吉安市井冈山风景旅游区.
山东:烟台市蓬莱阁旅游区、济宁市曲阜明故城(三孔)旅游区、泰安市泰山景区.
河南: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洛阳市龙门石窟景区、焦作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
湖南:衡阳市南岳衡山旅游区、张家界武陵源旅游区.
湖北:武汉市黄鹤楼公园、宜昌市三峡大坝旅游区.
广东:广州市长隆旅游度假区、深圳华侨城旅游度假区.
广西:桂林市漓江景区、桂林市乐满地度假世界.
海南:三亚市南山文化旅游区、三亚市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
重庆:重庆大足石刻景区、重庆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
四川: 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乐山市峨眉山景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旅游景区.
贵州:安顺市黄果树大瀑布景区、安顺市龙宫景区.
云南:昆明市石林风景区、丽江市玉龙雪山景区.
陕西:西安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安市华清池景区、延安市黄帝陵景区.
甘肃:嘉峪关市嘉峪关文物景区、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
宁夏:石嘴山市沙湖旅游景区、中卫市沙坡头旅游景区.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吐鲁番市葡萄沟风景区、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景区.
问题2:总分总写西湖公园风景作文要总分总的啊 500字左右[语文科目]
福州西湖公园位于福州市市区西北部卧龙山,为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严高所凿,唐末就已经是游览胜地;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次子王延钧继位,在此建造亭、台、楼、榭,湖中设楼船,西湖成为御花园;到宋代更富盛景.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林则徐为湖岸砌石,重新修建;1914年辟为西湖公园.
福州西湖公园至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福州迄今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园林,被人称为“福建园林明珠”,名列全国36个西湖前茅.现占地面积为42.51公顷,其中陆地面积12.21公顷,水面面积30.3公顷.
福州西湖公园虽然没有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也看不到竞相啼鸣的柳浪闻莺,但福州西湖公园以她旖旎的自然风光,尽显其恬静而秀丽.
1.仙桥柳色(柳堤) 进入大门,长堤卧波,垂柳夹道.原堤建于1930年,宽8米,长139米,中段为桥,即仙桥.1985年拓宽堤面为18米,堤边有石栏杆,并种植垂柳、碧桃及花灌木.春来佳日,柳丝泛绿,桃花似火,远望如湖中锦带.1994年改桥为拱桥,宽10米,长36米.
2.开化屿 开化屿是西湖的核心游览区.开化屿往北、过玉带桥是窑角屿,有省博物馆,美术展览馆,西湖影剧院等建筑.开化屿往西过飞虹桥,到谢坪屿.谢坪屿是儿童娱乐园,有各种儿童游乐设施,往西南过步云桥,可去福州熊猫世界.
3.紫薇厅 在开化屿南,始建于1914年,以四周广植紫薇而得名.1952年重修,砖木结构,现为公园服务部.
4.开化寺 位于开化屿(一名小孤山)中央,为公园最古老的建筑物,据传建于北宋景佑四年(1037年).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知府汪文盛捐资重建.现有建筑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总督金世荣重建,中为正殿,后为禅堂,两翼系钟鼓楼,又左为客寮,右为方丈室.寺内昔有"十八娘"荔枝,颇负盛名.宋蔡襄《荔枝谱》云:"俚传闽王王氏有女第十八,好噉此品,因此得名".今寺前尚有一株古荔.寺在红花绿柳、碧波如镜的湖心屿中.1986年整修后与盆景区相连浑然一体.庭院内种植珍稀花木,花卉盆景、根雕等.
5.宛在堂 在开化屿东,系闽中诗人纪念堂,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诗人傅汝舟营建.招诗友高濲等同来隐居.宛在堂木构三楹,以诗名"孤山宛在水中央"为堂名.一时诗人云集,传为佳话.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改建为湖心亭.乾隆十三年(1748年)黄任倡议复建,在堂中设立诗龛,作为福州诗坛同人吟诗聚会之地.后来堂为洪水冲毁.道光四年(1824年)重建.道光七年(1827年),林则徐丁父忧归家,重浚西湖,借宛在堂为办公场所.1914年,西湖辟为公园后,宛在堂修葺一新.此后,春秋皆有雅集,名人墨客荟萃吟咏.
6..更衣亭 在开化屿东南,始建于五代,相传闽王王延钧每与王后金凤及宫娥乘船游湖时,在此更衣休息.荷亭晚唱:为旧八景之一.在湖西岸大梦山麓.古时大梦山,一面衔山,三面环水,跨湖有一条长堤,自南迤北,接梅亭铺,直抵万安桥(洪山桥附近),系北上通京驿道.堤的东西两侧盛植荷花,荷亭建在堤的突出地带.亭三面临湖,视野广阔,池畔环植碧桃垂柳,夏夜凉风习习,荷香阵阵,古时为品茗赏荷听曲之所.古时,亭北有皇华亭,亭东有迎恩亭,为接待皇使节的馆舍.道光十年(1830年)林则徐重修荷亭,将亭北的皇华亭改建为李纲祠堂.现存的四方形荷亭,为清代建筑物.
7.桂斋 在荷亭西北侧,背靠"大梦松声",紧邻"荷亭晚唱",北与"湖心春雨"相望,东可望及"仙桥柳色".林则徐建李纲祠堂时,在祠堂架三椽,植桂两株,取李纲晚年在福州住所的名称,曰"桂斋".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称"林文忠公读书处",后又在斋旁建室一间和禁烟亭一座,篆书石刻"林则徐读书处"嵌于墙上.1985年,为纪念林则徐诞辰200周年,重建桂斋,移读书处于斋后.
8.大梦山景区
大梦山景区现确定为“一带三景区十二景点”的景观结构.
“一带”即湖滨游览带,由湖头街改造而成;
“三景区”是以西湖三大景区“大梦松声”、“荷亭晚唱”、西湖书院组成的景观区;
“十二景点”围绕三景区组成,分别是荷亭、桂斋、平章池(原福州动物园鸳鸯池)、西湖社(以上属“荷亭晚唱”景区);后池、西湖书院、墨池(原天鹅湖)、雄兵桥(以上属“西湖书院”景区);棋趣台(棋趣广场)、松涛亭、梦山阁、松涛神韵(以上属“大梦松声”景区).
问题3:写西湖风景名胜的诗句还有写庐山 长江的,要1句就好了 再写些中国其他的风景名胜啊,要有名的![语文科目]
西湖:水光潋艳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长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到此回.
洞庭湖:湖 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滕王阁: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泰山: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问题4:写出下列名胜有关的诗句:黄河 长江 西湖 洞庭湖 庐山 苏州 杭州[语文科目]
黄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长江
孤帆远影碧空净,唯见长江天际流.
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洞庭湖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庐山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苏州
堠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
杭州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如果你认为不行,可以自己一个个查
问题5:像西湖一样的名胜中国有哪些
中国十大风景名胜:
1.万里长城
2.桂林山水
3.杭州西湖
4.北京故宫
5.苏州园林
6.安徽黄山
7.长江三峡
8.台湾日月潭
9.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10.秦陵兵马俑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