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麦考利夫_初中生作业缅怀航天女英雄麦考利夫的文章怎么写[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麦考利夫,女,出生在波士顿,成长于马萨诸塞州的弗雷明汉,毕业于弗雷明汉州立大学.她在马里兰和新罕菲尔州从事初高中美国史、法律麦考利夫这位航天女英雄,明知艰险,勇者无惧.当得知美国国家宇航局决定挑选一名普通教师乘坐“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飞入太空时,竟有上万人报名!麦考利夫就是其中一员,她立刻向宇航局报名,没有犹豫,有的是挑战的热情.她与男性竞相争辉,她无惧艰难,这是英雄迈出的第一步.两个孩子给他们37岁的母亲的支持犹如一针强心剂,让麦考利夫更是坚定信心,含笑感激.
英雄不怕考验,英雄不怕磨难.虽然身体健壮,可她只是一个普通教师,而且只是一名女性,她并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后来,四个月的训练如同一支支利刃考验着她、威逼着她,稍有松懈,稍有退缩,稍有犹豫,等待她的将是退出.失重、颠簸、呕吐……这些让人难以想象的痛苦,都未能动摇她内心的飞行梦想,她都用坚强的意志挺了过来,对太空的向往给予了她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此刻她完成了英雄的塑造.
将生死置之度外,肩负使命,并且时刻不忘作为教师的责任,自信而又美丽.登机时仍想着在太空中给几百万美国学生讲两堂课,这是作为教师最本我的美丽.“在登上航天飞机的最后一刻,她回过头来,对着电视镜头,对着她的学生们,也对着整个人类,留下了一个美丽的笑容,这最后的笑容,异常灿烂夺目,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这是一篇报告文学,记叙了美国女教师麦考利夫积极投身航天事业,挑战困难,英勇牺牲的事迹,表达了人们对英雄的崇拜和深切悼念之情.词典上看:“英雄”有三种解释:1、才能勇武过人的人,例如英雄好汉.2、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斗争,令人钦佩的人.3、具有英雄品质的人.在和平年代,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勇于向困难挑战,为他人谋利益,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们,就是英雄.麦考利夫作为一名普通公民乘“挑战者”号飞入太空,表明她具有英雄品质.
默读课文,课文内容可作如下概括:
和经济多科教学工作,是一位很有名望的社会学教师.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初一上学期的课文:《航天女英雄》.对这句话进行分析.孩子们醒悟过来了,有的号啕大哭,有的怔怔的流泪,有的还痴呆呆地直瞪着电视屏幕,脸上毫无表情……
这句话表现了孩子们在见过电视屏幕场景后的震惊和巨大悲痛.有的孩子嚎啕大哭,表明对老师的热爱和对不幸的悲痛,有的怔怔流泪,尚处于震惊和悲痛的转换,有的痴呆地,表明事件的冲击非常强烈,处于极大的震惊!
问题2:帮忙写一篇有关 航天 的作文 (800+字)不要复制 百度知道上的我都看过了 字数不够啊 要800以上今天晚上就要用[历史科目]
在这个金秋,2008年9月,发射号角再度吹响,我们期待中国宇航员的脚步在广袤的太空踏响,神舟七号将彪炳下中国航天新的历史坐标.
世界上人类第一个尝试飞天梦想的是中国人--600多年前的明朝士大夫万户,他坐在绑有47个自制火箭的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想着利用火箭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飞翔的风筝着陆.虽然,他的生命随着轰鸣化作了一缕轻烟,然而他的名字记录在人类飞天梦想的起点上.
600年后,新中国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翻越飞天道路上一个又个障碍,将先人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每一次壮丽腾飞,托举起的都是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腾飞之所以是壮丽的,是因为实现历程的弥足艰难.
回望新中国的航天路,在别国已经迈入航天时代之时,我们的共和国刚诞生10年.
那时,没有大型计算机,就用手摇式计算机;没有办公桌,就伴着微茫的烛光和手电筒的光亮,趴在地上画图……"饥餐砂砾饭,渴饮苦水浆."张爱萍将军生前这样描写过位于西北的"两弹"研制基地.
老一辈航天人就是这样创造了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技术的一次次突破,为实现飞天梦想奠定着基石.那个激情燃烧的六七十年代,锻造出我们自己的"两弹一星"!
而航天发达国家更大步地走在了我国的前面.1961年4月,"东方1号"飞船载着27岁的前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进行了108分钟的太空旅行,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23天后,美国也把宇航员送上了太空.
因此,当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送上了天空时,响彻全球的"东方红"乐曲,宣告中国也进入了航天时代.举国振奋,热情高涨!
然而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工业设计、制造水平,当时的中国还远不具备开展载人航天的条件.
我们必须正视的事实是:一个国力贫弱的国家,无法支撑起一个航天大国!在改革开放中日益强大的共和国,也在积聚着实现飞天的力量.
航天技术与空间探索,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对一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具有战略影响.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牢牢掌握主动权,1992年,党中央果断启动载人航天工程,向世界宣告中国人向航天科技中最具挑战性领域进军的号角.
从此,向前!向前!向前!世界听到了中国航天人矢志追赶的脚步.
从此,飞天!飞天!飞天!中国航天人在太空完成一次次壮丽的旅程.
苍凉戈壁滩上,航天城高耸入云;
茫茫大草原上,回荡着神舟飞船六度凯旋的豪迈与激情……
十几年时间里,中国人完成了别国几十年的跨越:中国不仅成了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而且成了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的国家.
"不管是谁上天--不管是第一次的我还是这次的俊龙、海胜,都是我们大家一起上天."这是杨利伟在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后诚恳的表达.
从神一到神六,从无人到有人,从一天到多天……数字的变化,标志着载人航天事业的前进的一大步又一大步.
正是中国航天人的光辉实践,给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创造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我国近年来的10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卫星通信、导航定位、气象预报、减灾防灾、远程教育等方面,服务于生产和生活.
2005年神舟六号发射时,载人航天七大系统的总指挥、总设计师比两年前发射神五时平均年轻了5岁,飞船、火箭系统中3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已占80%……
这个数字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勃勃生机,这个数字让我们相信中国航天成果荣誉在途.
2005年11月26日,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的重要开局,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中国航天人一系列的腾飞,书写着中国航天科技的自豪、中华民族的荣耀;
中国航天人一系列的腾飞,标志着是一个国家的高度,彰显出一个大国的地位.
神舟七号之后,还有神八、神九、神十……
我们相信,我们祝愿,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的神舟飞船,飞得更高、更远
问题3:七年级课文《航天女英雄》原文[语文科目]
1986年1月28日,美国所有的日历都翻到了这一页,人们早就在期待着这个日子了.
一年多以前,美国宇航局决定挑选一名普通公民乘坐“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飞入太空.过去,只有宇航员、科学家能够进入太空,现在,普通人也能这么做了.这个计划太吸引人了,各行各业的许多人都跃跃欲试.最后,里根总统决定,第一个进入太空的普通人,应该是教师.
是啊,航天事业还只刚刚开头,茫茫宇宙有待一代又一代的勇士去征服,让教师来开创普通人航天的道路,将吸引成千上万的青少年投身这一伟大的事业.一时间,报名的教师竟有11146人!
康科德中学37岁的女教师麦考利夫听到了这一消息,她立刻向宇航局报了名.
这天晚上,她回到家里,用她那秀丽的字迹,认真地填好了一份长达11页的申请表.8岁的儿子史考特和5岁的女儿卡罗琳站在边上,看着妈妈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卡罗琳咬着大拇指问道:“你马上就要到太空去了吗?”麦考利夫微笑地摇摇头:“有那么多人报名呢.这就像体育比赛,里边只能有一个冠军.”史考特开口了,到底是男孩子,说起话来斩钉截铁:“妈妈,只要你老想着赢,就一定能赢!上次我们班的足球比赛就是这样的.我祝你成功!”他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那样伸出了手,麦考利夫含着笑,很感激地同他握了握手.
没想到,史考特的祝福还真管用,麦考利夫真的成了一万多人中的佼佼者——她被选中了!她就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普通人也能够进入太空!
紧接着,她就面临严峻的考验——要在休斯敦的宇航中心接受4个月的严格训练.她虽然身体健壮,但毕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教师,没有像宇航员、运动员那样受过正规训练.现在,她每天都要体验在失去地心引力的状态下那种反常的感受;要逐渐适应像鱼儿一般在舱内漂浮;要很快地学会使用仪表和舱内的装置;要通过各项太空知识的考试.其中最难忍受的,是登上那架小型的训练飞机——连宇航员们都抵挡不住机身的上下颠簸和反复折腾,常常要吐得死去活来,他们称这飞机为“呕吐彗星”.麦考利夫当然吐得最厉害,但她今天被颠得吐清水,明天照样昂着头登上飞机.那些宇航教员们有时相互使着眼色,等着她主动来打退堂鼓,但最后都向她伸出了大拇指.
卡罗琳给她打来了电话:“妈妈,你还在太空里吗?你什么时候下来?”女儿虽已过了6岁的生日,却还弄不清太空和地球的区别,她不得不在电话中反复向她解释.她的丈夫和父母,也常来电话询问她的近况.而她最感兴趣的是儿子史考特,他老在电话里说,要告诉她一个秘密,却又老是不告诉她.
人们期待的日子终于来了.这天上午,“挑战者”号就要起飞了.麦考利夫的父母和丈夫都赶到佛罗里达州为她送行.史考特和同班的十九位同学一起,也乘坐飞机赶来了.同学们簇拥着史考特,史考特手中捧着一个纸盒,里面有什么东西在微微地动.他显得那样小心翼翼,那样郑重其事.他把纸盒递到麦考利夫胸前,眼睛一闪一闪地说道:“妈妈,请您把它带到太空中去.”麦考利夫接过来一看,眼睛顿时湿润了.这是青蛙,是史考特最心爱的小青蛙!从它还是个小蝌蚪的时候起,史考特就尽心尽力地喂养它,每天放学回家总要凑到小玻璃缸前看上好半天,就这么一直看着它褪去了尾巴,看着它长出了四条有力的腿.在第一次听到它发出那“咕噜噜噜”的蛙鸣时,史考特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把爸爸、妈妈和妹妹一起叫来,让全家都来分享他的喜悦.现在,他把青蛙带来了……哦,不,他是把自己的心带来了!他要让青蛙代表他自己,在太空中陪伴亲爱的妈妈;他也要让他亲手培养的小青蛙,代表整个青蛙家族,第一个登上太空.——原来,这就是他早已埋在心中的秘密!麦考利夫噙着眼泪笑了.这是欣慰的眼泪,因为她看到在儿子的身上,流着跟她一样的血……
麦考利夫的学生们为她送行时,带来了康科德中学的校旗,请她把校旗留在宇宙空间.大家充满感情地说:“您从那边回来,可别忘了我们.”麦考利夫轻松自如地摇摇头道:“我要是不回到你们身边,除非是‘那边’出问题了.”她是有什么预感了么?不,她对这次航行充满着信心.就在航行之前,她撤回了自己的人寿保险,她的这一举动,正是为了宽慰成千上万为她担心着的人们.这会儿,就要登机了,她在想什么?也许,她正想着将在太空中给几百万美国学生讲的两堂课.第一堂课要讲述太空的见闻,为孩子们一一介绍航天飞机中每个成员的岗位和职责;第二堂课,她将谈到航天飞行的目的和意义.而康科德中学里她的那些可爱的学生们,是可以通过专用线路向她直接提问的.他们将进行太空和地球之间的亲切而有趣的对话,就像他们平时在康科德中学的305教室所进行的那样.也许,正是想到了这一切,麦考利夫在登上航天飞机的最后一刻,回过头来,对着电视镜头,对着她的学生们,也对着整个人类,留下了一个美丽的笑容.这最后的笑容,异常灿烂夺目,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挑战者”号起飞了!在佛罗里达州的观礼台上,欢声雷动.麦考利夫的父母、丈夫和孩子,随着狂欢的人群,挥舞起了自己的头巾和帽子.在康科德中学的礼堂里,师生们对着电视机欢呼鼓掌;由学生们组成的管乐队,吹起了热烈而欢快的乐曲.在这不寻常的时刻,美国的千千万万所中学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
忽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航天飞机在一瞬间迸出了刺眼的火光,紧接着,一团巨大的火球包围了它!这艘牵系着几百万美国师生神经的“挑战者”号,拖着两条长长的火龙,开始迅速地下坠,完全失去控制地下坠……
观礼台上的人们最先明白过来,在呆了几秒钟之后,人们再也憋不住内心的悲痛,一个个失声痛哭起来.只有孩子们,还在茫然若失地面面相觑,苍白的脸色和布满着绝望的眼神,仿佛在彼此询问:难道亲爱的麦考利夫老师真在里边?难道她真会永远消失在这么晴朗的空中?
在康科德中学,管乐队在一刹那间停止了演奏,礼堂里死一般寂静,每个人的心都像提到了半空.电视屏幕里,火球还在下坠,下坠……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这是多么残酷的事实!踮着脚站在后排的那3个女教师,几乎在同一瞬间“哇”地哭出了声,3个人抱成了一团.孩子们醒悟过来了,有的号啕大哭,有的怔怔地流泪,有的还在痴痴地直瞪着电视屏幕,脸上毫无表情.一个老教师迅速地关上了电视机,一边强忍着悲恸(tòn g),组织老师们分头给家长打电话,把孩子们领回家.
悲痛的气氛笼罩着美国.这一天,国会中断了议会,为遇难者默哀.华盛顿和全美各地降下了半旗,平时灯火辉煌的纽约帝国大厦熄灭了灯光.一架直升机,将一个巨大的花圈投入“挑战者”号坠落的海面,花圈上衬着七朵殷红的麝香石竹,代表航天飞机上七名遇难的英雄.在麦考利夫曾经就学的麻省弗雷明汉州立大学,升起了七个黑色的气球.而最感人的,是在麦考利夫遇难的当晚,在佛罗里达州的大西洋沿岸,竟有两万多人高举着手电,向着浩渺的深邃的夜空照射.其中多半是孩子,是同刚刚失去母亲的史考特和卡罗琳一样大小的孩子.也许,他们是在用自己特殊的灯语,同亲爱的麦考利夫老师交流着感情,以弥补那两节盼望已久的“太空课”吧……
然而,人们并没有被这意外事件吓倒.按原先的规定,下一个飞向太空的普通公民应当是新闻工作者,当时已有1700名记者、编辑和摄影师提出了申请;爆炸发生后,没有一人撤回申请,却有许多勇士争着打电话,要求让他们参加下一次的航天飞行.
麦考利夫以她的英勇献身,为她的学生和孩子们上了最后一课.各国的少年儿童将会像美国儿童一样,永远记住这位航天女英雄,记住这位来自康科德中学的“挑战者”.
问题4:我与航天作文
出征前,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记者见面会上,回答本报记者的提问时,向全军将士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本报记者问:通过军报,最想对三军战友说些什么?杨利伟答:作为一名航天员,我首先是一名共和国的军人;作为一名军人,通过这么多年军队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我想,在执行这次任务中,一定能够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战胜一切困难,坚决完成任务.我也想通过军报感谢全军战友对我们的鼓励、关心和厚爱,也请战友放心,我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为我们的军旗增彩.
“为着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登上“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之际,身着航天服的中国载人航天首飞航天员杨利伟,满怀激情为记者写下这句话.
中国人来了,杨利伟来了!2003年10月15日9时整,随着38岁的中校航天员杨利伟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载人飞船飞向太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终于成真,中国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航天大国.
全世界都记住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杨利伟.
驾歼击机叱咤风云十年
1965年6月21日,杨利伟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一个书香门第家庭.
杨利伟的父亲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期毕业的大学生.父亲先当教师,后在绥中县一家农副产品公司做行政工作;母亲在县里一所中学任语文老师,直到退休.他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全家5口人和和睦睦,过着舒心平静的生活.
“踏踏实实办事,老老实实做人”,这是杨利伟父母对他的要求.儿时的杨利伟脑子灵,反应快,还是个娃娃头.小学毕业时,他以优异成绩考进县重点中学尖子班,并多次参加全县中学生的数学竞赛,拿过不少奖.
1983年夏季,18岁的杨利伟考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在4年的学院生活中,他的学习训练成绩一直很优秀.
1987年,杨利伟从飞行学院毕业,成为空军某师一名强击机飞行员.天生聪慧加上勤奋努力,他不久便成了师里的飞行尖子,后来他又成为一名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10年间,他从华北飞到西北,从西北飞到西南,祖国的万里蓝天留下了他矫健的身影.
1992年夏,杨利伟所在部队来到新疆某机场执行训练任务.那天,他驾驶着战鹰在吐鲁番艾丁湖上空作超低空飞行.突然,飞机发出一声巨响,霎时间仪表显示汽缸温度骤然升高,发动机转速急剧下降!杨利伟明白,自己碰上了严重的“空中停车”故障,飞机的一个发动机不工作了!紧急关头,杨利伟异常冷静:一定要把飞机开回去!
他稳稳地握住操纵杆,慢慢地收油门,驾驶着只剩一个发动机的战机一点点往上爬升、爬升.500米、1000米、1500米,飞机越过天山山脉,向着机场飞去.快接近跑道时,剩下的一个发动机也不工作了.他果断采取应急放起落架的措施,顺利地将完全失去动力的战机紧急降
问题5:关于我国古代女英雄的作文要快哦,600字就行
中国历史上的女英雄
之 平阳公主
南北朝统一,但是乱世还没有结束,不久中国又一次陷入了大分裂的状态.这次分裂的时间很短,隋文帝的外甥李渊只用了7年时间就击败群雄,再一次统一了天下.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一统天下,历史上只有汉高祖刘邦胜过李渊.但是汉高祖击败项羽,当上皇帝后,全国仍然动荡不休.汉高祖直到死前不久还在亲自镇压叛乱.而唐朝却不存在这个问题.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因为唐高祖李渊有一群杰出的儿女.这群儿女中功绩最大的就是太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和三女儿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女儿,当然姓李.可是她的芳名叫什么,正史上却没有记载.中国的史书对待女子的态度至五代为之一变.五代以前,不论何种女子,史书上多半会留下她们的名字.除非像前秦的毛皇后那样由于前秦存在的时间极短,历史纪录未必完整而没有留下姓名的.但是到了宋朝以后,女子的姓名就不再公开纪录在史册中了.越是尊贵的女子越是如此.反而是所谓的“女贼”往往在史书上被直呼其名.纪录平阳公主事迹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一作于后晋,一作于北宋,但无一记载平阳公主的名字和年龄.所以弄得后世写武侠小说的如黄易者只好给她胡乱起个名字叫李秀宁.
唐高祖李渊共有19个女儿,平阳公主排行老三.这19个女儿当然不可能都是一母所生.平阳公主的母亲是李渊的原配窦氏.也就是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的母亲.说起这位窦氏,倒也是一位奇女子.
窦氏是京兆平陵(今陕西兴平)人,父亲窦毅是北周的八大元帅之一(窦毅官封上柱国.这个官名没有对应的现代官名.北周设八个柱国大将军统领全国官兵.勉强翻译可译为方面军司令.但是实际上这个官衔的荣誉性大于实际权力.所以和本朝开国时所封的元帅相仿.)母亲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窦氏从小就很聪明,深受武帝喜爱,把她留在宫中当自己的女儿抚养.当时天下三分,北周是最弱小的一个.为了取得外援,武帝娶了一名突厥公主当皇后.但是武帝对这个政治婚姻很不满意,经常让突厥公主守空房.窦氏就经常劝说舅舅多忍耐,搞好和突厥的婚姻可以消除北方的威胁,全力对付南方的陈和东面的北齐.
不久,隋文帝杨坚篡夺北周皇位.窦氏恨恨地说:“我恨自己不是男子,无法为舅舅家扫除祸患.”吓得父亲赶紧捂住她的嘴:“不要胡说!这是灭门之罪!”不过窦毅由此认为自己的女儿不是等闲之辈,当然不能随便嫁人.于是到了女儿谈婚论嫁的年纪,就搞了个比武招亲的办法.当然,这个比武招亲可不是象武侠小说里那样摆个擂台让大家上去和窦氏对打.窦毅让人在大门上画了两只孔雀,有意招亲的必须在百步外射两箭.凡是两箭各射中一只孔雀眼睛的,就招为女婿.根据现在的正史记载,李渊是相当平庸的一个人.但是他别的好处没有,箭法倒是相当高超的.几十人来应试,只有李渊两箭都射中了.
窦氏嫁给李渊后成了他的贤内助.李渊的脸上皱纹多,隋炀帝便戏称李渊“阿婆”李渊回到家很不高兴.窦氏问清原因,马上安慰他:“这是吉兆啊,你做的是唐国公,唐和堂谐音,阿婆是一家之主也就是堂主啊.”当时,天子的金銮宝殿也叫做明堂.窦氏指的是李渊将来要做皇帝,取代隋炀帝.
由于长在宫廷,窦氏对宫廷政治颇多心得.李渊养了不少骏马,窦氏就劝他献给爱马的隋炀帝:“皇上喜欢鹰和马,您是知道的,现在应该把骏马献给皇上,不该自己留著,否则会招人诬陷.”李渊开始还舍不得他的骏马,后来真的被隋炀帝责问,才赶紧献了上去.窦氏在四十五岁时去世,李渊这才细细琢磨亡妻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经常给隋炀帝送骏马鹰犬,隋炀帝果然异常高兴,很快升李渊为将军.李渊流著泪对儿女说:“我如果早点听你们母亲的话,早就做上这种官了.”
扯了这许多题外话,只是想说明李渊如此平庸的一个人,为何会有杰出的儿女.
隋炀帝其实并不能算是个标准的亡国之君.其文才武略决不输于历史上任何一位名君,至少不输于李世民.这两个人上台以前都不是太子,都有极好的名声,都立下了盖世无双的功劳,都是靠了血腥的政变才上了台.上台之后初期的文治武功都差不多.问题是,隋炀帝比李世民少了一些纳谏的虚心又多了一些好大喜功.这遂导致他不顾国力开凿大运河,又远征高丽.结果弄得天下大乱.自己也在江都掉了脑袋.
在这乱纷纷的时局中,李渊的胜出机会起初并没有那么大.他的地盘在遥远的山西边境,远离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手下兵力也不足,不过万把人.而且天天要面对突厥的进攻.最要命的是,他的家眷全都在长安,身边只有一个次子李世民跟着.如果他起兵造反,家眷立刻不保.但是皇位的诱惑力超过任何一种亲情,在周围包括李世民在内的众人的怂恿下,李渊于隋大业13年(公元617年)5月起兵.
由于家人都在长安作人质,李渊不敢明目张胆的称王称帝,对外他宣称领兵离开自己的防地是为了到江都去接应被困在那里的隋炀帝.可是他的进军路线不是东南面的江都恰恰是西面的首都长安.这么干连李渊自己都说是“掩耳盗铃”.当然更瞒不过在长安留守的隋朝官员.长安方面立即下令拘捕李渊的家人.逮捕名单中就包括了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和她的丈夫柴绍.
这位柴绍先生在唐朝的凌烟阁24功臣中排名第14,谋略出众,善于以少胜多,消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都有他一份.消灭唐朝最后一个对手梁师都他还是主将.李贺有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不过大业13年时,柴绍可没有诗中的这股英雄气概.听到捉拿他的命令,他立刻撒腿就跑.跑之前还对老婆说:“你爸爸造反,我想去和他会合.我们一起跑肯定跑不掉,把你留下我又怕你会有危险,你说怎么办?”他的意思是老婆是李家的人,怕带着目标太大,自己一个人逃跑胜算就大一点.平阳公主何等聪明,当然看的出这里面的潜台词.但是她的胆量比老公大多了,立刻说:“你尽管一个人走,我妇道人家,躲起来很容易,到时候自有办法.”于是柴绍就心安理得独自逃走了.
平阳公主说她是妇道人家躲起来很容易不过是为了宽柴绍的心,但是她的确有自己的计划.柴绍离开后,平阳公主立刻动身回到鄠县(今陕西户县)的李氏庄园,女扮男装,自称李公子,将产业变卖,招兵买马,公开与朝廷对抗.当时天下大乱,长安虽然还掌握在隋室手中,但周围的州县到处都是土匪.其中最大的一股的首领是西域来的胡商何潘仁,手下有几万人.平阳公主派家僮马三宝前去游说何潘仁归降.不知道马三宝使了什么手段,势力远远超过平阳公主的何潘仁居然甘愿做平阳公主的手下.这倒是和本朝太祖初上井冈山时收编王佐,袁文才颇为相似.本朝太祖熟知史实,不知道当时是否想起过这段历史.
言归正传,平阳公主收编了何潘仁后又连续收编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土匪,势力大增.在此期间,朝廷不断派兵攻打平阳公主.平阳公主不但打败了每一次进攻,而且趁机扩大战果,连续夺取了鄠县,武功,周至,始平等县.队伍也扩张到了7万多人.平阳公主收编的这帮手下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强盗.如果没有几分真本事,就是男人也镇不住他们.何况兵源来自原来不相统属的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收编的乌合之众变为一支百战百胜的劲旅,取得如此大的战绩,平阳公主的组织能力和指挥能力实在是出类拔萃的.
公元617年9月,李渊主力渡过黄河进入关中.这时他很高兴的发现平阳公主已经为他在关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盘.他派柴绍去迎接平阳公主.夫妻二人见面,看到妻子如此风光,不知柴绍是否会脸红.接下来,平阳公主挑选了一万多精兵与李世民会师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长安.柴绍属于李世民的部下,与平阳公主平级.夫妻二人各领一军,各自有各自的指挥部(幕府).平阳公主的这一万多精兵就称为“娘子军”.11月9日,攻克长安.
平阳公主在关中行动的意义对建立李唐王朝来说是怎样评价都不过分的.前面说过,李渊是个很平庸的人.虽然很有野心,却是属于有贼心没贼胆的人.起兵之后稍稍遇到一点小挫折就曾经想打退堂鼓,退回太原老巢.幸亏李世民苦劝,才勉强前进.他在渡黄河以前一直在与隋将屈突通缠斗.后来采取李世民的计策,用少量兵力牵制屈突通,主力直攻关中.如果没有平阳公主在关中接应,这一招就成了孤军深入,是极为冒险的.要是进攻长安不利,则后路势必让屈突通切断,那时就真成了瓮中之鳖了.
长安之战后,平阳公主的事迹就不再见于史籍.直到6年之后的武德六年(公元623年)2月初史书上才突如其来地记了一笔她的死讯.而之所以会记上这一笔还主要是由于她的葬礼与众不同,是以军礼下葬(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为什么会这样,前面已经分析过,中国的史籍一贯看不起女人,尤其看不惯带兵的女人.古籍都是历代一再删削过的.平阳公主的事迹大概就是这样湮没的.不过根据种种史籍中的蛛丝马迹,对这六年的情况,我们还是可以勾勒出一个大概来的.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在攻克长安之后,平阳公主继续领兵作战为大唐打江山.李渊虽然攻克了长安,但是他不过大致控制了半个关中.他的四周都是敌人.攻克长安后,李渊立刻面对据有陇西之地的薛举和凉州(今甘肃武威)李轨.从唐武德元年七月薛举派兵大败唐军于浅水原开始至二年二月擒李轨占河西五郡为止,李渊好不容易才安定了关中和西方.才喘了口气,刘武周就抄了李渊的后路,攻占了李渊的老巢山西.李渊命李世民征讨.李世民用了差不多两年时间才打败刘武周夺回山西.奠定李唐天下的一仗是灭王世充.这一役唐军围城打援,把前来援救王世充的窦建德一起干掉了.这几仗柴绍都有份参加.如果说平阳公主这时在长安享清福是不符合她的性格的.作为杰出的将领,她当然是要参加这些决定大唐命运的决战的.窦建德覆灭后,余部推刘黑闼为主,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在漳南(今河北故城)起兵反唐,徐圆朗、高开道亦举兵响应.他们北联突厥,不到半年尽复窦建德旧地.平阳公主这时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守李家的大本营山西.她驻守的地方就是娘子关.
娘子关位于太行山脉西侧“井陉”西口,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上,与河北省交界,为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苇泽关,因平阳公主率数万“娘子军”驻守于此才更名娘子关.“井陉”是晋中和冀中地区之间最近捷的通道,秦末韩信灭赵就是走的这条路线.山西是中原和关中地区的屏障,无山西则中原和关中不稳,平阳公主率军驻守娘子关,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敌人从“井陉”进入山西.
由于没有打败刘武周夺回山西前平阳公主不可能驻守在此,所以平阳公主最早也要到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才进驻娘子关.那么她之前都在做什么呢?当然是在打仗.在没有一天不打仗的情况下,李渊怎么可能让平阳公主这样一员良将闲置3年多后又突然启用呢?
平阳公主最后死于何种原因,史书上没有说.李世民生于公元599年.公元617年李渊起兵时他18岁,李建成大李世民10岁左右为28岁,李元吉比李世民小2岁左右为16岁.如果平阳公主是李世民的妹妹,她应该是至少16岁了.再小就不可能为老爹在关中抢地盘了.但是16岁又不太可能.因为除非她和李元吉是双胞胎,否则很少有人能够连续三年每年生一胎的.所以最有可能的是她是李建成的妹妹,李世民的姐姐.李渊起兵时她的年龄应该是20到26岁之间.这样,到公元623年,她的年龄应该介于26至32岁之间,万一她是李世民的妹妹,那么去世时不过22岁而已.古人的寿命虽然不长.但以这样的年龄去世,对于身体强壮的武将来说,生病的可能性好像不大.结合她死时以军礼下葬,大胆推测一下,应该是战死或负了重伤回到长安后创发而死的.
她战死的情况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性是在与突厥作战时身亡.当时中国内乱,北方军阀包括李渊在内都和突厥结盟.利用突厥攻击自己的敌人.突厥也不把结盟当一回事,经常入侵.山西正是突厥经常侵犯的地区.另一种可能性则是在实行消灭刘黑闼作战时身亡.622年11月,李渊派李建成统兵讨伐刘黑闼,开始双方互有胜负.直到12月25日才将其彻底击溃.平阳公主驻守的娘子关就在前线,当然会率部参战.所以死在此一役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死于此时,则其尸体运回长安差不多要半个月.由于是公主,下葬的准备工作也差不多半个月.则时间上也吻合.
唐朝的女强人很多,公主女强人尤其多.平阳公主开风气之先,之后又有太平公主,安乐公主等等.但是论才能和功绩都比不上平阳公主.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