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别离在今晨_唐朝诗人韦应物 写的诗[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韦应物全集(14首)】
秋夜寄邱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答李瀚
林中观易罢, 溪上对鸥闲.
楚俗饶词客, 何人最往还.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长安遇冯著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夕次盱眙县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沈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
幽人寂无寐,木叶纷纷落.
寒雨暗深更,流萤渡高阁.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
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
东郊
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庶.
赋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蕃地,岂曰财赋强.
送杨氏女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仁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唐朝诗人韦应物《东郊》的一句.下句为“青山澹吾虑”[语文科目]
《东郊》 作者:韦应物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庶.
问题2:唐代诗人韦应物《滁洲西涧》一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谈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的诗句______今天就要哦[语文科目]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行书
问题3:唐朝诗人写的关于花的诗 注意:一定是要唐代诗人写的.[语文科目]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
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莲花坞》王维
问题4:唐代诗人写风景诗[语文科目]
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是王勃的名篇,是他供职长安时写的一首送别诗.开头两句把秦地的长安遥接蜀地的五津,绘出一幅风烟迷离的壮阔图画,同时寓有离别之意.送客的况味本是令人凄伤的,但诗人用豪健的言语安慰友人,一扫通常送别之作的哀愁之气,显示出大丈夫洒落的胸襟.“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化用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句意,语言更精炼概括,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初唐四杰”的从军、出塞之作,表现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慷慨雄壮,令人感动,对盛唐边塞诗的高度繁荣和成熟,有一定的影响.杨炯的从军行,是代表作之一.
《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 (681),突厥入侵固原、庆阳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征.杨即耸弊饔诖耸薄7⒍司怠!胺榛鹫瘴骶币痪洌每湔攀址ㄍ饣佳现亍⑶槭莆<保匀灰鱿戮洹D慷猛饣佳现囟靶闹凶圆黄健保洹按泳痹竿胛拦鲂模押团掏谐觥5诙创泳!把黎啊辈拧按欠镢凇保疤铩币选叭屏恰保什勺忱觯耘季黄惫幔辞致缘木滦卸吹醚该土枥票迫恕5诙哉降胤缪┖嫱姓蕉分ち遥吹擦壕」芊缪┛嗪蕉芳ち遥匀弧澳俜虺ぁ保N雷婀ЯΑJ孜埠粲Γ昝赖乇硐至恕按泳钡闹魈狻?
巫山高 卢照邻
巫山望不极,望望下朝氛.
莫辨啼猿树,徒看神女云.
惊涛乱水脉,骤雨暗峰文.
沾裳即此地,况复远思君.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诗人迁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怒武后,被诬下狱,诗作于此时.诗人以蝉的高洁、喻己的清廉.首联借蝉声起兴,引起客思,由“南冠”切题.颔联以“不堪”和“来对”的流水对,阐发物我之关系,揭露朝政的丑恶和自我的凄伤.颈联运用比喻,以“露重”、“风多”喻世道污浊环境恶劣.“飞难进”喻宦海浮沉难进.“响易沉”喻言论受压.尾联以蝉的高洁,喻己的品性,结句以设问点出冤狱未雪之恨.这是一首很好的咏物诗,借咏物寓抒情,满腔忠愤,溢于言表.
登幽州古台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 “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是咏边地雪景,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全诗句句咏雪,勾出天山奇寒.
开篇先写野外雪景,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可谓妙手回春.再从帐外写到帐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然后再移境帐外,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安排了 送别的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出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回路转,不见踪影,隐含离情别意.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 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境清新诱人,读之无不叫绝.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月下独酌 李 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是一个精心剪裁出来的场面,写来却是那么自然.李白月下独酌,面对明月与影子,似乎在幻觉中形成了三人共饮的画面.在这温暖的春夜,李白边饮边歌舞,月与影也紧随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仿佛也在分享他饮酒的欢乐与忧愁.
从逻辑上讲,物与人的内心世界并无多少关系.但从诗意的角度上看,二者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正是中国诗歌中的“兴”之起源.它从《诗经》开始就一直赋予大自然以拟人的动作、思想与情感,如“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愁月”“悲风”等等.李白此诗正应了这“兴”之写法,赋明月与影子以情感.正如林语堂所说:“它是一种诗意的与自然合调的信仰,这使生命随着人类情感的波动而波动.”
但在诗之末尾,李白又流露出一种独而不独,不独又独的复杂情思,他知道了月与影本是无情物,只是自己多情而已.面对这个无情物,李白依然要永结无情游,意思是月下独酌时,还是要将这月与影邀来相伴歌舞,哪怕是“相期邈云汉”,也在所不辞.可见太白之孤独之有情已到了何等地步!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是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七律中的名作.
公元二二一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O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这是一首咏暮雨的送别诗.虽是微雨,却下得密,以致船帆涨饱了,鸟飞缓慢了.首联写送别之地,扣紧“雨”、“暮”主题.二、三两联渲染迷暗淡景色;暮雨中航行江上,鸟飞空中,海门不见,浦树含滋,境地极为开阔,极为邈远.末联写离愁无限,潸然泪下.全诗一脉贯通,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韩愈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
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唐贞元十九年(803)韩愈与张署皆任监察御史.曾因天旱向德宗进言,极论宫 市之弊,韩被贬为阳山(广东阳山)县令,张被贬为临武(湖南临武)县令.贞元廿 一年(805)正月,顺宗即位,二月甲子大赦.八月宪宗又即位,又大赦天下.两次大赦由于湖南观察使扬恁的从中作梗,他们均未能调回京都,只改官江陵.
先因直谏遭贬,后又受抑于扬恁,适逢中秋良夜,身处羁旅客馆,举头望月之际,心中感触万分,不能不遣怀笔端了.
此诗笔调近似散文,语言古朴,直陈其事.诗中写“君歌”、“我歌”和衷共诉,尽致淋漓.开首四句,恰似序文,铺叙环境:清风明月,万籁俱寂.接着写张署 所歌内容:叙述谪迁之苦,宦途险恶,令人落泪.最后写“我歌”,却只写月色,人 生有命,应借月色开怀痛饮等等,故作旷达.明写张功曹谪迁赦回经历艰难,实则自 述同病相怜之困苦.
全诗抑扬开阖,波澜曲折.音节多变,韵脚灵活.既雄浑恣肆,又宛转流畅,极 好地表达了诗人感情的变化.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辗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首短诗,后面写兵临易水、提剑誓死?其主题确与战斗有关.但前四句 着重写景,除“甲花”、“角声”表明此处有兵士而外,围城、突围等等全无 明确描写.因此,解说之分歧,多出于对“言外之意”的不同体会.“言”外 之“意”虽在“言”外,仍然来自“言”.一首诗积字成句,积句成篇,成为 有内在联系的整体.这篇诗前四句颇难碓解,后四句却比较显豁.说清后四句, 再反观前四句,通篇的意义便不难领会.
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诗意在描写雪天邀友小饮御寒,促膝夜话.诗中蕴含生活气息,不加任何雕琢,信手拈来,遂成妙章.语言平淡而情味盎然.细细品味,胜于醇酒,令人身心俱醉.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这首诗据说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自有其深意所在.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赤 壁 杜牧
折戟沈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销二乔.
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就诗而论,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然而历来颇多认为或许有人事关系上的隐托.起句两个“难”字,点出了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颔联以春蚕绛腊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缅沉痛,又坚贞不渝.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相劝自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入微,可谓千回百转,神情燕婉.最终末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终境逢生,别有洞天.春蚕两句,千秋佳绝.
问题5:还有哪些唐代诗人写的关于柳的诗?[语文科目]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柳
【唐】韩偓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柳
【唐】韩琮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柳
【唐】韩溉
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
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
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咏柳
【唐】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
【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垂柳
【唐】李商隐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柳
【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题柳
【唐】李中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柳
【唐】罗隐
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
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
柳
【唐】慕幽
今古凭君一赠行,几回折尽复重生.
五株斜傍渊明宅,千树低垂太尉营.
临水带烟藏翡翠,倚风兼雨宿流莺.
隋皇堤畔依依在,曾惹当时歌吹声.
柳
【唐】裴说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咏柳
【唐】吴融
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
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
柳
【唐】徐夤
漠漠金条引线微,年年先翠报春归.
解笼飞霭延芳景,不逐乱花飘夕晖.
啼鸟噪蝉堪怅望,舞烟摇水自因依.
五株名显陶家后,见说辞荣种者稀.
咏柳
【唐】薛逢
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
曾飘紫陌随高下,敢拂朱阑竞短长.
萦砌乍飞还乍舞,扑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
庭柳
【唐】姚系
袅袅柳杨枝,当轩杂佩垂.交阴总共密,分条各自宜.
因依似永久,揽结更伤离.爱此阳春色,秋风莫遽吹.
柳
【唐】张旭
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
请君细看风流意,未减灵和殿里时.
柳
【唐】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