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蜉蝣之羽_诗经曹凤蜉蝣之羽的原文[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诗经·曹风·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诗经《伯兮》原文[语文科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注释:
伯:古代兄弟姊妹中长者为伯.妇女也称丈夫为伯.
朅:音切,英武高大,威武健壮的样子.
桀:通“杰”才智出众的样子.
殳:音书,竹制兵器,长丈二.
前驱:走在前面的将士.
杲:音稿,明亮的样子
谖草:萱草,忘忧草
树:种植.
背:通“北”.古人以为指北堂.在北堂种植萱草.
痗:音妹,忧思成病
赏析:
《伯兮》描写在家思妇想念出外远征和丈夫,表达了无法忍受的强烈感情,诗首先想象丈夫在外“为王前驱”的英武形象,生动浮现在脑海中,这才更激起刻骨铭心的思念,连打扮也无心了,思念的深沉和强烈,有如久旱渴雨.但是,这种思念之强,简直叫人无法忍受,班干脆寄托在北堂下种植的忘忧草,来消解这种沉重的思念,一层深似一层,而又层层变换抒写的方式,正是《伯兮》特点.
问题2:诗经采薇的原文,书上的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问题3:蒹葭 诗经原文[语文科目]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ī).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问题4:诗经原文采薇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家靡室,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没有正常家庭生活,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休息,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问题5:氓原文 诗经里面的
诗经
原文
《诗经·氓》 主旨:本篇是弃妇的怨诗词.篇中自叙了这个女子从恋爱、婚变、决绝的过程,感情悲愤,态度决绝,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和损害.特色:虽属叙事诗,但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以对比手法刻划人物性格.用了比喻手法. 《氓》 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译文
那个人老实忠厚,拿布来换丝(有两说,皆可通.一是将“布”释为布匹,则“抱布贸丝”意为拿着布来换我的丝;二是将“布”释为古钱币,则“抱布贸丝”意为拿着钱来买我的丝).并不是真的来换丝,到我这来是商量婚事的.送你渡过淇水,直送到顿丘.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好媒人啊.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登上那倒塌的墙,遥望那来的人.没看见那来的人,眼泪簌簌地掉下来.终于看到了你,就又说又笑.你用龟板、蓍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你用车来接我,我带上财物嫁给你. 桑树还没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唉,斑鸠啊,不要贪吃桑葚!唉,姑娘呀,不要沉溺于男子的爱情中.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姑娘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 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了.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淇水波涛滚滚,水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多年来做你的妻子,家里的劳苦活儿没有不干的.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你的心愿满足后,就凶恶起来.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都讥笑我啊.静下来想想,只能自己伤心. 原想同你白头到老,但(现在)白头到老的心愿让我怨恨.淇水再宽总有个岸,低湿的洼地再大也有个边(意思是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少年时一起愉快地玩耍,尽情地说笑.誓言是真挚诚恳的,没想到你会变心.你违背誓言,不念旧情,那就算了吧!
复述
(跺脚出门去呀——唉!) 想当初,你羞答答来提亲,怕别人知道装作来换丝.我送你淌过淇河,直送到顿丘,都舍不得离不开你.女孩的心思怎么可以说出来呀,你怎么就不能找个好媒人?哎呀,别生气啦,就在秋天等你来迎娶. 每天站在那墙上望着淇河那边的你.你怎么还不来呀?眼泪只管哗哗流.远远望见你呀,我扑过去又笑又说早忘了脸上泪还在.那一天你那样郑重,又卜又筮,看那卦象真是让人喜.你高高兴兴来车来接我,我带着嫁妆到你家,听见那赞礼唱《关雎》. (胡思乱想坐车里,抬头看见那片桑树林,桑叶已经枯黄随风飘.)当初出嫁过这里,桑叶鲜嫩呀斑鸠儿叫得心欢喜.斑鸠呀,桑葚儿好吃可会让你昏迷,女孩儿呀,爱情甜蜜呀,会让你忘了自己!男孩子陷入爱情呀,能够自拔,女孩儿陷进去却无法自拔! 桑叶枯黄随风飘,女孩的容颜已变老!嫁到你们家这么多年,陪你吃苦到现在.哗哗的水声把我惊,原来车子过淇河.河水呀真大打湿车上的布幔呀,和着我的眼泪呀,布幔上水痕点点.我女孩儿家没什么过错,你却变了心!男人们都花心呀, 给你家作主妇,我没少受苦哇.每天早起晚睡,我从没懈怠呀.生活变好了,你怎么就变心了呀!(车到家门口,我心生犹豫呀.)进得家门来,兄弟嘻嘻嘴角撇呀.躲进屋里细细想,只有自己来叹息呀. 总想和你白头偕老呀,可现在一想起我就一肚子气.淇河它再宽呀,也还有河岸,低地它再广呀,也还有个边.青梅竹马的时光呀,充满欢喜,你我诚心发愿呀,没想你会变心!既然你把我抛弃,我就咬一咬牙,把你给忘记!
注释
本诗选自《诗经·国风·卫风》,是春秋时期卫国(今河南省淇县一带)的民歌. 氓(méng):民,指诗中女主人公的丈夫.此处是追述婚前的情况. 蚩蚩(chī):通“媸媸”,笑嘻嘻的样子.一说是忠厚的样子. 抱:拿着. 贸:买,交易,交换.此句犹言持钱买丝. 匪:通“非”,不是. 即:就,靠近.这句说,来就我商量婚事. 子:你,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涉:渡水. 淇:卫国的河名,在今河南境内. 顿丘:卫国的邑名,在淇水边.本为高堆的通称,后转为地名.在淇水南.淇水又曲折流经其西方. 愆(qiān)期:错过期限,指拖延婚期.愆,本指过失,过错,这里指延误. 将(qiāng):愿、请. 无怒:不要生气. 无通“毋”,不要. 秋以为期:以秋为期.期,指约定的婚期. 乘:登上. 彼:那. 垝(guǐ)垣(yuán):倒塌的矮墙. 垝,倒塌. 复关:为此男子所居之地.一说,关,车厢.复关,指返回的车子. 泣涕:涕,眼泪. 涟涟:眼泪不断. 载:动词词头,无义,翻译时可做“又”“则”讲 尔:你. 卜:用龟甲卜卦. 筮(shì):用蓍(shī)草占卦. 体:卦体、卦象. 咎(jiù)言:不吉利,不好的话.犹言卜筮结果,幸无凶辞. 咎:灾祸 车:指娶亲的车. 贿:财物,指嫁妆. 迁:从女家搬迁往男家. 沃若:茂盛肥硕的样子.这句以桑叶肥泽,喻女子正在年轻美貌之时.一说,喻男子情意浓厚的时候. 于(xū)嗟:于通“吁”,即吁嗟,感叹词. 鸠:鸟名. 无食桑葚:《毛传》:“鸠,鹘鸠也.食桑葚过,则醉而伤其性.”此以鸠鸟不可贪食桑葚,喻女子不可为爱情所迷. 耽(dān):沉溺. 说:通“脱”,摆脱.以上四句是说,男子沉迷于爱情可以解脱,女子迷恋与爱情则无法解脱. 黄:谓叶黄. 而:表递进. 陨(yǔn):堕,落下.这句以桑叶黄落喻女子年老色衰.一说,喻男子情意已衰. 徂(cú)尔:嫁往你家.徂:往. 三岁:泛指多年,不是实数. 食贫:食物贫乏.指生活贫困. 汤汤(shāng):水盛貌,水大的样子. 渐(jiān):溅湿,浸湿. 帷裳(cháng):女子车上的布幔. 爽:过失,差错. 贰其行:行为前后不一.行,行为.这句连上句说,女子并无过失,是男子自己的行为前后不一致. 罔(wǎng )极:反复无常,没有准则.罔:无.极:准则. 二三其德:言其行为再三反复,三心二意,德行不专.二三:反复变化,作动词. 靡室劳:没有一样家务不干.靡(mǐ ):无,不.室,指家务. 夙(sù)兴夜寐:起早睡晚.夙,早.兴,起,指起身.夜寐:睡得晚. 靡有朝(zhāo):不止一日,日日如此. 言:句首语词,无实义.遂,犹久.这两句说,(你的心愿)已经满足了,就凶恶起来了. 咥(xì)其:大笑的样子.此处做讥笑的解释. 静言思之:静而思之.言:语气助词. 躬自悼:独自悲伤.躬:自身.悼:悲伤. 及尔偕(xié)老:与你生活到老. 及:同 偕:一同. 老:指上句“及尔偕老” 淇则有岸,隰(xí)则有泮:淇水有岸,隰地有边,而我的痛苦却无限.这两句用淇有岸隰有边来反喻自己痛苦多.隰:低湿地.则:语气助词.泮:通“畔”,边. 【人教版教科书有另一解释:淇水(再宽)总有个岸,低湿的洼地(再大)也有个边.意思是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 总角:古代男女少年时头发的样式,后代称少年.宴:安乐,欢乐.此女子当在未成年时的快乐生活. 晏晏:欢乐、柔和、可亲的样子. 信誓旦旦:誓言是真挚诚恳的.誓: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 不思其反:没有设想到他违反了誓言.此为当时男子表示自己始终不渝之词. 反是不思:既然他违反了当初的誓言,我也别老想这事了.是:代指“信誓旦旦” 亦已焉哉:也就算了吧.已:终止,罢了.焉哉:都是语气词.
赏析
赏析一: 《氓》是一首弃妇的诗,描写了弃妇与负心男子从订婚、迎娶,又到遭受虐待、遗弃的经过,表达了弃妇对遭受虐待与遗弃的痛苦与悲哀, 同时也表达了她对“二三其德”(三心二意)的男子愤怒,尽管她也怀着对往事的无可奈何,但她对爱情与婚姻的忠贞又表现了坚决抗议“不思其反”的决心.诗的叙述似乎沿着事情的发展经过在安排,但写得跌宕起伏,曲折多变.有初恋的期待,有迎娶的欢乐,有遭虐待的痛苦,有被遗弃的悲哀,更有不堪加回首的叹息.其中又暗用对比,前后的变化,男女人公的性格.这种事态的变化,情感的变化,就是在诗中用语也表现了出来.清人马瑞辰在《毛诗传笺通释》中写道:“氓为盲昧无知之称.《氓》中当与男子不相识之初则称氓;约与婚姻则称子,子者男子美称也,嫁则称士,士则夫也.”而且选作意象的事物,既比喻得贴切、生动,也在暗示着情感事态脉络.初婚之时桑“其叶沃若”,遭遇遗弃之时,则“其黄而陨”.曲折其妙,情尽委曲,读来自有神韵. 赏析二: 作品以《氓》为题,诗中的氓是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经商者的形象.他在婚前的虔诚和婚后的负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觉得他有行骗的嫌疑.他只重视女方对自己的经济价值而没有真情实意的投入.女方觉得自己像一件商品被出卖,被榨取了价值即被抛弃.中国古代以农立国,重农抑商.诗中的氓作为以成品换原料的小商贩,带有狡诈的品性,他的这种角色对后代刻画商人形象有深远的影响.古代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 弃妇追述她与氓由订婚、结婚到被休弃的全过程,结尾又回忆他们从小青梅竹马的经历.这首诗虽然以抒情诗的形式出现,但其中叙事占很大的比重,跨越的时间段较长,具有完整的情节. 弃妇在倾诉过程中,有几种事物反复出现,强化了叙事和抒情的效果. 一是洪水.先是“送子涉淇”,中间是“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最后感慨“淇则有岸”,自己的幽怨却永远不能休止.三次出现淇水,所涉及的事象,抒发的感情却不相同. 二是桑.用桑树来比喻弃妇本身由青春焕发到芳华己逝的转变,由鸠食桑葚引出女子对负心男子的沉迷,充满了沉痛和悲哀. 三是车.先是登上高墙,盼望恋人驱车而来,接着是“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把自己的嫁妆奉献给对方,最后是“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期盼、付出、受伤,弃妇的命运通过车辆的三次出现清楚地展示出来,其中的苦辣酸甜都装到了车里. 赏析三: 这是一首叙事诗.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诗歌讲述的是少女为一青年男子所追求,终于结成了夫妻,尽管她甘贫操劳,多年如一日,然而色衰爱弛最后仍被丈夫休弃归家的故事. 整首诗按故事情节发展可分为“恋爱”(第一、二章)、“婚变”(第三、四、五章)、“决绝”(第六章)三个阶段.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时的生活.当年他来求婚的时候,面带敦厚,还玩了一个可爱的小小的花招,表面上是抱着布匹来换丝,其实是找“我”商量婚事来的,可是来得匆忙,连媒人都没找好,“我”送他渡过淇水一直到顿丘,约好秋天再结良缘.此时的“我”是多么缠绵而痴情啊!自此以后,“我”就深深地陷入了相思之中、“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充分表现出“我”的纯真和热情,而“以我贿迁”则表现出“我”的善良和朴实.这时,爱情达到高潮,欢乐达到顶峰,但是,综观全诗,这也是女子不幸遭遇的起点.热恋时的“我”有过太多的美好憧憬,有过太多的甜蜜苦乐.热恋中男子的“怒”我“愆期”及玩弄的一个小小花招,也为后面男子的变心设了一个小小的伏笔. 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的生活.婚后的“我”,忍受多年贫苦的生活,辛勤地操持家务,不分白天和黑夜,不分今日和明朝,自问“女行无偏斜”,只因容貌日渐衰老,便“仍谴归家去”.氓,婚前婚后也形成鲜明的对比.从“氓之蚩蚩”到私欲得到满足的“至于暴矣”,乃至朝三暮四后的“士贰其行”,有力地表现了男子的暴戾不仁、忘恩负义的性格.“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这种长歌当哭般的呼号,既是“我”从多年婚嫁生活中得出的惨痛教训,也是全诗主旨之所在,充分显示出“我”对一去不复返的以往情爱的深重痛惜与对负心人的强烈愤慨. 第五章中的“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是“我”被遣归家时想象到回到家时的情景,期间包含着无尽的凄婉和哀怨. 本部分主要采用比兴的手法.桑叶沃若与黄陨的对比,既暗示女主人公的容貌由青春而至衰老,更是两人的爱情由盛而衰的象征,同是又隐喻“士”从“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 本部分的“兴”兼有“比”的特点,这比单纯的“兴”或“比”更富于艺术魅力. 第六章延续上文“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的哀叹,再次忆起年少时一起愉快玩耍、尽情说笑的情景,往昔的海誓山盟还历历在目,谁料想竟已形同陌路,既然如此,又何必苦苦追思.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充分表现出“我”的清醒和刚烈,自悔而不自伤,决绝而不留恋,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妇女追求婚姻自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