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高考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佛教中的八识_...(集所有的佛的力量也不能破坏一只蚂蚁的第八识)这...[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阿赖耶识如虚空,您试着想怎样能将虚空打坏.一个人打虚空不坏,十个人打虚空,无量人打虚空,结果是一样的,并不是人多力量大,虚空就受不了.人多也不会伤其半点毫末.所伤的只是自己.
你所看只是比喻,是说佛性常住不灭,无可毁坏.
比喻说:发电法,并不是人不知时就没有,也不是谁可造出这个法来.细想这个法,无始就存在如虚空中.纵使一切人将发电机都砸坏,人也不知道有发电这件事,思想上也不知,发电法还是存在的.总是在.这个法即类似法性,第八识.佛性.众生身体灭,识不灭就在此处.
修习者就是要明见佛性才成佛的.
个人见解比喻.不做定说.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佛教中八识有那八个?[语文科目]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前五识是感识,认识具体对象.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
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是,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有其余势,以种子的形式,摄藏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末那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这些种子,以之为我.实际上,这些种子都是无始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中本来无常,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憎、痴、疑、慢等种种烦恼.
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但因它执着自我,所以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就是最后一个阿赖耶识.
8、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
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无明二字的含义见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
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前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所缘,所以有所藏义.第七识恒定执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所以有我爱执藏义.
问题2:解释佛教“阿赖耶识”的含义?
http://baike.baidu.com/view/8407.html
问题3:阿赖耶识是怎么产生的,请问佛性是阿赖耶识吗,佛性是怎么产生的
楼主 安好~
阿赖耶识与佛性,两者都不是被产生的,都不是被出生的东西,而是本来就在.
在大乘密严经、楞伽经、甚至楞严经皆有提到,阿赖耶识是众生本来就俱足的,只是因众生有烦恼障、所知障未断的缘故,才无法令阿赖耶识本俱的佛地功德彰显.
而阿赖耶识是心体,佛性是其性用、妙用,更确切的说,佛性是阿赖耶识的见分,在楞严经被称之为妙真如性.
只要是心,就会有相分与见分,譬如一般大众最熟悉的意识自我,能够对一切人事物境界了知、感受、有苦乐忧喜的受,这些都是意识的见分,而意识所接触的一切境界,都是相分.
甚至,当意识自己观察自己在干什麼的时候,这时候所观察到的自我行相,也是相分,而观照、观察的功能,即是见分.
而八识心中,也只有意识才能观察八识心的相分,如果楼主你能观察到阿赖耶识的行相、运做,那就是观察到阿赖耶识的相分了,而当你观察到阿赖耶识的相分时,其实就是亲证阿赖耶识了,而阿赖耶识的相分,其实就已经显示真如性了---真实不坏与如如随缘的体性,这也是成唯识论所提到的: 真如是(阿赖耶)识之实性.那麼,如果能够这样观察而确认不疑,就是证真如,也可以说是发起了妙观察智、般若智慧.
问题4:科学认为记忆是存在大脑中的,佛教认为记忆是存在阿赖耶识中的,不是矛盾么?
大脑记忆,其实不是这个生理的大脑.我们常说:好好用心想想.这个心,并不是指那个肉心.我们平常说的「心」,就是有两重意思的.说:心口痛.就是指身体里的肉心.用心想,就是意识的心.
大脑记忆也是一样.人们还以为这个肉体的脑真能记忆.这时误解,有一天人们会意识到记忆原来是存放在另一个地方.肉体的大脑只是一个媒介罢了.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