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前夜偷期_除了苏轼还有谁写过江城子?[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仇远 江城子 仇远 云阶步影夜凄凉.采丹房.宿芽黄.万粟千萤,风露四阑香.歌断小山枝上月,环佩冷,怯流光. 年时金屋罩琴床.忆情郎.淡梳妆.笋玉春纤,挼蕊细浮觞.愁夜满城今旧雨,分付菊,自重阳.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 苏轼 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临流班坐,顾瞻南阜,爱曾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想见其处.元丰壬戌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叹,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长短句,以《江城子》歌之.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馀龄.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江城子·东武雪中送客 苏轼 相从不觉又初寒.对尊前,惜流年.风紧离亭,冷结珠泪圆.雪意留君君不住,从此去,少清欢. 转头山上转头看:路漫漫,玉花翻.银海光宽,何处是超然?知道故人相忆否:携翠袖,倚朱栏. 江城子·别徐州 苏轼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向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 苏轼 翠蛾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 画堂新构近孤山.曲栏干,为谁安?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 和凝 江城子 和凝 初夜含娇入洞房,理残妆,柳眉长. 翡翠屏中,亲□玉炉香. 整顿金钿呼小玉,排红烛,待潘郎. 江城子 和凝 斗转星移玉漏频,已三更,对栖莺. 历历花间,似有马蹄声. 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 江城子 和凝 迎得郎来入绣闱,语相思,连理枝. 鬓乱钗垂,梳堕印山眉. 娅姹含情娇不语,纤玉手,抚郎衣. 江城子 和凝 帐里鸳鸯交颈情,恨鸡声,天已明. 愁见街前, 还是说归程. 临上马时期后会,待梅绽,月初生. 江城子 和凝 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 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 含恨含娇独自语,今夜月,太迟生. 欧阳炯 江城子 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韦庄 江城子 韦庄 恩重娇多情易伤,漏更长,解鸳鸯. 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 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檀郎. 江城子 韦庄 髻鬟狼籍黛眉长,出兰房,别檀郎. 角声呜咽,星斗渐微茫. 露冷月残人未起,留不住,泪千行. 牛峤 江城子 牛峤 极浦烟消水鸟飞. 离筵分首时,送金卮. 渡口扬花,狂雪任风吹. 日暮空江波浪急,芳草岸,雨如丝. 江城子 牛峤 鵁鶄飞起郡城东. 碧江空,半滩风. 越王宫殿,苹叶藕花中. 帘卷水楼鱼浪起,千片雪,雨蒙蒙. 张泌 江城子 张泌 浣花溪上见卿卿,脸波明,黛眉轻. 高绾绿云,金簇小蜻蜓. 好是问他来得么?和笑道:莫多情. 江城子 张泌 碧阑干外小中庭,雨初晴,晓莺声. 飞絮落花,时节近清明. 睡起卷帘无一事,匀面了,没心情. 其他诗人 江城子 朱淑真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 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俏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江城子 张先 镂牙歌板齿如犀.串珠齐.画桥西.杂花池院,风幕卷金泥.酒入四肢波入鬓,娇不尽,翠眉低. 小圆珠串静慵拈.夜厌厌.下重帘.曲屏斜烛,心事入眉尖.金字半开香穗小,愁不寐,恨西蟾. 江城子 崔敦礼 吴王台上雨初晴.远烟横.柳如云.门外西风,催踏马啼尘.声断阳关人去□,遮落日,向西秦.不教容易纵归程.语酸辛.黯消魂.且共一尊,相属莫辞频.后夜月明千里隔,君忆我,我思君. 江城子 黄庭坚 画堂高会酒阑珊.倚栏干.霎时间.千里关山,常恨见伊难.及至而今相见了,依旧似、隔关山.倩人传语问平安.省愁烦.泪休弹.哭损眼儿,不似旧时单.寻得石榴双叶子,凭寄与、插云鬖. 江城子 晁端礼 幽香闲艳露华浓.晚妆慵.略匀红.春困厌厌,常爱鬓云松.早是自来莲步小,新样子,为谁弓.画堂西下小栏东.醉醒中.苦匆匆.卷上珠帘,依旧半床空.香灺满炉人未寝,花弄月,竹摇风. 江城子 晁端礼 石榴双叶忆同寻.卜郎心.向谁深.长恁娇痴,尤殢怎生禁.内样双眉新画得,还印了,在罗襟.相思幽怨付鸣琴.望来音.久沈沈.若论当初,谁信有如今.瘦尽标容羞见也,明镜子,任尘侵. 江城子 秦观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锺.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江城子 秦观 枣花金钏约柔荑.昔曾携.事难期.咫尺玉颜,和泪锁春闺.恰似小园桃与李,虽同处,不同枝.玉笙初度颤鸾篦.落花飞.为谁吹.月冷风高,此恨只天知.任是行人无定处,重相见,是何时. 江城子 周紫芝 夕阳低尽柳如烟,淡平川,断肠天.今夜十分,霜月更娟娟.怎得人如天上月,虽暂缺,有时圆. 断云飞雨又经年,思凄然,泪涓涓.且做如今,要见也无缘.因甚江头来处雁,飞不到,小楼边? 江城子 贺铸 麝熏微度绣芙蓉.翠衾重.画堂空.前夜偷期,相见却匆匆.心事两知何处问,依约是,梦中逢. 坐疑行听竹窗风.出帘栊.杳无踪.已过黄昏,缠动寺楼钟.暮雨不来春又去,花满地,月朦胧. 江城子·题黄州杏花村馆驿壁 谢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苏轼写《江城子》的背景是怎样的?[语文科目]
梦话凄凉——苏轼《江城子》赏析\x0d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x0d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x0d这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序云:“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乙卯即熙宁八年.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诗人十九岁娶王弗为妻,二人恩爱和睦,感情笃厚.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五月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东北之彭山县安镇乡.这首词即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x0d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上片写死别之痛和相思之苦.“十年生死两茫茫”,长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首句即从心底迸发而出,为全词定下了主调,凄哀至极.王弗病故至苏轼作此词时恰为十年.十年,在短促的人生中,是一段漫长的途程.然而,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他不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而且思念之情,历时愈久而愈深、愈浓.怀想至切,却生死相隔,不得一见.“茫茫”二字,传达出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值得注意的是“茫茫”前着一“两”字.“两茫茫”,就不只是讲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读此一句,仿佛听见了诗人对亡妻凄苦的告语:十年呵,我日夜思念你,杳无音讯;你呢,也日夜思念我,同样音讯杳无.生者和死者,一样情思,一样哀绪.这里将无知作有知写,虽系虚空悬想,却更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两茫茫”所表现出的感情,凄婉、沉痛,直笼罩全篇.\x0d“不思量,自难忘”哀思万缕,盘结于心,解不开,亦拂不去,深沉绵邈.不去想它,却又实难忘怀.在生活中,有时会出现某种缠绕心间、摆脱不掉的思绪,这种体会几乎人人都有.这里,作者用最平常的语言,作了最真实动人的描绘.\x0d“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亡妻之坟在眉州,与诗人所在的密州遥隔千里.千里之外,没有自己相伴身边,想见得她一人独卧泉下,该是何等的孤寂凄清.“无处话凄凉”一句,说者多解释为诗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因而产生的满怀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寻索下句词意,这种解释自然是不错的.但又还不够.此句从“千里孤坟”而来,自应包括亡妻亦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凄凉在内.这两句直承开首“两茫茫”句意,同样是将无知作有知写,是概括了生者与死者两个方面的.\x0d“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揣其语气,这三句便是诗人在向亡妻诉说“凄凉”了:我们即使能够相见,看见我这般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也一定认不出来是我了.死生异路,怎能重逢?不得重逢而切盼其重逢,设想其重逢,所以用了一个“纵使”.“纵使”表让步,其效果却是使感情的发展更逼近了一层,下面说相逢而不相识,这比之不能相逢,更加使人不堪.“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一位被生活折磨、受痛苦熬煎,风尘满面,两鬓如霜的诗人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里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打击,因而请求出任地方官,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移知密州.仕途坎坷,遭际不幸,转徙外地,艰辛备尝.可以说,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作此词时,苏轼年仅四十,说“鬓如霜”不无夸张,但由此可见其生活之蹭蹬和心境之凄凉.\x0d上片写尽了相思之苦,下片即转入写梦.因“思”而成“梦”,先写所“思”后写所“梦”,自然成章.“思”是“梦”的基础,“梦”是“思”的幻化.上片词意虽不涉梦,但写“思”即是写“梦”,仍然切合“记梦”的题意.“夜来幽梦忽还乡”,笔墨轻巧地一转,即十分自然地折入写梦.“梦”是“幽梦”,一“幽”字写出了梦境之缥缈朦胧.“忽还乡”的“忽”字也值得玩味.梦可以超越时间、空间,也可以打破冥冥世界与人间社会的幽隔.“忽”字写出了千里归乡之快速,亦写出了与亡妻相见之容易.平时多少个日日夜夜,想望殷切而不可得,现在倏忽之间就变成了事实,这不是太快也太容易了么?唯其太快太容易了,便依稀透露出这不过是一种虚幻不实的梦境.入梦是轻快的,所表现的感情却极为沉重.仔细吟咏,不难体味出隐含其间的亦喜亦悲的复杂感情.\x0d“小轩窗,正梳妆”看似梦境记实,实际是恩爱夫妻平居生活的生动写照.往时,不知有过多少次,爱妻在小轩中临窗梳妆,诗人一旁怀着愉悦的心情观看、欣赏,或许还指点评说呢.诗人抓住了这一具有典型特征的生活片断,写出了一对年轻夫妻相亲相爱的和美关系和幸福生活的情景.\x0d“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十年死别,思念至苦,一旦相见,该有千种哀愁、万种凄凉要向对方倾诉;然而,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泪流满面,却是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无言胜过有言,四目相视,两心相印,万千思绪尽在其中了.\x0d“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三句总束全词,是感情发展的高潮.“短松冈”,是说种着矮小松树的山冈,承上片“千里孤坟”,指亡妻的坟墓.据《本事诗》:唐开元年间,有一位姓张的幽州衙将,妻死后留下五子,受后妻虐待,亡妻忽从冢中出,题诗告张说:“死生今有隔,相见永无因.……欲知断肠处,明月照松冈.”苏轼在此化用其意,却十分贴切、自然,不露痕迹.“料得”是“料想”、“猜想”,推测之词,语气却又十分肯定.“年年”,是年复一年,既指已经过去的漫长的十年,亦指未来的无尽的岁月.梦中情景,何等真切,醒来却一切化为乌有,便又重陷入生死相隔、渺茫不见的深沉的悲哀.遥隔千里,松冈之下,亡人长眠地底,冷月清光洒满大地,这是一种怎样孤寂凄哀的情景啊!身处此情此景之中的亡妻自然是悲痛难言,而念及此情此景的诗人亦不免肝肠寸断.“肠断处”是指亡妻的孤坟,“断肠人”则是概指生者与死者.遥承开头“十年生死两茫茫”之意,首尾相接,全诗浑然融为一体,使感情得到充分的发展、强化.\x0d以虚映实,虚中见实,是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梦是虚幻的、缥缈的,然而梦中人的感情却显得那么真挚、深沉,实实在在.或者可以说,正是因为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缥缈,才格外地显得情真意切.感情的表现,在梦前和梦中,前后一致;而随着入梦和梦醒,又一步步深化:死别相思苦;相思不见,无处话凄凉苦;积思成梦,幽梦话凄凉亦苦;梦醒而只剩得冷月松冈,则更苦.全词凄婉哀伤,出语悲苦,真可说是一字一泪!\x0d这首词如春蚕吐丝,如幽山流泉,从诗人胸臆间泻出,质朴自然.无矫饰之情,无故作之态,不以使事用典取胜,亦不以锻炼词句生色,纯以平常语出之.然而千百年来却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以情动人.
问题2:苏东坡的《江城子》到底是写给谁的?是王弗还是他的小妾朝云?
王弗
公之夫人王氏先卒,味此诗,盖悼亡也
问题3:江城子 苏轼[语文科目]
江 城 子
苏 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词前小序明确指出本篇的题旨是“记梦”.然而,梦中的景象只在词的下片短暂出现,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导地位.作者之所以能进入“幽梦”之乡,并且能以词来“记梦”.完全是作者对亡妻朝思暮念、长期不能忘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所以开篇使点出了“十 年生死两茫茫”这一悲惨的现实.这里写的是漫长岁月中的个人悲凉身世.生,指作者;死,指亡妻.这说明,生者与死者两方面都在长期相互怀念,但却消息不通,音容渺茫了.作者之所以将生死并提,除阐明题旨的作用之外,其目的还在于强调生者的悲思,所以,接下去立即出现“不思量,自难忘”这样的词句.“不思量”,实际上是以退为进,恰好用它来表明生者“自难忘”这种感情的深度.“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二句,马上对此进行补充.阐明“自难忘”的实际内容.王氏死后葬于苏轼故乡眉山,所以自然要出现“千里孤坟”,两地睽隔的后果,作者连到坟前奠祭的时机也难以得到.死者“凄凉”,生者心伤.“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 里”,是广阔的空间.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呢?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诸于梦中相会了.以上四句为“记梦”作好了铺垫.上片末三句笔锋顿转,以进为退,设想出纵使相逢却不相识这一出人意外的后果.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其中揉进了作者十年来宦海沉浮的痛苦遭际,揉进了对亡妻长期怀念的精神折磨,揉进十年的岁月与体态的衰老.设想;即使突破了时、空与生死的界限,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但相逢时恐怕对方也难以“相识”了.因为十年之后的作者已“尘满面,鬓如霜”,形同老人了.这三句是从想象中的死者的反映方面,来衬托作者十年来所遭遇的不幸(包括反对新法而乞求外调出京的三年生活在内)和世事的巨大变化.
下片写梦境的突然出现:“夜来幽梦忽还乡”.就全词来讲.本篇的确是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此句则悲中寓喜.“小轩窗,正梳妆”,以鲜明的形象对上句加以补充,从而使梦境更带有真实感.仿佛新婚时,作者在王氏身旁,眼看她沐浴晨光对镜理妆时的神情仪态,心里满是蜜意柔情.然而,紧接着词笔由喜转悲.“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两句上应“千里 孤坟”两句,如今得以“还乡”,本该是尽情“话凄凉”之时,然而,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哪里说起,只好“相顾无言”,一任泪水涌流.这五句是词的主题:“记梦”.正由于梦境虚幻,所以词的意境也不免有些迷离惝恍,作者不可能而且也用不着去尽情描 述.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结尾三句是梦后的感叹,同时也是对死者的慰安.如果联系开篇的“十年”,再加上无限期的“年年”,那么,作者对亡妻的怀恋,不就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么?本篇在艺术上值得注意的特点之一便是直抒胸臆,感情真挚.由于作者对亡妻怀有极其深厚的情感,所以即使在对方去世十年之后,作者还幻想在梦中相逢.并且通过梦境(或与梦境相关的部分)来酣畅淋漓地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既无避忌,又不隐晦.“不 思量,自难忘”,“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等句,都反映了直抒胸臆与吐属自然这样的特点.另一特点是想象丰富、构思精巧.作者从漫长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之中来驰骋自己的想象,并把过去,眼前,梦境与未来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紧紧围绕“思量”、“难忘”四 字描写.全词组织严密,一气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澜起伏.上片八句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的悲喜,末三句述梦后的喟叹.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纯系白描.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真情实境.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错使用相结合,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具有一种古诗和律诗所难以产生的内在的节奏感和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篇,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尘下.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在扩大词的题材,在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本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相互媲美.
问题4:苏轼-江城子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句话的含义是上什么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注释】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译文】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不思念吧,但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与她交谈凄凉的景况.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梳妆.两人互相望着,没有言语,只有泪千行.料想年年断肠的地方,晚上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
问题5:苏轼的江城子请将翻译给我
原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翻译:
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右手举起鹰苍.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