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学习资料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集合的基本关系_高一数学的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如要证明A真包含于B,...[数学]”,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证明的格式如下:
设x∈A为A中任一元素
通过题目条件推导出x∈B
证到这里A包含于B已经证完,为了证明真包含,只需寻找B中的一个元素y,证明y?A
这种证明格式是直接应用了包含与真包含的定义,即A包含于B等价于A中所有元素属于B等价于A中任一元素属于B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A交B=A并B 说明什么?如题[数学科目]
说明A、B两个集合相等吧
问题2:高一数学集合的格式怎么写[数学科目]
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例如,由方程 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1,1}.
注:(1)有些集合亦可如下表示:
从51到10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51,52,53,…,100}
所有正奇数组成的集合:{1,3,5,7,…}
(2)a与{a}不同:a表示一个元素,{a}表示一个集合,该集合只有一个元素.
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并把这个条件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格式:{x∈A| P(x)}
含义:在集合A中满足条件P(x)的x的集合.
例如,不等式 的解集可以表示为: 或
所有直角三角形的集合可以表示为:
注:(1)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去竖线及左边部分.
如:{直角三角形};{大于104的实数}
(2)错误表示法:{实数集};{全体实数}
3、文氏图:用一条封闭的曲线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的方法.
注:何时用列举法?何时用描述法?
(1) 有些集合的公共属性不明显,难以概括,不便用描述法表示,只能用列举法.
(2) 有些集合的元素不能无遗漏地一一列举出来,或者不便于、不需要一一列举出来,常用描述法.
如:集合{1000以内的质数}
问题3:【【【【高一数学集合证明】】】】对于集合N={1,2,3,……,n}及他的每一个非空子集,定义一个“交替和如下:按照递减的次序重新排列该子集,然后从最大数开始交替地减、加后继的数.例如[数学科目]
将N的所有子集分为两大类A类和B类,其中A类中的子集均含有元素n,B类中的子集不含有元素n,任意B类中的集合添上元素n即为A类中的集合,且不同的B类中的子集添上元素n后所得的A类中的集合也不同,故A,B两类子集的个数一样多,且一一对应,N所有子集有2^n个,故A,B两类子集的个数均为(2^n)/2=2^(n-1);
设S是B类集合中任意一个子集,S1=S∪{n}是A中与S对应的有子集,S中元素的“交替和”与S1中元素的“交替和”之和恰等于n,这是因为出现在S,S1中的同一元素在“交替和”中符号相反,相加时互相抵消,仅剩下n,故两者相加为n.如:
设S={a1,a2,…,ak},其中a1>a2>…>ak,S的“交替和”为a1-a2+a3-,…,+(-1)^(k-1)ak,S1的“交替和”为n-a1+a2-a3-,…,+(-1)^kak,两者相加为n,A中子集与B中子集有对应关系的共有2^(n-1),于是N的所有子集的“交替和”之和为n×2^(n-1).
问题4:证集合A={x x=2n+1 n属于Z}集合B={x x=4n+-1N属于Z}证明A=B虽然我懂先证明A包含于B 再证明B包含于A 我也知道要怎么写.但在证明A包含于B时先设n=2k或2k-1时可以得到A={x x=4k+-1} 这时A的条件不就等于B的[数学科目]
A={x x=2n+1 n属于Z} 表示所有的奇数构成的集合,即奇数集
4n+1 表示被4整除余1的数,4n-1表示被4整除余3的数,
因此
B={x x=4n+-1N属于Z}表示被4整除余数为奇数的数,所以也是奇数集
所有A=B
问题5:高一数学集合A不包含于含集合B怎么表示[数学科目]
在集合中,¢意为“不包含于”(不是“不属于”),如A¢B,表示“A集合不包含于B集合”,就是说,A集合中有某个或某些元素是不属于B的.发音为“不包含于”.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