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学习资料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明实录下载_...没有添加任何的个人色彩.明史,明实录,除外...[数学]”,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明朝的皇帝》作者高阳
纪录片《故宫》配套书《故宫过客》也很好看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明史与明实录的区别能否举例说明《明史》的不准确性吗?或者是与《明实录》的矛盾[历史科目]
实录是当朝官方撰写的编年史书,史官需要把某年某月某日几点几点皇上干了什么大臣干了什么当天收到了哪些奏折国家发生了哪些大事儿都记载下来.明实录就是这样,从朱元璋到朱由校之间十五代皇帝,逐年记录各个皇帝的诏敕、律令,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事,保存有大量的章奏、批件等原始资料.
明史是清朝入关后清朝皇帝下令修纂的纪传体史书,历经三次修订,在二十四史里面是最为严谨最为完善的一部.当然由于清朝和明朝的关系,明史中有不少隐讳不书之处.同时一些内容也出自野史,前后矛盾的地方也有.具体到一些细节上的记录,自然是不如实录准确了
问题2:求《明实录之英宗实录》《明史》《明史纪事本末》《明通鉴》……等有关明朝历史、文化、政治、地理等资料钱不够了
话说,免费的哈.就不收你财富值了.
问题3:我想研究明朝历史!除了《明史》以外,还可以看点什么书籍?要比较正统的,不要野史!
2楼
《明通鉴》,(清)夏燮,中华书局,1959年;
《明季北略》,(清)计六奇,中华书局,1984年;
《明季南略》,(清)计六奇,中华书局,1984年;
《明史》,(清)张廷玉等,中华书局,1974年;
《明会要》,(清)龙文彬,中华书局,1956年;
《明季稗史初编》,(清)留云居士,上海书店,1988年;
《明史纪事本末》,(清)谷应泰,中华书局,1977年;
《明清史讲义》,孟森,中华书局,1981年;
《明清史论著集刊》,孟森,中华书局,1959年;
《明史考证》,黄云眉,中华书局,1986年;
《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谢国桢,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明实录》
《明季党社考》,(日)小野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明代社会生活史》,陈宝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嘉靖以来首辅传》 (明)王世贞;
《召对录》,(明)申时行;
《万历三大征考》,(明)茅瑞征;
《南明史》,顾诚,中国青年出版社;
《万历野获编》,(明)沈得符,中华书局,1959年;
《明会典》,(明)申时行,中华书局;
《国榷》,(明)谈迁,中华书局;
《明史简述》,吴晗,中华书局;
《南明史》,钱海岳,中华书局;
《中国断代史系列——明史上下》,南炳文、汤纲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晚明史:1573-1644年》,樊树志,复旦大学出版社;
《剑桥中国明代史》,牟复礼(Frederick W.Mote)、崔瑞德(Denis Twitchett)著;
《南明史》,司徒琳(Lynn H.Struve);
《国史大纲》,钱穆,中华书局;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十六世界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明清战争史略》,孙文良,江苏教育出版社;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万历起居注》;
《崇祯长编》;
《中国历史地图集》 第二卷;
《张居正大传》,朱东润;
《清史稿》 :《太祖本纪》、 《太宗本纪》、 《世祖本纪》、 《圣祖本纪》、 《世宗本纪》、 《高宗本纪》、 《职官志》、 《食货志》、 《兵志》、 《地理志》,及相关列传;
《明清史论著集刊》、 《续编》,孟森,中华书局,1984年版、1986年版;
《简明清史》,戴逸主编,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明清史论著合集》,商鸿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清史新考》,王锺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明清史新析》,韦庆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明亡清兴六十年》,阎崇年,中华书局;
《袁崇焕传》,阎崇年,中华书局;
问题4:为什么《明史》里总是地震地震的,明史里地震是什么概念 和现在的地震有何区别,明史记载明朝一共有多少次地震
不是明朝总地震,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消息越来越灵通,历史记载越来越细致,所以记载的地震越来越多了.你如果天天搜寻今天的地震的话,那肯定也不是一般的多,只是很多没报道,因为不够大,没什么影响力,没什么报道必要.
问题5:《明史》、《明实录》中都无朱棣的生辰,那“至正二十年五月二日”怎么算出来的?或四月十七日
朱棣通过不合法的手段——“靖难”篡夺了朱允文的皇位,所以他即位后,为了建立皇位的合法性基础,篡改了很多建文朝之前的史实(就是不利于朱棣的材料),所以说关于朱棣的“史料”可信度不高.传说朱棣的妈是蒙古人,朱棣的生辰很可能关系到朱棣的血统(血统又是皇权的基础).
在史料编辑中,《明实录》是仁宣朝根据起居注修的,而《明史》又基本来源于《明实录》.如果《明史》和《明实录》中都没有记载朱棣的生辰,那只能到起居注中找.但我想,朱棣有意淡化他的生辰,可能在当时朱棣的血统就受到了质疑或者说朱棣系后裔担心传说成真而影响自己皇权的正统性,遂消灭了于此相关的史料.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