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地菜煮鸡蛋
荠菜,我们武汉话称之为地菜。

相传,某年阳春三月三,医圣华佗在乡间游医治病时,突遭大风暴雨,一个好心老翁邀他进屋避雨,在言谈中得知老翁得了头痛症,华佗随手用庭院地边野生的地菜,煮了三枚鸡蛋,让老翁吃后,治好了老翁的头痛的毛病。从此民间流传了这个故事,并每到农历三月三,家家户户都像过节一样,流行“用地菜煮鸡蛋,吃蛋喝汤不头痛” 的风俗。简言之“三月三,地菜煮鸡蛋。”
这是华夏民族,特别在长江流域一带,相传古老的一个乡风民俗,也是一个民间良方。我们“话说民俗”,是想“就其智慧,传其精华”。其实,地菜本身确是中医的一味食疗药菜,(亦名荠菜,地米菜,护生菜等),营养丰富,全身入药。《本草纲目》等药书中就有地菜味甘,性凉,归肝,和脾,理肾,利水,止血,明目等药理性的记载,具有扩管,降压,清神,理气的功效,是治病健身的一味常用药草。鸡蛋也是中国老百姓家中最常有的营养食物,地菜的浆汁浸入美味的鸡蛋中,更是可口味美,既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又价廉物美,简单方便。因而“三月三,地菜煮鸡蛋。”的民俗,就美誉天下,广为流传了。
还记得六十年代,每年春天周末,我们带着儿女到田野里去挖地菜,那时候,武汉市除了中心城区之外,到处有水塘和空地,春天踏青挖地菜,夏天赏荷听蛙鸣,是孩子们非常惬意的时光,而现在随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这些都成为了美好的回忆,要想用荠菜花煮鸡蛋,就得到市场去买荠菜花。
今天又是蛇年三月三,如同往年一样,我们在集市上买了一把地菜花,洗清泥土后,煮了十几个鸡蛋,全家老少都美美地吃蛋喝汤,高兴,爽快……从春意昂然的窗口望出去,阳台花盆中,那自生自灭的地菜花,她们自由自在的生长,迎着春光,透着美丽!演绎着浓浓的记忆!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