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随想
又是一年“三月三”。草长莺飞,柳绿花繁。一犁杏雨幽幽,三径桑云淡淡,万物萌动,春泥春草和桃花香樟混合在一起的春的信息愈发浓烈地氤氲在人们的心田。
“三月三,吃地菜煮鸡蛋。”这是我从小就知道的传统习俗。为什么要在三月三吃地菜煮鸡蛋呢?各种传说纷纭。不过我更相信的说法是,阳春三月,虽然寒冬已经过去,积存在身体内的寒气尚没有及时祛除,当万物生发的时候,这些寒气也就跟着出来捣乱了,各种感冒随之而来。于是民间主张用地菜花煮鸡蛋,在煮的过程中,敲碎鸡蛋外壳使之入味,据说这样的鸡蛋可以防止头昏头痛和避邪。
今年的“三月三”恰逢清明节,假期在家难得悠闲。早上先生买来一大把新鲜地菜花,我用清水洗净根叶,然后将碧绿碧绿的地菜花盘卷着置于锅底,再放入十来枚鸡蛋,用大火煮开再转小火慢煨,片刻间厨房里弥漫开地菜花的清香。
地菜花煮出的汤水越来越绿,鸡蛋在碧绿的汤水中快乐地翻滚着,蛋壳上也染上一层淡淡的绿。我站在锅边,呼吸着那沁人心脾的地菜花香,不由沉浸在这带着泥土清香、散发着淡淡草药味儿的气息中。
想起孩童时的我最喜欢“三月三”时节和姐姐一起采摘地菜花。春风吹过,春雨滋润后,你会发现后山一大片绿油油的地菜挺起了腰杆。那些开着星星点点的白色小花的草本植物,生命力极强,采摘的时候连根拔起,带有泥土和根的地菜花才新鲜。爸妈见了咱采回来的地菜花直夸我们能干,小小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想起在长江边工作的那几年,中午休息和几个要好的伴儿一起去挖野菜。堤坝上野菜很多,地菜、枸杞、野韭菜、野芹菜应有尽有,肥嫩又青翠。姐妹几个说着体己话,晒着暖暖的太阳,手也没闲,不一会儿便可满载而归。
想起刚才拉开冰箱,冷藏室里满满一盒鸡蛋。右侧是年已七旬的婆婆两周前听说我们家没有鸡蛋,大老远与公公一起坐公交车、爬七楼送来的;中间是朋友踏青带回来的放养土鸡蛋;左侧是老妈预备咱们过“三月三”,昨日下午亲自在超市挑选后气喘吁吁地拎来的土鸡蛋。眼前这些何止是满满的鸡蛋,是满满的爱啊……。
鸡蛋终于煮好了,蛋壳碎碎的,泛着柔柔的青色。我迫不及待拿起鸡蛋,地菜花混合着鸡蛋的香气扑面而来,剥开蛋壳,就着碧绿的汤汁轻轻咬上一口,一股淡香弥漫在口中,地菜花的微苦,鸡蛋的淡甜尽在齿间游走,满嘴都是春天清新香甜的味道。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