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后的三月三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带着我的思念和-----后面的只会哼哼,不会歌词了。明天就是农历的三月初三了,可是今天北京却出现了小雨夹雪的天气;预报说最高温度只有零上五摄氏度,午后出门上班的时候,竟然看到天上零星地飘下了小雪花,天气冷得有点伸不出手,这个鬼天气,让我把收拾到柜子里的羽绒服又重新穿在身上。
北京一年四季的风都很大,所以护城河旁边,几乎天天都有老人在放风筝,我还经常看到一位坐着轮椅的老爷爷每天都会到护城河边放风筝。这或许对他而言,是最好的运动方式。
小的时候的风筝,都是阿姨们帮忙给扎的。扎风筝用的竹篾儿,也是各家废弃的旧竹帘,算是废物利用。而风筝的纸张好的就用别人写大字用的草纸,或者干脆报纸,大白纸也是可以的。风筝线都是叔叔们从车间里带回来的,随便捡拾一根木棒,线团就缠在木棒上。风筝做好了,孩子们就拿着毛笔,随便地在白纸上画个自己喜欢的图案,虽然黑白色很单调,但是还是阻挡不了我们这些孩子的快乐心情。
到了上小学后,妈妈每到春天就会到商店或者集市上给我买一个漂亮的风筝,风筝的纸张很柔,有点象宣纸的感觉,里面的图案也很民族,有点象观世音的样子,白色、天蓝色和红色成为风筝的主色调。妈妈说这些图案都是杨柳青年画,当时的我对于杨柳青,一无所知,只是感觉色彩很艳丽。
那个季节也是荠菜长疯了的时候,每天晚饭后,妈妈都会格外“仁慈地”带我到工厂外面的草地上放一会儿风筝,然后再回家做功课。我和小朋友们就在草地上放风筝、采野花。野花颜色很丰富,淡黄色、深黄色、淡蓝色、深蓝色、淡紫色、深紫色、白色,粉红色、大红色,五颜六色的,像小星星,似乎已经几十年见不到这样的野花了。妈妈就和阿姨们织毛衣,或者是挖荠菜。那时候小小的我很担心天色黑下去,因为天一黑,妈妈就要喊我回家了。所以每玩一会儿,都要偷偷地观察一下妈妈的表情,如果她正在哈哈大笑,或者是和阿姨们聊得热火朝天,这说明,我还可以再多玩一会儿。现在想来,当时我唯一的烦恼就是这个了。
想想最近一次放风筝,还是03年或者是04年的五一节,回徐州时,在广场上买了一个风筝,和姐姐、哥哥们一起放的,记得那天下午,跑来跑去,累得满头大汗,但是我们的风筝是当时广场上飞得最高的。
当然,现在的风筝一般都是塑料做的,图案大多数多拉A梦、小动物之类的,动辄标价二三十块。也见不到宣纸做的杨柳青年画风筝、即便能见到,也是放在商店里作为艺术品出售的。孩子们都在护城河边玩滑板、滚轴。前几天,姐姐的孩子过四岁生日,买了一个800多元的滚轴鞋给她。不知道她喜不喜欢放杨柳青年画风筝、喜不喜欢采野花、喜不喜欢挖荠菜呢?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