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数学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桶形移位寄存器_移位寄存器的级数是什么意思?比如说下题:使用移位寄...[数学]”,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级数就是构成该寄存器的触发器的个数,一个触发器能够存储一个状态,0或是1 .该题答案为5,分别为:10000,00000 ,00001,00011 ,00110 ,01100 ,11000 .如果答 4 ,一个循环中,会产生重复序列,故舍弃 .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用移位寄存器产生11101000序列,至少需要( )个触发器.为什么是3个?[数学科目]
当用移位寄存器来产生序列信号时,若序列的循环长度为L,移位寄存器的位数为n,则应满足2^n=L. 因为此题中L为8,所以至少需要3个移位寄存器
问题2: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输出序列的周期和什么关系[物理科目]
找本扩频通信的书吧
M序列是最长的非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它由非线性移位寄存器产生的码长为2^r的周期序列,可由m序列在适当位置插入全零状态实现.
问题3:用移位寄存器能否组成序列信号发生器?如能,应怎样检测其输出序列?
序列发生器一般都是用移位寄存器产生的.
你的输出序列理论上是可以根据初试序列和LFSR结构算出来的,不知你说的要检测是什么意思.
问题4:什么是同步移位寄存器~不懂诶~
移位寄存器是一类应用很广的时序逻辑电路,通过本知识点的学习理解移位寄存器的概念和工作原理,学会通过功能表来分析模块的逻辑功能.
--------------------------------------------------------------------------------
概念与分类
在时钟脉冲的作用下,低位寄存器的数码送给高位寄存器,作为高位寄存器的次态输出.在时钟脉冲的作用下,高位寄存器的数码送给低位寄存器,作为低位寄存器的次态输出;移位寄存器:除具寄存器的功能外,所存储的数码在时钟脉冲的作用下还可以移位.
根据数码的移位方向分:可分为左移寄存器和右移寄存器.
左移寄存器:在时钟脉冲的作用下,低位寄存器的数码送给高位寄存器,作为高位寄存器的次态输出;
右移寄存器:在时钟脉冲的作用下,高位寄存器的数码送给低位寄存器,作为低位寄存器的次态输出;
CT74195(T1195)——四位单向移位寄存器(并行存取,输入)
表6-18 CT74195功能表
输 入
输 出
R CP D0 …… D3 J
Q0 Q1 Q2 Q3
0 φ φ φ …… φ φ φ
0 0 0 0 1
1 ↑ 0 d0 …… d3 φ φ d0 d1 d2 d 3
1 0 1 φ…… φ φ φ Q00 Q10 Q20 Q30
1 ↑ 1 φ…… φ 0 1 Q0n Q0n Q1n Q2n
1 ↑ 1 φ…… φ 0 0 0 Q0n Q1n Q2n
1 ↑ 1 φ…… φ 1 1 1 Q0n Q1n Q2n
1 ↑ 1 φ…… φ 1 0 Q0n Q1n Q2n
--------------------------------------------------------------------------------
表6-19 真值表
输入(tn)
输出(tn+1)
Q0
0 0
0 1
1 0
1 1
0
Q0n
1
移位寄存器CT74195功能表示于表6-18.移位寄存器CT74195是由四个D触发器和对应的数据选择器组成.
状态控制输入SH/LD为0时,电路各级成为典型的D触发器,在CP正沿脉冲的作用下,执行并行送数功能.
当SH/LD为1时,并行数据被禁止送入,第一级J、输入数据有效,执行功能.的真值表列于表6-19.在CP脉冲的正边沿作用下,执行右移.
当R=0时,封锁CP的作用,电路失去送数和右移位操作的功能,此时R负脉冲直接对各级R清除.
CT74194——四位双向移位寄存器(并行存取)
CT74194型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这是一种功能比较齐全的移位寄存器.它具有左移、右移、并行输入数据、保持以及清除等五种功能.
当MA=MB=1时,寄存器工作方式为并行送数.
当MA=MB=0时,寄存器处于保持状态.
当MA=1,MB=0时,寄存器执行右移操作;右移操作数据从DSR端串行输入.
当MB=1、MA=0时,则执行左移操作.左移操作数据从DSL端串行输入.
当R=0时,寄存器执行清除操作.
问题5:桶形移位寄存器是什么arm9芯片中的寄存器。 怎么样工作的
验证的代码详细分析了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异常处理流程.然后阐明关键字“-irq”的作用,设计出中断处理函数.最后,通过设置中断控制寄存器,设计外部中断EINT3的初始化程序,并给出主程序流程图.实践证明程序运行稳定可靠.
关键字:S3C2410 异常 –irq 中断
计算机体系结构中,异常或者中断是处理系统中突发事件的一种机制,几乎所有的处理器都提供这种机制.异常主要是从处理器被动接受的角度出发的一种描述,指意外操作引起的异常.而中断则带有向处理器主动申请的意味.但这两种情况具有一定的共性,都是请求处理器打断正常的程序执行流程,进入特定程序的一种机制.若无特别说明,对“异常”和“中断”都不作严格的区分.本文结合经过实际验证的代码对ARM9中断处理流程进行分析,并设计出基于S3C2410芯片的外部中断处理程序.
1.异常中断响应和返回
系统运行时,异常可能会随时发生.当一个异常出现以后,ARM微处理器会执行以下几步操作:
1) 将下一条指令的地址存入相应连接寄存器LR,以便程序在处理异常返回时能从正确的位置重新开始执行.
2) 将CPSR复制到相应的SPSR中.
3) 根据异常类型,强制设置CPSR的运行模式位.
4) 强制PC从相关的异常向量地址取下一条指令执行,从而跳转到相应的异常处理程序处.
这些工作是由ARM 内核完成的,不需要用户程序参与.异常处理完毕之后,ARM微处理器会执行以下几步操作从异常返回:
1) 将连接寄存器LR的值减去相应的偏移量后送到PC中.
2) 将SPSR复制回CPSR中.
3) 若在进入异常处理时设置了中断禁止位,要在此清除.
这些工作必须由用户在中断处理函数中实现.为保证在ARM处理器发生异常时不至于处于未知状态,在应用程序的设计中,首先要进行异常处理.采用的方式是在异常向量表中的特定位置放置一条跳转指令,跳转到异常处理程序.当ARM处理器发生异常时,程序计数器PC会被强制设置为对应的异常向量,从而跳转到异常处理程序.当异常处理完成以后,返回到主程序继续执行.可以认为应用程序总是从复位异常处理程序开始执行的,因此复位异常处理程序不需要返回.
2.异常处理程序设计
2.1 异常响应流程
由于向量表的限制,只能有一条指令B完成32MB范围内的跳转,并不能保证所有的异常处理函数都位于32MB范围内.为了扩展跳转范围,需要二次跳转才能把异常处理函数的地址传送给PC.异常处理调用关系如图1所示.
三星公司网站提供了test2410_r11软件包,其中2410init.s有如下代码:
HandlerXXX
sub sp,sp,#4 ;减少sp,保存跳转地址
stmfd sp!,{r0} ;将工作寄存器压入堆栈
ldr r0,=HandleXXX ;将HandleXXX地址放入r0
ldr r0,[r0] ;将中断程序入口地址放入r0
str r0,[sp,#4] ;将中断程序入口地址压入堆栈
ldmfd sp!,{r0,pc} ;将工作寄存器和中断程序入口地址弹出到r0和PC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