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却话巴山夜雨时的上一句_却话巴山夜雨时前一句是什么?[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却话巴山夜雨时 出自《夜雨寄北》 作者:[唐]李商隐
《夜雨寄北》①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②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③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 ①选自《李义山诗集》.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现在河南泌阳)人.唐代诗人.这首诗是寄给友人的(也可能是寄给妻子的).当时诗人在巴蜀,友人(或妻子)在长安,所以说“寄北.在夏雨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在外乘凉不由得想起了以前的好友.感慨万千.
②【巴山】泛指巴蜀之地.
③【却】再.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却话巴山夜雨时”前一句是什么[语文科目]
李商隐(813-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的诗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正如周振甫所评:“有百宝流苏的绮丽,有千丝织网的细密,有行云流水的空明”?①,他的诗歌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开辟了一种新的意境,丰富了唐诗的艺术成就.本文仅就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诗的赏析,揭示其诗歌创作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形象、细腻、含蓄、深刻.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诗人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他在长安的妻子的诗.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他们结婚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经常团聚.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李商隐与妻子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因而对夫妻恩爱、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在其笔下就呈现出“春蚕吐丝”、“蜡炬成灰”般的挚着热烈,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问题2:却话巴山夜雨时?的上一句和诗名是什么?[语文科目]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绝】 类别:【未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解】:
1、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2、共翦西窗烛: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烛蕊.
3、却话:重头谈起.
【韵译】: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问题3:却话巴山夜雨时上一句是什么?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问题4:“却话巴山夜雨时”的上一句是什么[语文科目]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问题5: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前半句是什么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名: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