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数学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七个盘子八个碗_难奥赛(全给方程)7. 甲一分钟能洗3个盘子或8个碗,乙...[数学]”,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7、甲乙合作:一分钟能洗5个盘子或15个碗.设有x个盘子,y个碗.列方程:
x+y=130
x/5 + y/15 =20
解得 x=85,y=45
8、设有大和尚x,小和尚y个.列式子:
(41x/7 + 11y/29)÷(x+y)=1
得 x:y=63:493 故至少有556个和尚.
9、设作对x题,做错y题.列方程:
4x-2y=78
x+y≤25
答案是做对20题做错1题,或做对21题做错3题.只有这两种情况.
10、设孙子x岁,则爷爷12x 岁,爸爸6x 岁.
x+12x+6x=100 x=100/19=5又19分之5 (岁)
11、设有桃x个,则梨子有2x 个;幼儿园小朋友设为y个.列方程:
5y+15=x
14y-30=2x
解得 x=90 ,y=15.因此幼儿园买桃90个,梨180个.
12、设梨子x个,则苹果有(4x-2)个,吃的次数y次.列方程:
x-2a=0
(4x-2)-5a=40
解得 x=28,a=14.
4x-2=110 (个)
答案:原来有110个苹果.
真累,不知你是否满意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方程奥赛题一次测验,前五名平均分比前三名平均分少一分,前七名平均分比前五名平均分少2分,问第四五名得分之和比第六七名之和多几分?九个班,每班人数相等,已知一班的男生比二班、三班[数学科目]
设前5名的平均分是x 则前3的平均分是x+1 前7的平均分是x-2
四五名得分之和等于前5名总分减前3名总分:5x-3(x+1)=2x-3
六七名得分之和等于前7名总分减前5名总分:7(x-2)-5x=2x-14
(2x-3)-(2x-14)=11
第四五名得分之和比第六七名之和多11分
设一个班有x人
∵一班的男生比2-3班的女生总数多1
∴1-3班男生总和=2、3班学生总和减去(2、3)班女生 再加上1班男生=2x+1
∵4-6班女生比(7、8、9)班男生总数多1
∴4-6班男生=3x-(7、8、9)班男生总数-1
∴4-9班男生=3x-1
∴1-9班男生=2x+1+3x-1=5x
∴1-9班女生=9x-5x=4x
∴男生女生之差正好是一个班的人数
问题2:方程解奥赛.有这么一个家庭,现在所有人的年龄之和是73岁,其中有父亲,母亲,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父亲比母亲大3岁,女儿比儿子大2岁.四年前家里所有人的年龄之和为58岁.现在家庭每个人各是[数学科目]
73-58=15=4+4+4+3 说明弟弟是在这4年中间出生的
几年弟弟3岁 姐姐5岁 x+3+x=73-5-3 所以妈妈31岁 爸爸34岁
设每分钟前来人数为x 第一个观众来的时间距离9点y分钟
x*(y+9)/3=x*(y+5)/5
解得y=15
所以第一个观众在8点45分到达
设每小时流入水量为x 一个龙头一小时排水量为y 水池原有水量为z 11个龙头需要t时间把水排干
6x+z=5y*6
3x+z=8y*3
xt+z=11yt
解得x=2y z=18y
t=2小时
2/(7/8-5/6)=40户
问题3:奥赛题(方程解)能用方程解的奥赛题,不用很难,5年级的就可以了,不要不答案写下来.大概15题就行啦,[数学科目]
一、相遇问题
1、一列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同时一列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当货车行了180千米时,客车行了全程的七分之四;当客车到达乙地时,货车行了全程的八分之七.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把全部路程看作单位1
那么客车到达终点行了全程,也就是单位1
当客车到达乙地时,货车行了全程的八分之七
相同的时间,路程比就是速度比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客车货车的速度比=1:7/8=8:7
所以客车行的路程是货车的8/7倍
所以当客车行了全程的4/7时
货车行了全程的(4/7)/(8/7)=1/2
那么甲乙两地相距180/(1/2)=360千米
1/2就是180千米的对应分率
分析:此题中运用了单位1,用到了比例问题,我们要熟练掌握比例,对于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清楚,在速度或时间一定时,路程都和另外一个量成正比例,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这个是基本常识.
2、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2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行,当甲车到达B地时,乙车离A地还有60千米,一直两车速度比是3:2.求甲乙两车的速度.
将全部路程看作单位1
速度比=路程比=3:2,也就是说乙行的路程是甲的2/3
那么甲到达B地时,行了全部路程,乙行了1×2/3=2/3
此时距离终点A还有1-2/3=1/3
那么全程=60/(1/3)=180千米
速度和=180/2=90千米/小时
甲的速度=90×3/(3+2)=54千米/小时
乙的速度=90-54=36千米/小时
3、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B两成相对开出,甲车从A城开往B城,每小时行全程的10%,乙车从B城开往A城,每小时行8千米,当甲车距A城260千米时,乙车距B地320千米.A、B两成之间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这个问题可以看作相遇问题,因为是相向而行
乙车还要行驶320/8=4小时
4个小时甲车行驶全程的10%×4=40%=2/5
那么甲车还要行驶全程的2/5,也就是剩下的260千米
AB距离=260/(2/5)=650千米
4、一客车和一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经过3小时相遇,相遇后仍以原速继续行驶,客车行驶2小时到达乙地,此时货车距离甲地150千米,求甲乙两地距离?
解此题的关键是把甲乙看成一个整体,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甲乙每小时行驶全程的1/3
那么2小时行驶2x1/3=2/3
甲乙相距=150/(1-2/3)=450千米
5、甲乙两车同时分别从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正好行了全程的2/3,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5:3.余下的路程由乙车单独走完,还要多少小时?
将全部路程看作单位1
那么每小时甲乙行驶全程的(2/3)/5=2/15
乙车的速度=(2/15)×(3/8)=1/20
乙5小时行驶1/20×5=1/4
还剩下1-1/4=3/4没有行驶
那么乙还要(3/4)/(1/20)=15个小时到达终点
分析:此题和上一例题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把甲乙每小时行的路程看作一个整体,然后根据比例分别求出甲乙的速度(用份数表示),从而解决问题,关键之处就是把甲乙看作一个整体,这和工作问题,甲乙的工作效率和是一个道理.
6、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站开往西站,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12千米.甲车行驶4.5小时到达西站后没有停留,立即从原路返回,在距西站31.5千米和乙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设甲车速度为a小时/千米.则乙的速度为a-12千米/小时
甲车比乙车多行31.5x2=63千米
用的时间=63/12=5.25小时
所以
(a-12)×5.25+31.5=4.5a
0.75a=31.5
a=42千米/小时
或者
a(5.25-4.5)=31.5
a=42千米/小时
算术法:
相遇时甲比乙多行了31.5×2=63(千米)
相遇时走了 63/12=5.25小时
走31.5千米的路程用了 5.25-4.5=0.75小时
甲每小时行31.5/0.75=42千米
7、从甲地去乙地,如车速比原来提高1/9,就可比预定的时间提前20分钟赶到,如先按原速行驶72千米,再将车速比原来提高1/3,就比预定时间提前30分钟赶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0分钟=1/3小时.30分钟=1/2小时
因为路程一定,时间和速度成反比
那么原来的车速和提高1/9后的车速之比为1:(1+1/9)=9:10
那么时间比为10:9
将原来的时间看作单位1,那么提速1/9后的时间为1x9/10=9/10
所以原来需要的时间为(1/3)/(1-9/10)=10/3小时
第二次行驶完72千米后,原来的速度和提高后的速度比为1:(1+1/3)=3:4
那么时间比为4:3
将行驶完72千米后的时间看作单位1,那么这一段用的时间为(1/2)/(1-3/4)=2小时
那么原来行驶72千米用的时间=10/3-2=4/3小时
原来的速度=72/(4/3)=54千米/小时
甲乙两地相距=54×10/3=180千米
8、清晨4时,甲车从A地,乙车从B地同时相对开出,原计划在上午10时相遇,但在6时30分,乙车因故停在中途C地,甲车继续前行350千米在C地与乙车相遇,相遇后,乙车立即以原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向A地开去.问:乙车几点才能到达A地?
原来的相遇时间=10-4=6小时
乙的速度=60千米/小时
BC距离=60×2.5=150千米(从凌晨4时到6时30分是2.5小时)
原来相遇时乙应该走的距离=60×6=360千米
甲比原来夺走360-150-210千米
那么甲行驶6-2.5=3.5小时应该行驶的距离=350-210=140千米
所以甲的速度=140/3.5=40千米/小时
那么AB距离=(40+60)×6=600千米
AC距离=600-150=450千米
实际相遇的时间=450/40=11.25小时=11小时15分钟
那么相遇时的时间是15小时15分
乙到达A地需要的时间=450/60=7.5小时=7小时30分
所以乙到达A地时间为15小时15分+7小时30分=22时45分
9、AB两地相距60千米,甲车比乙车先行1小时从A地出发开往B地,结果乙车还比甲车早30分到达B地,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2:5,求乙车的速度.
如果甲不比乙车先行1小时,那么乙车要比甲车早1+30/60=1.5小时到达B地
甲乙的速度比=2:5
那么他们用的时间比为5:2
将甲用的时间看作单位1
那么乙用的时间是甲的2/5
甲比乙多用1-2/5=3/5
所以甲行完全程用的时间为1.5/(3/5)=2.5小时
乙行完全程用的时间=2.5-1.5=1小时
那么乙车的速度=60/1=60千米/小时
10、小刚很小明同时从家里出发相向而行.小刚每分钟走52米,小明每分钟走70米,两人在途中A处相遇.若小刚提前4分钟出发,且速度不变,小明每分钟走90米,则两人仍在A处相遇.小刚和小明两人的家相距多少米?
两次相遇小明走的路程一样,那么两次相遇小明的速度比=70:90=7:9
时间比就是速度比的反比,所以两次相遇的时间比为9:7
将第一次相遇的时间看做单位1
那么第二次相遇小明用的时间为7/9
第一次比第二次多用的时间为1-7/9=2/9
那么第一次用的时间为4/(2/9)=18分钟
所以小刚和小明的家相距(52+70)×18=2196米
方程:设第一次相遇时间为t分
90×[(52t-52x4)/52]=70a
t=18分钟(过程从略)
所以小刚和小明的家相距(52+70)×18=2196米
11、客货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5小时后相遇,相遇后两车仍按原速度前进,当他们相距196千米时客车行了全程的三分之二,货车行了全程的80%,问货车行完全程用多少小时 ?
将全部路程看作单位1
那么相距196千米时,
客车行驶了全程的1×2/3=2/3,距离目的地还有1-2/3=1/3
货车行驶了全程的1×80%=4/5
那么全程=196/(4/5-1/3)=196/(7/15)=420千米
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比=2/3:4/5=5:6
客车和货车的速度和=420/5=84千米/小时
货车的速度=84×6/11=504/11千米/小时
那么货车行完全程需要420/(504/11)=55/6小时=9小时10分钟
客货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相遇后两车继续到达对方终点后,两车立即返回,又在途中相遇,两次相遇的地点相距3000米.已知货车的速度是客车速度三分之二,求甲乙两地距离是多少米?(要算式和解题过程)
将全部的路程看作单位1
货车和客车的速度比=2:3
第一次相遇货车行了全程的2/5,客车行了全程的3/5
因为是2次相遇,所以两车走的路程一共是3倍甲乙两地距离,也就是1x3=3
货车行了整个过程的3x2/5=6/5
因此第二次相遇是在距离甲地6/5-1=1/5处
第一次相遇是在距离甲地3/5处
那么两处相距3/5-1/5=2/5
甲乙两地距离3000/(2/5)=7500米
12、甲、乙两辆车同时分别从两个城市相对开出,经过3小时,两车距离中点18千米处相遇,这时甲车与乙车所行的路程之比是2:3.求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设甲的速度为2a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3a千米/小时
总路程=(2a+3a)×3=15a千米
甲行的路程=15a×2/5=6a
15a/2-6a=18
15a-12a=36
3a=36
a=12
甲的速度=12x2=24千米/小时
乙的速度=12x3=36千米/小时
或者
将全部路程看作单位1
那么相遇时甲行了2/5
乙行了1-2/5=3/5
全程=(1/2-2/5)=1/10
全程=18/(1/10)=180千米
甲乙的速度和=180/3=60千米/小时
甲的速度=60x2/5=24千米/小时
乙的速度=60-24=36千米/小时
13、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与乙的速度比是4:5.两车第一次相遇后,甲的速度提高了4分之一,乙的速度提高了3分之一,两车分别到达BA两地后立即返回.这样,第二次相遇点距第一次相遇点48KM,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将全部的路程看作单位1
因为时间一样,路程比就是速度比
所以相遇时,甲行了全程的1x4/(5+4)=4/9
乙行了1-4/9=5/9
此时甲乙提速,速度比由4:5变为4(1+1/4):5(1+1/3)=5:10/3=3:4
甲乙再次相遇路程和是两倍的AB距离,也就是2
此时第二次相遇,乙行了全程的2x4/(3+4)=8/7
第二次相遇点的距离占全部路程的8/7-4/9=44/63
距离第一次相遇点44/63-4/9=16/63
AB距离=48/(16/63)=189千米
14、甲从A地往B地,乙丙从B地行往A地,三人同时出发.甲首先遇乙,15分钟后又遇丙.甲每份走70m,乙走60m丙走50m.问AB两地距离、
乙丙的速度差=60-50=10米/分
那么甲乙相遇时,距离丙的距离=(70+50)×15=1800米
那么甲乙相遇时用的时间=1800/10=180分钟
那么AB距离=(70+60)×180=23400米
15、甲乙两人同时从山脚开始爬山,到达山顶后就立即下山,甲乙两人下山的速度都是各自上山速度的二倍,甲到山顶时乙距离山顶还有500米,甲回到山脚时,乙刚好下到半山腰,求从山脚到山顶的路程.
下山速度是上山的2倍,那就假设一下,
把下山路也看做上山路,长度为上山路的1/2
速度都是上山的速度.
那么,原来上山的路程,占总路程的2/3,
下山路程占总路程的1/3
甲返回山脚,乙一共行了全程的:
2/3+1/3×1/2=5/6
乙的速度是甲的5/6
甲到达山顶,即行了全程的2/3,
乙应该行了全程的:2/3×5/6=5/9
实际上乙行了全程的2/3减去500米
所以全程为:500÷(2/3-5/9)=4500米
从山脚到山顶的距离为:4500×2/3=3000米
可以用方程试着解一下
问题4:初一方程章奥赛已知 {4x-3y-6m=0 x+2y-7m=0 求 x+y+m/x-y+m 的值最上面那个是方程组,将就着看吧,[数学科目]
联立两方程
4x-3y-6m=0.(1)
x+2y-7m=0.(2)
4(2)-(1)得 11y=22m y=2m
代入(2)式得 x=3m
再将x,y的值代入x+y+m/x-y+m 得 (3m+2m+m)/(3m-2m+m)=3
问题5:开心奥赛吧 用方程解一种自行车的前齿轮齿数是45,后轮齿数是15,后轮直径是60厘米,如果前轮转动一圈,自行车大约前进多少米?[数学科目]
后轮周长=3.14×60=188.4厘米
前轮周长=188.4÷15×45=565.2厘米=5.652米
如果前轮转动一圈,自行车大岳前进5.652米.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