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要和大家分享的是java的数据类型转换。数据类型的转换,分为自动转换和强制转换。自动转换是程序在执行过程中“悄然”进行的转换,不需要用户提前声明,一般是从位数低的类型向位数高的类型转换;强制类型转换则必须在代码中声明,转换顺序不受限制。
自动数据类型转换
自动转换按从低到高的顺序转换。不同类型数据间的优先关系如下:
低--------------------------------------------->高
byte,short,char-> int -> long -> float -> double
运算中,不同类型的数据先转化为同一类型,然后进行运算,转换规则如下:
| 操作数1类型 | 操作数2类型 | 转换后的类型 |
|---|---|---|
| byte、short、char | int | int |
| byte、short、char、int | long | long |
| byte、short、char、int、long | float | float |
| byte、short、char、int、long、float | double | double |
强制数据类型转换
强制转换的格式是在需要转型的数据前加上“( )”,然后在括号内加入需要转化的数据类型。有的数据经过转型运算后,精度会丢失,而有的会更加精确。
强制类型转换,也称显式类型转换,是指必须书写代码才能完成的类型转换。该类类型转换很可能存在精度的损失,所以必须书写相应的代码,并且能够忍受该种损失时才进行该类型的转换。
转换规则:从存储范围大的类型到存储范围小的类型。
具体规则为:double→float→long→int→short(char)→byte
语法格式为:(转换到的类型)需要转换的值
示例代码:
double d = 3.10; int n = (int)d;
这里将 double 类型的变量 d 强制转换成 int 类型,然后赋值给变量 n。需要说明的是小数强制转换为整数,采用的是“去 1 法”,也就是无条件的舍弃小数点的所有数字,则以上转换出的结果是 3。整数强制转换为整数时取数字的低位,例如 int 类型的变量转换为 byte 类型时,则只去 int 类型的低 8 位(也就是最后一个字节)的值。
示例代码:
int n = 123; byte b = (byte)n; int m = 1234; byte b1 = (byte)m;
则 b 的值还是 123,而 b1 的值为-46。b1 的计算方法如下:m 的值转换为二进制是10011010010,取该数字低8位的值作为b1的值,则b1的二进制值是11010010,按照机器数的规定,最高位是符号位,1 代表负数,在计算机中负数存储的是补码,则该负数的原码是 10101110,该值就是十进制的-46。
注意问题:强制类型转换通常都会存储精度的损失,所以使用时需要谨慎。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