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春节作文400字_400字作文要是描写春节情景的,不是说个人的[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为了庆祝春节,海陆丰民间留传着丰富多彩的习俗.
从农历十二月廿日开始,每家每户就忙于年事,备办各式年货和祭神用品.并对家内进行一次大型的清洁卫生,用竹杆捆扎着竹枝清除屋顶灰尘,谓之"采屯".廿六日起,各户开始蒸甜果、发果、松果以及做印果等.除夕前,在门檐上挂起一对红灯笼,开始张贴春联和在门扇上贴上秦琼、尉迟恭等古代英雄画像,以作避邪驱鬼,祈求一年平平安安、进祥纳福之意.
除夕夜,合家男女老少必须齐到,远在外地及港澳的家人也要赶回来,各人沐浴更衣示辞旧迎新之意.赤石镇山区一带的农民则要采集八角叶、石昌蒲叶等煮水经家人沐浴.晚饭前,先拜祭列宗列祖,祈祷祖先保佑子孙平安如意.尤其是巨姓大族,各家各户将祭品集中在八仙桌上,然后摆放在祖祠内.由族长主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祭毕,各户领回祭品.全家始围炉吃团圆饭.若有家庭成员因故未归,须盛一碗饭放在桌上,留一座位,以此象征合家团聚.饭后,长辈给未成年的晚辈分送"压岁钱".已出嫁的女儿不得在娘家过除夕夜.是晚,全家欢欢乐乐、和和融融地待地家中聚谈"守岁".清末海丰文人张鹤有一首《庚子除夕作》的七律,很逼真地描写守岁时的情景.诗曰:"爆竹声喧欲晓天,拥衾危坐不成眠.小环偷试迎春酒,侍妾私分压岁钱.旧疾未痊如织贝,新欢难遇当逢年,何如卖痴呆去,略有聪明不慕仙."现在除夕守岁,全家聚在电视机前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至11点交子时的时限,就开始燃放"开门炮",热烈庆祝新的一年的来临,自此大门敞开,不再关闭.近几年来,由于鞭炮易引起火灾,故在当地政府明文禁止下,放"开门炮"这项习俗在城里已不再出现.有的则代之以"电动开门炮".
正月初一早餐,各家各户吃"斋菜".人们穿戴一新,互相拜年.过拜年时,随身携带红柑(喻大吉)、发果(喻大发)、松果(喻全年钱银多手头松)和甜果、猪肉等.现则携带红柑、饼干、糖果之类的礼品.各人互道祝贺恭喜的吉祥话,以示出年大吉大利、吉祥如意.是日不打井取水,不洗晒衣服,不扫地.年初二是探亲访友的高峰期.按惯例,女婿必须先拜访岳父母,外甥必须先拜访舅父,然后再到其他亲戚朋友家串门.年初三,家家打扫卫生,把垃圾附上"纸钱",送出门外,叫做"逐穷鬼".到了年初五谓之"年庚开".至年初七遵例吃七样菜(即将七种不同的蔬菜放在一起烹调).至年初八节日气氛才逐渐收敛.
这时期民谷比较大型的喜庆活动有贴春联,看"虎狮",听曲艺:
贴春联.除夕前,家家户户都在门扇和门旁两边贴上春联.春联的内容既有迎春接福之类的内容,也有标明族源门第的姓氏联;还有的在窗户和米瓮贴上写着"春"、"福"之类的红纸.过去贴春联形式颇为庄重,注重彩头.有的大户人家请名家书写.如1942年农历12月底,柳亚子先生在地下党的护送下,从香港乘船抵达红草镇新村,住进开明士绅杨胜昌先生的大院10多天.此时恰逢春节,柳亚子为大院书写春联二副曰:"由来正们须参易,看到宜家在诵诗"、"绣户香风暖,春庭晓景长".
看"虎狮".海陆丰地区许多城镇和农村盛行拳馆.拳馆一般都设置舞狮队教练武术,舞狮队由青壮年30-100人组成.除夕子时一过,舞狮队就在唢呐声的伴奏下出发,首先参拜当地的神庙起鼓,接着在提"舞麒麟"、"舞狮"两种,由粤东著名拳师刘阿梅率领的公平镇西北社合兴馆则增添"舞象"一项内容.舞狮花式庄严有序,先行狮诗,按锣鼓、唢呐等乐器的节奏耍舞四方.并配有少年饰演的"紫微仙童"以及"大头佛"、"米翠娘"伴舞伴演,形状天真活泼、谐趣逗乐,与舞狮者的雄猛威势相衬托.舞狮毕,狮队内越出拳师行拳打棍.接着举行俗称"搬五彩"的武术对打套路(年初一忌行).即两人各持双刀对杀称"搬刀",一人拿尖串与另一人拿盾和刀相厮杀的称"搬藤牌",若干人同时用棍相斗的称"搬棍".此时,伴奏的乐器昂扬激越,并夹杂着众拳师的呼喝声,如效古代战场的拼搏,富有南派武功之特点;围观者如堵,不时发出喝采声.舞狮队至元宵前回城舞狮,称"刹鼓",表示活动结束.
听曲艺.明清以来,海陆丰城乡流行听曲艺.是一种唱曲为主的文娱组织,由男女约20人组成.有名的如"永兰轩"、"遏云轩"等曲班.曲班大致分为"白字腔"、"正字腔"和"西秦腔"三种曲班,各有其曲艺特色,深为广大群众所欢迎.农历正月间,城乡祠堂、庙宇以及富户沿例均请当地曲班唱曲.有的甚至请曲班坐唱通宵.白字曲班主奏二弦,伴以锣鼓、椰胡、月琴等乐器.唱者按戏班角色分工,以旦、小生、老生为主唱,非主角男女在旁帮腔,曲终鸣鞭炮,由主人送红包示礼.至今曲班已逐渐式微,多由收录机放唱片取代.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海丰的春节作文400字.怎么写?[语文科目]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习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守制者(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问题2:春节作文400字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觉得大家对过年没有太大感觉了;和很多人一样,我也会时常怀念儿时过年的时光.怀念,并不是因为觉得那时过年有很多美好,可能只是一种怀旧的情愫而已.
儿时的过年时光对于我来说,并没有太多的快乐,尽管那时年味十足.所谓的年味都体现在过年前一个月就开始的忙忙碌碌中.虽然年龄不大,可我却得和大人一起为过年忙碌着.父亲是一个非常懒惰的人,弟妹都小,作为姐弟四个的老大,繁重的劳动自然而然就落在我和母亲的肩头.过年了要忙年货.那时的年货全都是自己家里亲手制作的.蒸米糕,蒸馒头,做豆腐,烙煎饼,样样都是细活,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一道道程序,有的要用平板车把东西拉到磨坊磨成粉再开始着手做,有的甚至就是推着石磨一点点磨出来的,繁琐而又复杂.我就这样跟母亲后面忙碌着,起早贪黑,直到大年三十才能忙完了所有活,然后再忙着炸丸子,炒花生,炒瓜子.这些活简单,都是我一个人忙的.
三十晚上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包饺子,其实主要是我和我妈在忙活.印象最深的是那时饺子馅都是素菜,有的是大白菜加粉条,有的是酸菜加粉条.因为家里穷,过年难得称上几斤肉,母亲舍不得吃,留着年后家里来客人吃.那时心里总是想,哪年过年时能吃上顿加肉馅的饺子该多好啊.包完饺子,妈妈在家里再收拾收拾,我就领着弟妹去邻居家里看晚会了.我家买得起电视是我上高中时,那已经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了.之前我们看晚会只能到邻居家里去看.
如果说过年还有快乐,那就是大年初一去串门拜年,能讨回很多零食吃,什么油条啊,糖果啊,瓜子啊,花生啊,能吃到这些平时吃不到的东西,这就是过年最大的乐趣.家里穷,过年是穿不上新衣服的,所以直到现在,我对过年穿新衣服都没有什么概念.那时更拿不到压岁钱,长这么大,我从来没有从父母那儿得过压岁钱.是穷人孩子早当家吧,我那时从不羡慕那些能拿到压岁钱的伙伴,我能理解父母的难处.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那时过年绝对是没有现在过年有意思的.比起那时,现在过年简直就像在天堂里一样舒服.可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年味淡了,找不到原来的感觉了呢?可能是我们的心淡漠了吧.物质的富裕,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忙碌的节奏,扰乱了我们心境.我们耐不住寂寞,也受不了忙碌.太忙了,我们会抱怨太累;太闲了,我们会觉得太无聊.我们物质上什么都有了,到头来却发现心里是空的.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悲哀.
也许是自己小时候过年总是有很多遗憾,所以虽然现在过年味道不浓,但我依然很珍惜很享受这种感觉.每天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自由支配自己的心情,这是多么好的享受啊.不管别人怎样,年味儿是自己过出来的.享受假期的快乐,留一份闲心,有一份静心,多一点精心,加一点热心,照样可以过一个身心享受的春节.
问题3:春节作文400左右字[语文科目]
1、一天的见闻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欢迎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手枪、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天可是生意兴隆啰!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2、快乐春节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
人们杀猪宰羊,忙碌地准备着春节大吃大喝一番.
春节到了,小朋友们便早早起床,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攒取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如小汽车、四驱车、玩具枪、足球等,而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
3、照相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童谣又响起来了,我们记着春节前的约定:过年去照相.
吃着津津有味的点心,漫步来到丽都照相馆,好幸庆!它仍然开着门.我们行动起来,个个穿着喜庆的红色上衣,拿着鲜红的鲜花,咔嚓咔嚓照了许多张相.哇,不错!这个姿势摆得好!传来了摄影师的赞许声.的确,不是吹牛,莉莉这个姿势摆得确实妙极了,真是个靓女!瞧,第二个又上场了,只见屁股一扭,右手放在后脑勺上,左手还向我们摆了个boss相呢!紧接着第三个,第四个,好像你争我赶,互不相让,真是其乐融融啊!
这回比他们几个还更刺激呢?
只见华民男扮女装,弄了个满堂大笑,笑声不断,还走着猫步,扭着秧歌出来了.还蹦出一句洋文:“Happy new year!”又逗得大家哄堂大笑.我也不甘落后,穿着一身婚纱走出来,结果她们惊呆了,短暂静默后,突然大笑起来,都笑得前俯后仰.但我强忍住不笑,摆了几个自认为很酷的姿势.哈!看到她们的目光,也都带着羡慕!当然,这时我还真有点不好意思,红着脸,一溜烟跑进了换衣间.
听,他们还在笑呢!哎,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为什么我要穿婚纱呢?
哇,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还沉浸在刚才的美好回忆中.边走边说,讲的人口若悬河,听的人津津有味,看的人糊里糊涂.真是不知我们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想到这,我们又嘻嘻哈哈笑个不停.
笑得是那样灿烂,那样醉人,留下一路的笑声……
4、看耍灯
盼啊,盼啊!终于盼到了春节的这一天.我们有得玩啰!新又到了,往事如风,把我以前的记忆全部都带走了,这一年又开始了我的新生活.
“新年到,新年到,我们大家放鞭炮……”这是我们自己唱的,你看,多愉快的春节啊!家家户户都是红通通的一片,贴对联,挂灯笼,包饺子,一家人忙都忙不过来.
吃完年夜饭,我拉着妹妹的手,一口气跑到街上,“好美啊!”我不禁发出赞叹.街上气势非凡,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我们到街上东游西逛.啥?耍狮灯的来了!你看,狮头左摆右扭,看上去非常凶,可当它钻来钻去的时候,我又有点担心,万一摔下来了怎么办啊!后来又想了想,那么聪明的狮子怎么会呢!于是我又继续静下心来看灯.人太多了,只好跳起来看.
“姐姐,姐姐!花灯又来了啰!看花灯哟!我们去那边看吧!”妹妹大喊了起来.“花灯?花灯!我终于看到你了.”原以为现在的灯越来越少了,今年也许看不到花灯了.这太让我喜出望外了!我高兴地回应:“Let’s go!”妹妹听我说了句洋文,似懂非懂,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被我顺手一拉,看花灯去了.
五颜六色的花灯,真是太美了.那花灯在男男女女的手中变化着花样,一下子就排出四个大字:“新春快乐,”一下子又是“拜新年.”我也记不清还排了多少个字,反正只记得当时锣鼓喧天,悠扬的锁呐笛子声送入耳膜.更别提还有那些男男女女的宛转歌喉了,“正月里来,是新年啰……”那声音悦耳动听,婀娜多姿的舞蹈看得人们眼花缭乱.我们尽情地欣赏着,胜似梦境之迷离,下面还有许多节目,那个大花脸丑角不时惹得人们开怀大笑.
真是处处欢声笑语.
夜深了,街上的人渐渐少了,尽管如此,我还是舍不得离开,妹妹拉着我,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父母早就睡下了,他们被春节的喜气带入了甜美的梦乡……
我跟妹妹在床上说着今天的看灯的趣事,迷迷糊糊才进入了梦境.
5、礼物
“噼里啪啦”,春节来了,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贴春联.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新的一年的开始,预示着我们长大了一岁,美好事物将来临,谁不高兴呢?小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穿着新衣服,拿着大人给的压岁钱,准备去买个痛快.
走亲戚,大多数人更是争着去.
可是大家都高兴的时候,我却高兴不起来.
清晨,听见屋外小孩子早已大喊大叫了,可我还躲在被窝里不愿起床,你想想,被窝中的舒服感觉谁愿离开!可还没等我舒服够,妈妈已经扯破嗓门叫我快起床了.我将被子一扯,蒙住了整个头,可无济于事,妈妈已走进了房间,下了一道圣旨:“今天全家人都要去外婆家,快点准备!”
我生来性格内向,不愿串门走亲访友,但无可奈何,今天是初二,所以也不得不去外婆家拜拜年.
我们全家人已准备好出发了.天啊!拎几大包东西,岂不是想累死我,偏偏又要我拎,我更加不高兴,说:“你们走前面吧!反正我走不快,我会跟上的.”拎着两个沉甸甸的大包,向外婆家走去.
去外婆家全是山路,挺累人的.约摸走了两三里路,我放下东西,拿起手一看,有两条红印子,动一动,弯都弯不过来.痛,我气愤极了!就在这时,一瓶不争气的酒滚了出来,我捡起一看,连崭新的标签上都有几条小脏痕.
还是继续上路吧.
总算到了外婆家,他们有说有笑的,可我一个人躲在房间里闷看电视,想着心事.
过了几天,外婆她们家的人来我家了,礼物全放在书桌上,我翻着看着,看呀看……啊!那瓶酒不就是我拎去的吗?标签上的几条痕迹还在呢!
是那瓶,一定不会错,绝对是那瓶!
我愣住了,春节,是一个欢庆的节曰,是人们走亲访友的盛大节曰,可是谁出的馊主意?为什么要送春节礼物,难道不送不行吗?而且最终竟然又回到了自己的手中,那天,我手都拎得好酸好酸,可又拎回来了,有什么意思?我真不明白为什么?但愿以后过春节不要送这送那,在春节走动走动就是,没有必要非得送什么礼物,也更轻便!
6、难过的春节
过春节本是一个喜气洋洋的曰子,可我却是有春节的样,没春节的味.本来我们一家也应该过得欢快的,但一件突发的意外事破坏了我们的好心情.
那年的春节,我们高高兴兴地准备迎接叔叔回来过年,可在那时等了很久也不见叔叔的影子.本以为他临时有事而把回家曰期推迟了.可哪知一个电话打回来,却使得爷爷奶奶坐在那里唉声叹气,婶婶偷偷地抹眼泪.我猜想一定是叔叔在外面遇到了什么意外,果不出我所料,初一的那天清早,爸爸就拿着衣物来到奶奶身边,并且还在说着什么,正好被正起床上厕所的我看到了.原本我还迷迷 糊糊的,这一下子就清醒了许多.
我蹑手蹑脚地躲在门边把耳朵贴上去偷听他们的谈话.原来他们正在说叔叔的事,听到这我的好奇心更大了,便一直躲在门外听他们讲,听了很久后我总算明白了叔叔为什么没有回来的前因后果.
原来,叔叔买了车票正要回来,突然在车站遇到了歹徒,而且这是一帮非常凶狠的歹徒,他们把叔叔带到一个树林里去,因为叔叔反抗,所以将他狠揍了一顿,并抢走了所有的钱,这可是叔叔长年累月在外赚的血汗钱啊.想到这些钱就此化为乌有,我的心情不禁沉重起来.
本来这样的事也许只是在电视中才能看到,可竟然发生在我自己家中!
每每到了过年的喜庆曰子,我就会想起那个难过的春节,而且我也希望这样的事情永远不要发生在任何一个家庭里了,这毕竟是令人伤心难过的事啊!
希望这6篇文章能帮上你哦.
问题4:作文:过春节(400字)一定是要写春节晚上我们做了什么,如我们晚上要看春节联欢晚会、放鞭炮、吃团年饭、得压岁钱、送别人祝福语.写得号,就给你加分.[语文科目]
过春节
“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吵醒了熟睡的我和爸爸,我们连忙穿好新衣服,然后爸爸把早已准备好的对联、灯笼,拿到门外,先挂上红红的灯笼,再贴上对联,我用手指着对联高兴的念道:“万家春,千里秀.”
过了一会儿,爷爷奶奶来了,我迎上去忙把爷爷奶奶扶进了屋,给他们倒了杯热茶,又给他们削水果,爷爷笑着说;"瞧!我们的孙女儿懂事了!”
吃饭了,我把爷爷奶奶扶进了饭厅,啊,今天的菜可真丰盛呀!有香喷喷的红烧肉、鲜美的鸡汤可、口的干烧鱼绿、油油的波菜……我的手不听使唤的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津津有味的嚼起来,”我也举杯说;"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晚上,我们一家围着电视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有小品,相声,精彩的杂技和唱歌跳舞,奶奶看的高兴的笑了,爷爷看的拍手叫好,我也开心的手舞足蹈,爸爸对我微微的笑了.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礼花漫天飞舞,有的像仙女撒下的花瓣,有的像天空上盛开的花……,爷爷拿来了送给我的新年礼物,我打开一看,一条漂亮的围巾,爷爷说:“冬天很冷,戴好围巾别着凉了,”啊!爷爷把他对我的关爱送来了,把对我的关心送来了.我心里默默的想着,等我长大了,我也一定会关心你们的.
这个春节家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问题5:过春节的作文400字要450字啊!急
济宁的春节
每年的春节,我都要跟随着爸爸妈妈回老家——济宁过春节,那里的春节和济南截然不同.
除夕早晨,天蒙蒙亮,各家各户便开始烧香,在门的侧面贴个红兜,以表示一年全家都会平平安安.吃过早饭,小孩子们便跟在大人后面帮着挂灯笼,贴春联,那里用的胶也很特别,不是用双面胶,也不是用胶带,而是用——浆糊.先是挂灯笼,把大红灯笼挂在门的上方.俗称“高照”,意为“福星高照”的意思.然后,再贴上春联.
小孩子们跟随大人干完活后,大人是要给小孩子买鞭炮的.无论男孩女孩儿,都喜欢放鞭炮.上街随便找一户商家,都有卖新年用品的.那里鞭炮卖得很快;礼花、挂炮、雷子、插炮都很受欢迎,尤其是礼花,往往都是大人买,到除夕晚上放.那里糖果也很多,过年了,大人会给小孩买很多糖;什么水晶糖.水果糖、棒棒糖,样样俱全,种类繁多.下午,是小孩子放鞭炮的时候,年龄较小的孩子放插炮,则年龄较大的放“雷子”通常,放雷子时都在小树林里放“咚,当”声音特别大,五里之内都听的格外清楚.
晚上是最热闹非凡的了.晚上,人们吃着鸡、鸭、鱼、肉,一边说话.小孩子们早就心不在焉了,盼着吃完饭赶紧放礼花、放鞭炮.天色越来越黑,家家点着灯笼,锅中放上两个馒头,以求全年都有饭吃;还有,不管你家里有几盏灯,只要是灯,就全都打开,村里灯火通明,没有一家不开灯的.“咚、咚、咚”仰头望去,满天的礼花,各式各样,形态各一.月亮和星星也不见了踪影,我才是看着人们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放鞭炮呢吧!晚上八点钟,家家准时收看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年轻人便包饺子、做排骨,羊汤,准备明天早上的团圆饭.
两三点,人们就起床了,挂炮齐鸣,在老家,我都把鞭炮声当做闹钟,鞭炮只要一响起,你就别想再睡下去了“噼里啪啦”起床后第一件是就是“磕头”磕完头后,老一辈的便给孩子们压岁钱.全村同族男人到家祠常拜祖先,以表怀念,并请祖先在天之灵保佑家族人丁兴旺,来年如意平安.4点多种,堂屋便成了人最多的地方,因为辈小得要给辈大的磕头,以表尊重,也祝老人长命百岁.5点多种,全家团圆,吃团圆饭,团圆饭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鸡蛋;吃鸡蛋寓意学生们成绩更上一层楼,打人么吃鸡蛋表示全年都要团团圆圆.
从初三开始往后,亲朋好友互相串门,走亲访友,老同学聚会.
过了 正月十五,人们该上班的上班,该学习的学习,又过了一年,又有了一年的收获呢.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