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冬至作文_关于冬至发生了一件事的作文[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今天是12月21日冬至,一大早外婆去菜场买了好多菜,有鱼、肉、牛肉和蔬菜等.这些菜都是用来过冬至的.
听大人们说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俗称“日短至”应为这天是白日天短,夜晚长.冬至对于我们苏州来说是比较重要的节日,外婆常说:“冬至夜,有的吃就吃一夜,没得吃就冻一夜.”在这天我们还有喝冬酿酒、包馄饨、吃汤圆,有的地方还吃南瓜饼.
俗话说的好冬至大如年,一吃好中饭大家就忙了起来.外婆和老太太在做南瓜糕,外公在炸熏鱼,妈妈在包我最爱吃的荠菜馅馄饨.大家忙的不亦乐乎!我在一旁也看的手痒,一会凑到外婆那边搓搓糯米粉,一会到妈妈那边包个馄饨.忙累了,在外公那边拿起熏鱼吃了起来.
时间过得真快!不一会儿就到吃晚饭了,大伙儿立刻把自己做好的菜肴端了上来.一桌丰盛的冬至宴席,看的我直流口水.外公便把自己家娘的米酒给我们每个人都倒上.大家欢声笑语,开开心心的过了一个冬至夜!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冬至节的作文
过冬至节
今天早上,我刚刚走下楼梯,就听见奶奶对妈妈说道:“要过冬至节了,得要吃糯米饭,今天一定要早点回家!” 冬至节?我心里一阵纳闷,有这个节日吗?冬至只不过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呀,难道它也有个节?真是稀奇!这是怎么回事?我连忙问奶奶,奶奶回答说:“心宜啊,难道你不知道?冬至节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是从冬季到夏季的一条明显的分界线,要吃糯米饭,就是因为怕晚上肚子饿了,所以要多吃点,特别是像你这样的人!”“哦.原来是这样!”我若有所思,停!奶奶话中有话,竟然说我胖!我气极了,腮帮子鼓鼓的,满脸通红.
中午,爸爸问我:“你知不知道世上为什么有个冬至节?”我摇了摇头,接着,爸爸给我讲了个关于冬至节的传说: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老爸讲完后,停了一会,又接着说道:“可是,这毕竟还是一个传说,真正的冬至节由来是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哦,现在我总算明白了,原来在冬至吃糯米饭不是为了躲避灾祸,而是在这天里休息,祭拜祖宗.”又学到了一个知识,心里可真高兴.
晚上,妈妈如约早回家.奶奶在厨房中不停地忙碌着,烧了香喷喷、红白相间的糯米饭,便招呼我们来吃饭,虽然我还是对早上那件事耿耿于怀,但我还是在糯米饭中放了点糖,足足吃了两碗,吃的肚子滚溜溜的,因为吃饱了晚上才会做个好梦了哦!
冬至
“冬至”就是人们所说的“小年”,是我国廿四节气之一,俗称“冬节”.在这一天,因为太阳刚好直射在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上,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根据以前的传统,人们在冬至这一天,会画梅花一枝,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朵花.每天用红笔或黑笔涂染一朵花瓣,花瓣涂尽了,九九八十一朵花出来了,春天也就到了,所以称为”九九消寒图”;也有的是横十画、竖十画,制成一个九九八十一格的方块图表.每天涂抹一格、九尽格满,称为”九九消寒表”,民间还留有九九消寒图民谚:“下点天阴上点晴,左风右雾雪中心.图中点得墨黑黑,门外已是草茵茵.最文雅的是“九九消寒迎春联”,是每联九字,每字九画,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真是绝妙佳联!
今天也是冬至,我吃了甜甜的汤圆,根据民间的说法,我又长了一岁.我按古人的方法,做了一张”九九消寒表”,等我把“九九消寒表”填完,那时候就会是百花盛开,百鸟争鸣,一幅春天的景象又展现在眼前了.
冬至之夜
今夜是冬至夜.三九严寒,外面寒气彻骨.我家里却温暖如春,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吃了汤圆大一岁”.今晚要吃汤圆了,这是冬至的传统习俗,而且妈妈又特赦,批准我和表妹、表弟可以一起搓汤圆.我们高兴得在大厅里欢呼雀跃.
只见妈妈先打来几勺白花花的汤圆粉,接着加了些温水与汤圆粉一起用力和面,把汤圆和成了一团.我用手一捏,觉得它像橡皮泥,又像棉花糖,软滑有弹性.我们照着妈妈和奶奶的样子,有模有样地揪些小面团,先把小面团搓成一长条,接着把长条分成寸长的一段段,然后拿起一小段放在手掌心,两手轻轻揉搓,一个小圆子的汤圆就诞生了.
水开了,我们把一个个洁白的小圆子放进锅里,一个个汤圆像爱睡的小娃娃静静地躺在锅底.不一会儿,水又开了,汤圆像一个个打着哈欠、调皮小的娃娃慢慢地浮起来.妈妈连忙把火力关小,个个汤圆在锅里不断地翻滚着.又过了一会儿,汤圆皮软了,熟了.
一碗碗热腾腾的汤圆出锅了,上面还撒着用白糖、芝麻和花生磨成的糖料,顿时,我的眼睛亮了,嗅觉也灵了,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圆圆胖胖的汤圆往嘴边送,太烫了,又连忙搁回碗里,可是实在又馋得很,只好翻来覆去地把那个汤圆左吹右吹,待它稍稍凉了,又忍不住地往嘴里送,一口咬下去.那汤圆色滑洁白,滋润香甜,爽滑软糯,不粘筷,不粘牙,味道太美了!表妹和表弟也在一旁皱着眉头,闭着眼,大张着口,唏嘘唏嘘地狼吞虎咽,真是太甜蜜了!
吃汤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可惜爸爸却独自一人在外地出差,今晚我更想念他了.
问题2:怎样写关于冬至的作文
先写冬至的由来.
其次写你干的事情.
接着感到甜甜的滋味.
最后点明中心.
问题3:1976 冬至 发生了什么事
1976年中国发生了哪些大事?
——如果把某一个年份作为历史的切面,以此观察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那么,1976年无疑是最值得选择的.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概括说来就是“天崩地裂,惊心动魄”.
——1月8日,周恩来总理在经历了长期病痛折磨以后,阖然长逝;
——7月6日,朱德委员长以90岁高龄与世长辞;
——9月9日零时10分,毛泽东主席久病不治,离开我们;
——共和国的几位主要开创者,竟然都在同一年先后去世,这真是古往今来难得一见的巧合.老百姓接二连三的听着哀乐,扎着白花,心怀恐惧,很多人都有“天塌下来”的感觉.
——自然界的“天崩”也紧随而来.3月8日下午,吉林发生极为罕见的陨石雨.陨石在离地面19公里左右的空中爆炸,3000多块碎石散落在永吉县境内,其中最大的陨石重1770千克,比美国1948年2月发现的“诺顿”陨石还要大,成为“世界陨石之最”.
——还有“地裂”.
——5月29日,云南西部先后发生两次强烈地震.第一次震级为7.3级,第二次震级为7.4级,9个县遭到损失,人员死亡98人,重伤451人,轻伤1991人,房屋倒塌和损坏42万间.
——两个月以后的7月28日凌晨,河北唐山、丰南一带突然发生7.8级强地震,唐山被夷为一片废墟,死亡24.2万人,重伤16.4万余人,轻伤不计其数,是继孟加拉过1970年11月14日飓风死亡30万人之后世界最大的灾难.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一举粉碎,几百万群众又一次涌向天安门广场,欢欣鼓舞迎接“第二次解放”.
——1976年是惊心动魄的一年,也是历史大转折的开始.回过头来看,这一年仿佛是一场噩梦的尾声.噩梦醒来是早晨.
…………
问题4:冬至作文作文 作文 作文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问题5:冬至的作文怎么写[语文科目]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传说之一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冬至传说之二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冬至传说之三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