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孔子过泰山侧_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孔子路过泰山边,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伏手板听着,派子路问她说:“你这样哭,真好像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
(1)式:同“轼”,车前的伏手板,这里用作动词.(2)子路(前542——前480):孔子弟子,鲁国卞(今山东省泗水县)人,仲氏,名由,一字季路.(3)壹:真是,实在.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语文科目]
成语:苛政猛于虎
释义:反动统治者的苛刻统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苛政,指反动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统治,包括政令、赋税等. 语出:《礼记·檀弓下》. 用法:一般作宾语、谓语.结构:主谓式. 例句:在漫长的封建年代里,每朝每代都是苛政猛于虎.[1]
编辑本段文学作品:《苛政猛于虎》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苛政猛于虎 创作年代:战国时期 作者:无名氏 作品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
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1),使子路问之曰(2):“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3).”而曰(4):“然(5)!昔者吾舅死于虎(6),吾夫又死焉(7),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8)?”曰:“无苛政(9).”夫子曰:“小子识之(10),苛政猛于虎也!”(出自《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檀弓下》.)[2]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1)式:同“轼”,车前的伏手板,这里用作动词. (2)子路(前542——前480):孔子弟子,鲁国卞(今山东省泗水县)人,仲氏,名由,一字季路. 孔子画像
[3](3)壹:真是,实在.(4)而:乃. (5)然:是这样的. (6)舅:指公公.古以舅姑称公婆. (7)焉:于此,在此. (8)去:离开. (9)苛政:包括苛烦的政令,繁重的赋役等. (10)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识(zhì):记住.[2] 作品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边,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伏手板听着,派子路问她说:“你这样哭,真好像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她就说:“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老虎口中,现在我儿子又被虎咬死了.”孔子说:“为什么不离开这儿呢?”回答说:“这儿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弟子们记着,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可怕!”[2]
作品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苛政”与“猛虎”的绝妙对比,形象生动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本性,对封建暴政的鞭挞入木三分.[4]祖孙三代命丧虎口,令人悲悯.但可悲的不在于老虎吃人,而在于以身饲虎却难舍其地.那悲凄老妇的一席话,那一条条离去的鲜活生命,是对当政者,尤其是昏庸残暴者的血泪控诉.[5] 孔子提出“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论语·为政》);孟子提出施“仁政”,“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也”(《孟子·梁惠王下》).表达的都是儒家的政治主张.这则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苛政猛于虎”的道理,发人深省.[2]
相关简介
这篇文章出自《礼记》.《汉书·艺文志》著录《礼记》有一百三十一篇,班固自注说:“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到汉代,戴德传《礼记》八十五篇,称《大戴礼》,今佚存四十篇.戴圣传《礼记》四十九篇,称《小戴礼》,即《礼记》.所以《礼记》的作者,最初应是孔子的弟子及后学者,经世代相传授,至汉代时戴圣始成书.戴圣,梁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商丘南)人,汉宣帝时做过博士(掌古今史事待问和书籍典守的官)、九江太守,为汉初鲁人高堂生的五传弟子,师承后仓,又传《礼记》于桥仁、杨荣.[6]
问题2:孔子过泰山侧,有妇哭于墓者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语文科目]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1.夫子式而听 之 指示代词 听老妇哭得伤心
2.使子路问之 之 人称代词 老妇
3.子之哭也 之 指示代词 那么伤心
4.壹似重有忧者 者 名词作代词 原因
5.小子识之 之 指示代词 你留在这里的原因
翻译: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孔子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问题3:英语翻译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语文科目]
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的很伤心.孔子用手扶著车轼侧耳听.他让子路前去询问说:“听您的哭声,真像轼一再遇上忧伤的事.”妇女于是说道:“是的.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孔子说:“那您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这里没有苛政.”孔子对子路说:“你要好好记住,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啊!”
问题4: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1),使子路问之曰(2):“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3《礼记 檀弓》中有这样一句话: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语文科目]
孔子过泰山的时候,听到有妇人在坟墓边哭得很伤心,孔子听到后就说:“那个妇人哭得如此伤心,应该是忧上加忧.” 妇人说:“是的,当年我的舅舅死于老虎,后来我的丈夫也是这样死的,如今我的儿子又死于老虎,所以才如此伤心.”
问题5:文章: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语文科目]
然:是的
焉:于此
苟:严苟
于:在
于:在
于:比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