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数学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平方米到公顷进率_...(在线等,非常着急啊!)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是...[数学]”,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1000000 100
平方千米
平方米
平方米
1
4
错对错对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括号里)边长是400米的正方形地面积是()A 16公顷 B 16平方千米 C 250平方米2800厘米用米来作单位是()A.28米 B.280米 C.2800米1平方米()1米 A大于 B等于 C不能比较[数学科目]
边长是400米的正方形地面积是(B)A 16公顷 B 16平方千米 C 250平方米
2800厘米用米来作单位是(A)A.28米 B.280米 C.2800米
1平方米(C)1米 A大于 B等于 C不能比较
学校操场长150米,宽40米,面积是(C) A 6公顷 B 6平方千米 C 6000平方米
在括号里填入适当的数
70000平方米 = (7)公顷
4平方千米 = (400)公顷
2公顷 = (20000)平方米
500公顷 = (5)平方千米
9平方千米 = (900)公顷= (9000000)平方米
问题2:已知,ABCD是正方形,P为平面ABCD外一点,且PD垂直底面ABCD,PD等于DC,E是PC的中点,作EF垂直PB于点F,证明1,PA平行平面EBD,2.PB垂直平面EFD.[数学科目]
第一问,连接ac.与bd交与g点,证明eg和pa平行(三角形相似,两个中点),即可证明pa平行平面ebd.
第二问,de垂直cp,de垂直bc(因为de垂直abcd平面)---得de垂直bcp平面,所以de垂直bp,bp又垂直ef--bp垂直efd平面
问题3:我现在要1一个直角梯形,上底与下底的比是3:5,如果把上底增加7厘米,下底增加1厘米.就变成一个正方形.求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甲仓库有粮食100吨,乙仓库有粮食80吨,从甲仓库取出多少[数学科目]
1一个直角梯形,上底与下底的比是3:5,如果把上底增加7厘米,下底增加1厘米.就变成一个正方形.求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下底比上底多
7-1=6(厘米)
下底比上底多
5-3=2(份)
每份是
6÷2=3(厘米)
上底是
3×3=9(厘米)
下底是
3×5=15(厘米)
高是
15+1=16(厘米)
梯形的面积是
(9+15)×16÷2=192(平方厘米)
2.甲仓库有粮食100吨,乙仓库有粮食80吨,从甲仓库取出多少吨给乙仓库,才能使甲、乙两仓库粮食吨数的比为7:11?
甲乙共有
100+80=100(吨)
当甲、乙两仓库粮食吨数的比为7:11时,甲仓库有
180×(7+11)分之7=70(吨)
从甲仓库取出多少吨给乙仓库
100-70=30(吨)
问题4:如图,点C是线段BD上一点,不与B,D重合,AB=AC,DE垂直与AC,求BC×CD=2AC×CE自己想图...thanks[数学科目]
过A延长CA至H,使AH=AC.
因为∠ACB=∠ECD.且HA=AC=BA
所以∠HBC=90°=∠CED,所以△HBC相似于△DEC.
所以HC:CD=BC:EC.又因为HC=2AC,
所以2AC:CD=BC:EC,所以BC×CD=2AC×CE

问题5:我需要一个数学故事100-300子的,着急死了[语文科目]
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小朋友你们可知道数学天才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呢?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1+2+3+ .+97+98+99+100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 高斯叫住了!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4+3+2+1
=101+101+101+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比如说:买菜、卖菜、算多少钱……
下面就是一个小故事,是一个数字之间的故事.
有一天,数字卡片在一起吃午饭的时候,最小的一位说起话来了.
0弟弟说:“我们大家伙儿,一起拍几张合影吧,你们觉得怎么样?”
0的兄弟姐妹们一口齐声的说:“好啊.”
8哥哥说:“0弟弟的主意可真不错,我就做一回好人吧,我老8供应照相机和胶卷,好吧?”
老4说话了:“8哥,好是好,就是太麻烦了一点,到不如用我的数码照相机,就这么定了吧.”
于是,它们变忙了起来,终于+号帮它们拍好了,就立刻把数码照相机送往冲印店,冲是冲好了,电脑姐姐身手想它们要钱,可它们到底谁付钱呢?它们一个个呆呆的望着对方,这是电脑姐姐说:“一共5元钱,你们一共十一个兄弟姐妹,平均一人付多少元钱?”
在它们十一个人中,就数老六最聪明,这回它还是第一个算出了结果,你知道它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唐僧师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长时间,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
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个5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少个?
唐僧很快说出他们每人摘桃子的个数.你知道他们摘了多少个吗?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