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IT技术网为首页 | 收藏本站
IT投稿 | IT专题 | IT新闻
当前位置: IT技术网 > IT专题 > 三月三吃什么?海南、武鸣、畲族、望谟、景宁及黎族三月三

三月三吃什么?海南、武鸣、畲族、望谟、景宁及黎族三月三

时间:2013-04-12 10:55责任编辑:三月三 点击:

[导读]今天是三月三,农历三月三吃什么?有人说三月三吃鸡蛋,吃五色饭等。那本专题将带你走进海南三月三、武鸣三月三、畲族三月三、望谟三月三、景宁三月三及黎族三月三。

三月三吃什么?海南、武鸣、畲族、望谟、景宁及黎族三月三
 

地菜就是荠菜 不仅湖南 南方地区、中部地区以及中北部地区都有这个习俗。

其实关于这个民俗,还有下面的故事可供考证。

第一个故事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汉人迎接祖先灵魂的日子,用吃鸡蛋的方式悼念祖先,并希望沾点灵气。

第二个故事是讲在壮族三月三歌墟中男女青年的交际习俗:碰彩蛋。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墟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急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三月三,是个古老的节日,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上已节”演变而来的。那时这个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三月上旬。“已”是地支中的干位。过去纪年纪月纪日用六十花甲,即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字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戍亥”十二字轮番搭配,以数学组合方式组成六十个组合形式来记日记年。“上己”就是三月中第一个出现“己”的日子,因此叫“上己”。

过去,在这一天,人们要到野外郊游踏青。青年男女在这一天得到了彻底的解放,可以不受礼教约束,自由交往。 到秦时,“上己节”的活动被正式定在三月初三这一天。这天,人们在郊外水滨荡秋千,放风筝,观风景,青年男女对歌抒怀,各行其乐。到唐代,这种风气还一直流传着,甚至连皇家戒备森严的宫廷也敞开了大门,让嫔妃宫女到郊外欢度一日。诗圣杜甫描写玄宗宠妃杨玉环及其姐妹到长安城外郊游时就写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三月三这个节日发展到后来,在人们的生活中渐渐淡下去了,即使某些仍保留着这一风俗的地方,内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渐成了一个休息、游乐和集市贸易活动的节日。但在我们家乡,没有旅游、休息的说法,吃个“煮鸡蛋”就算是过三月三了。

民俗中称,三月三,吃地菜花煮鸡蛋能治头晕。虽然“三月三吃地菜花煮鸡蛋”是一种传统的习俗,其科学性还有待考证,不过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讲,地菜虽然是野菜,但是营养丰富,里面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和维生素C,而且钙、铁的含量也比较高,这些营养元素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加上鸡蛋的蛋白质含量高,卵磷脂、维生素A也丰富,这样两种营养食物放在一起,自然对身体有好处。

三月三,地菜煮鸡蛋的来历,还有这样一个传说:三国时期,名医华佗来沔城采药,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时,见老者患头痛头晕症,痛苦难堪。华佗随即替老者诊断,并在老者园内采来一把地菜,嘱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照办,服蛋三枚,病即痊愈。此事传开,人们都纷纷用地菜煮鸡蛋吃,热潮遍及城乡。华佗给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地菜煮鸡蛋,就在沔阳形成了风俗。以后逐渐传开,在江汉平原一带也盛行起来了。

三月三,地米菜煮鸡蛋,这里我们家喻户晓的一个民间风俗。每到这一天,人们就从田野里采来一把地米菜,洗净后放入锅内,加适量水,配上桂皮、八角茴、五香粉、酱油等佐料,同鸡蛋一起煎煮,将鸡蛋煮熟后捞起食之,这既是美味食品,又可以健身治病。

------分隔线----------------------------
农历三月三
三月三吃什么
海南三月三
武鸣三月三
畲族三月三
望谟、景宁及黎族三月三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10个IT新问题:
推荐专题